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丛书的起源,说法不一。综合性丛书是指包罗各种各类著作的丛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型丛书。所谓专科性丛书,是指专收某一学科、某一文体、某一类别的丛书。就涉及古典文学某一文体和类别的丛书而言,可以说诗、词、文、戏曲、小说等各种文体的丛书都有。这两部书是诗话方面的有代表性的丛书。要了解历代丛书的大致情况,可以通过阅读上海图书馆编的《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目录》等工具书。......
2023-07-25
1.读序跋
中国古籍大部分都有序跋。“序”亦称“叙”,分自序和他序两种。秦汉时期,作者自序或整理者序都置于书后,如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许慎《说文解字·叙》、刘向校书时为每部书写的序,都放在书的末尾,用以叙述该书的成书过程、篇目次序、流传情况等。“跋”又称“跋尾”,指题于文章或书卷之后的文字,大概兴起于唐。书籍的跋语,一般是对序言的补充。因跋文在书尾,故序言便移于书前,逐渐形成惯例。也有仍用古制将序言放在书后的。既然序跋除了介绍书籍内容、编著意图外,还往往介绍成书过程、版本源流等,这便为鉴别版本提供了重要信息。有时,一部书并不只一篇序跋,需要我们将全部序跋认真阅读。一般来说,最晚的一篇序跋与该版本的刊刻时间可能比较接近,因此可以通过该序跋来鉴别该版本的刊刻时代。
利用序跋鉴别版本也需要注意几点:一是要考察序跋是否完整。如序跋不完整,就可能遗失了重要信息,据此鉴别版本,存在误判的危险。二是覆刻本是照原本覆刻,其序跋只能作为鉴别原刻本的依据,并不能用来鉴别覆刻本。三是作伪本挖改原序跋,或编造假序跋,提供虚假信息,也会影响对版本的鉴别。
2.审内容
审查书籍的内容也是鉴别版本的重要途径。因为该书版刻的时间绝不会在成书之前,我们依据书籍的内容,即可断定该书版刻的上限。审查书籍内容主要是审查那些可以判断该书成书时间的内容,例如人名、地名、官名、年代、事件等,都可以据以鉴定版本。因为每个人都有特定的生活时间和空间,书中出现的生活年代最晚的人物可以作为该书成书的可能上限;地名会因社会发展或时代变化而有沿革,新的地名也不断产生,书中出现的新近改动的地名或新地名也可以确定该书成书的上限;历代官制不尽相同,官名时有改易,新的职官也随社会发展而增设,书中出现的新近改动的职官名或新职官名,同样可以作为判断该书成书上限的依据;此外,书中出现的最晚年代以及最晚的历史事件或生活事件等,也能作为判断成书年代上限的依据。确定了该书成书年代的上限,也就同时确定了该书刻本年代的可能上限,为鉴别版本确立了稳固的基点。因此,通过审查内容来鉴别版本便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通过审查内容来鉴别版本,除了需要细心阅读外,还需要有丰富的文史知识,否则难以进行鉴定。为了便于理解,这里不妨举两个例子:
《方舆胜览》70卷,宋祝穆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是书前有嘉熙己亥吕午序,盖成于理宗时”[50]。而杨守敬《日本访书志》卷八辨云:“此本标题于浙西之严州,改称建德府;浙东路之温州,改称瑞安府;广西路之宜州,改称庆远府;夔州路之忠州,改称咸淳府。按和父(祝穆字)自序,书成于嘉熙己亥;而改严、温、宜、忠等州为府,在咸淳元年;相去三十六年,其为后人改编可知。”这是利用地名来鉴别版本的例子。
又如:“《家礼集说》,不分卷,题锡山后学冯善编集。半叶八行,行十八字,四周双边,上下粗黑口,单鱼尾。薄棉纸,四册。此书流传极少,各家多不著录,若按字体,颇似元末风格,定为元本。经细审内容,文中有‘……维宣德几年某月甲子朔……’等字样,当为明宣德刻本。此书藏沈阳故宫博物馆。”[51]这是利用年代来鉴别版本的例子。
根据内容来鉴别版本是比较可靠的方法。尽管书贾也能将这些可能暴露版本年代的内容挖改,但这种挖改难度较大,一般也很难做到天衣无缝,只要细心鉴别,总能发现破绽。
有关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文章
关于丛书的起源,说法不一。综合性丛书是指包罗各种各类著作的丛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型丛书。所谓专科性丛书,是指专收某一学科、某一文体、某一类别的丛书。就涉及古典文学某一文体和类别的丛书而言,可以说诗、词、文、戏曲、小说等各种文体的丛书都有。这两部书是诗话方面的有代表性的丛书。要了解历代丛书的大致情况,可以通过阅读上海图书馆编的《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目录》等工具书。......
2023-07-25
有的文献同时出现两种错误或三种错误类型,我们称之为多重错误。多重错误有既讹且脱、既讹且衍、既讹且倒、既脱且衍、既脱且倒、既衍且倒、既讹且脱又衍、既讹且脱又倒、既脱且衍又倒等情况。三重错误的例子,如《淮南子·说林》篇:“屠者羹藿,为车者步行,陶者用缺盆,匠人处狭庐。”......
2023-07-25
中国古代文献学家根据他们对古典文献内容及其学术性质的理解,进行了一些分类,形成了以《汉书·艺文志》为代表的六分法和以《隋书·经籍志》为代表的四分法。今天,随着古典文献学学科的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学者们对古典文献的类型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分类标准和分法。根据古典文学文献的编写体制、出版形式和流传方式的不同,兼顾中国古典文献的分类传统以及便于今天学习的实践原则,我们重点介绍以下几种类型的古典文献。......
2023-07-25
《中国丛书综录》是目前收录丛书最多、分类科学而又检索极其便捷的书名索引。“子目书名索引”是按书名来检索某书在哪些丛书中;“子目著者索引”是按作者名来检索他有哪些著作。举例来说,要查《渭南文集》收录在哪些丛书中,第一步查第三册的“子目书名索引”,其中第166页著录:“渭南文集1270左。”如果要想了解哪些图书馆收藏有这些丛书,那就进入第三步,查第一册的“丛书书名索引”。......
2023-07-25
目字的本义是指人的眼睛。人眼为双,故后世便以目来表示复数的事物,且引申为逐一称述的节目、条目、细目、项目、名目之义。因刻木要用刀,后来便加上一个“金”字偏旁。目、录这两个词用在目录学中,目是指书的篇目或书名;录即叙录,后世称为解题、提要等,是对书的内容、著者事迹及写作、出版等情况的概要说明。但是,录也可以作为包括目和叙录两个部分在内的简称。......
2023-07-25
刻本的分类最为复杂,因不同的划分标准而有不同的分类。现存宋刻本几乎都是珍品。元刻本数量多、质量高的要推学校刻本。明、清刻本层次丰富,质量则参差不齐,需要加以辨别。按照书籍刻印的地域,可以分为浙本、蜀本、闽本、平水本等。浙本、蜀本注重校勘,质量较好。按照书籍流通的情况,可以分为通行本、旧刻本、残本、善本、孤本等。......
2023-07-25
宋代古典文献学上成就最突出的有以下几个领域。在如何整理、研究并利用历史文献上司马光成为后世的一个典范。宋人注释集部工作的兴盛,是中国古典文献学及文学研究历史上值得研究的现象,而从前一般治中国文史的学者,似乎对此重视不够。再次是金石考据学。......
2023-07-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