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古典文献学相关资料与校勘方法

中国古典文献学相关资料与校勘方法

【摘要】:除本书异本、他书引文外,其他有关资料皆可用作校勘资料。不过,此类资料和原书的关系往往是间接的。但是《故丞相太子少师赠太尉牛(僧孺)公神道碑》为原始资料,故应从《新唐书》作幼闻。前人已注意用古印、封泥从事校勘工作,今各举一例。[49]5.其他书籍中的有关资料事实上,可以用来校勘古籍的资料是极为广泛的,本书以外的相关资料皆可用作参考。

除本书异本、他书引文外,其他有关资料皆可用作校勘资料。不过,此类资料和原书的关系往往是间接的。援用时必须更加审慎,才能避免主观武断的弊病,今也略述如下:

1.甲骨文

甲骨文的年代虽然久远,但它毕竟是我国文献的源头,同后世的典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也可用作校勘之资。如古书中多说汤名天乙,罗振玉认为“天乙”是“大乙”之误,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分析道:“汤名天乙,见于《世本》(《书·汤誓》释文引及《荀子·成相》篇),而《史记》仍之。卜辞有大乙,无天乙。罗参事谓天乙为大乙之讹。观於大戊,卜辞亦作天戊。卜辞之大邑商,《周书·多士》作天邑商。盖‘天’、‘大’二字形近故互讹也。且商初叶诸帝,如大丁、如大甲、如大庚、如大戊,均冠以大字,则汤自当称大乙。”

2.金文

人们早就注意到了金文的校勘价值,如宋人赵明诚《金石录·自序》云:“《诗》、《书》以后,君臣事迹,悉载于史……若夫岁月、地理、官爵、世次,以金石考之,其抵牾十常三四。盖史牒出于后人之手,不能无失,而刻辞当时所立,可信不疑。”此举一例,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指出:“《史记·始皇本纪》:二十八年,丞相隗林、丞相王绾等议于海上。诸本皆作山林之林。开皇二年五月,长安民掘得秦时铁称权,旁有铜涂镌铭二所。其一所曰:‘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了了分明。此称权今在官库。其丞相状字,爿旁作犬,则知俗作隗林非也,当为隗状耳。”

3.石刻

石刻文字比较接近文献的原始面貌,所以颇为校勘家所重视,我们在前文《拓本》中已经略作介绍。其实各类石刻文字,均可供校勘工作者参考。仅举一例,如《旧唐书·牛僧孺传》云:“祖绍,父幼简,官卑。”傅璇琮等指出:“《新唐书》卷七五上宰相世系表五上载孺父幼闻,郑尉。一作简,一作闻。今查唐李珏《故丞相太子少师赠太尉牛公(僧孺)神道碑》(《文苑英华》卷八八八)载:‘父幼闻,华州郑县尉’,与《新表》同。则《旧书》作幼简误。”[47]牛僧孺的父亲,《旧唐书》作幼简,《新唐书》作幼闻。因为《旧唐书》成书在前,似应作幼简。但是《故丞相太子少师赠太尉牛(僧孺)公神道碑》为原始资料,故应从《新唐书》作幼闻。

4.古印·封泥

马衡《封泥存真序》云:“封泥之名,始见于《续汉书·百官志》,掌于少府官属之守宫令,盖古用简牍,封以玺印,非泥不可,后世易之以纸帛,泥不适用,乃改用朱印,相延既久,几不知朱印之前,尚有封泥之事。”因为古印与封泥属原始文献,多涉及官名与地名,因此对校勘古书中的官名与地名特别有用。前人已注意用古印、封泥从事校勘工作,今各举一例。

清钱大昕云:“《史记·王子侯年表》,有石洛侯刘敬,《汉》表作原洛侯敢。顷岁诸城李仁煌书山于县南乡得古印一,文曰‘石洛侯印’。以太史公考之,知为城阳顷王子,诸城与城阳国不远,或石洛侯封即在其境邪?《汉书》原字必是转写之讹。”[48]瞿中溶在《集古官印考证》中进一步证实了钱氏的观点:“石洛侯印,《史记·王子侯年表》:石洛侯刘敬,城阳顷王子,元符元年四月戊寅封,参校《汉书》表,其世系及始封月日皆合,以‘石洛’为‘原洛’,据此印足证‘原洛’之误。”

又,《汉书·地理志》有“临淄”,杨树达考证道:“《封泥考略》卷四有临菑丞印、临菑市丞、临菑左尉、临菑右尉各印。《再续封泥考略》卷一有临菑丞相。字皆从艸作菑,不作淄。陈介祺云:今传世汉器及印,临淄、临川皆作菑,则《志》作淄者误也。”[49]

5.其他书籍中的有关资料

事实上,可以用来校勘古籍的资料是极为广泛的,本书以外的相关资料皆可用作参考。现举二例,以见一斑。如,“《梁书·元帝纪》载讨侯景檄文,有一句话说:‘家有陨山之泣。’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百衲本、明南监本作‘家陨□山之泣’,墨丁是表示缺空,文义也不可知。但经过校订,新本《梁书》改为:‘家陨桓山之泣。’这是完全正确的。据《孔子家语》记载:颜回闻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有生离别者也……桓山之乌,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梁元帝正是用了这个典故,说侯景暴虐多端,使江南人民有生死离别的愁苦。长期悬而未决的疑案,被细心的整理者解决了。”[50]再如,《李太白全集》卷五《东海有勇妇》诗云:“何惭苏子卿。”王琦注曰:“苏子卿无报仇杀人事。以此相拟,殊非伦类。按曹植《精微篇》:‘关东有贤女,自字苏来卿。壮年报父仇,身没垂功名。’是知‘苏子卿’乃‘苏来卿’之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