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的纸书都是卷轴装。直到北宋,也仍有用卷轴装的。因此,卷轴装的纸本又称卷子。因此,一个完整的卷子包括轴、卷、褾、带四个部分。卷轴装的纸书显然模仿了简策和帛书的装式。卷轴装图示卷子的高度约一尺左右,长短则未有定制。一般卷子多用单层纸卷成卷轴,贵重的则要装背,即在书写纸的背面裱托一层衬纸。卷子摆在架上不易寻检,一般要在卷轴一端悬挂标签,称为“签”。可证一帙为十卷。......
2023-07-25
在我国书籍装帧技术的发展中,印度贝叶经的输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上面提到的旋风装也是受到了贝叶经装帧形式的启发,后来的经折装、蝴蝶装、线装也都受其影响。司马光《资治通鉴》说唐懿宗“奉佛太过,怠于政事。尝于咸泰殿筑坛为内寺尼受戒,两街僧、尼皆入项;又于禁中设讲席,自唱经,手释梵夹”。胡三省注云:“梵夹者,贝叶经也;以板夹之,谓之梵夹。”[20]说明梵夹装很早就已传入我国。旋风装应该受到过梵夹装的影响,明潘之恒在《叶子谱》题词中便说:“叶子,古贝叶之遗制。”所谓贝叶遗制,即指贝叶经的装帧形式。《宋史·天竺国传》称:“僧道圆自西域还,得……贝叶梵经四十夹来献。”贝叶经采用梵夹装,“四十夹”也即四十册。
关于梵夹装,李致忠有很好的解说。他说:“梵夹装,本指古印度用梵文将经文书写在贝多树叶上的装帧,而后依次将贝叶经顺好,每叶穿一圆孔,用两块长条形竹板或木板上下相夹,然后用绳穿过板上圆孔,再逐叶穿过每叶圆孔,最后穿过另一板圆孔。绳头打起比圆孔大的疙瘩,以防脱出。阅读时从首逐叶翻阅,穿绳总要擦磨叶孔,故叶孔常有磨痕。收藏时,勒紧一头,再绕过上下两板捆紧。这种装帧由于是两板相夹,又是梵文书写,故中国人把它称为梵夹装。”[21]
梵夹装图示
梵夹装的优点是每叶独立存在,便于翻检,其缺点也很明显。因板夹的都是散叶,如果未经绳穿,或穿绳磨断以及叶洞破损,便很容易出现书叶丢失。因此,虽然梵夹装对中国古代书籍装帧有很大启发,但也没有成为中国古代书籍的主要装帧形式。于是人们又想出其他办法来改进装帧技术,各种新的装帧方法不断涌现。
有关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文章
初期的纸书都是卷轴装。直到北宋,也仍有用卷轴装的。因此,卷轴装的纸本又称卷子。因此,一个完整的卷子包括轴、卷、褾、带四个部分。卷轴装的纸书显然模仿了简策和帛书的装式。卷轴装图示卷子的高度约一尺左右,长短则未有定制。一般卷子多用单层纸卷成卷轴,贵重的则要装背,即在书写纸的背面裱托一层衬纸。卷子摆在架上不易寻检,一般要在卷轴一端悬挂标签,称为“签”。可证一帙为十卷。......
2023-07-25
审视以往的单位辑佚工作实现过程,其完全具备、符合上述程序和内容的也并不多。泛辑派,是广涉经、史、子、集四部之辑佚,如马国翰、黄奭及朱祖延的《北魏遗书考》。有仅据一书辑佚的,如陶栋的《辑佚丛刊》、栾贵明的《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傅朗云的《金史辑佚》等。七是辑佚成果处理的形式不同。此外,还有辑佚者的学识、工作态度、精力、物质条件等诸多因素,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辑佚工作的程序和内容。......
2023-07-25
旋风装就是这种探索的成果之一。因旋风装的书打开后似一片片独立地粘连在卷纸上的叶子,故又称“叶子”。吴彩鸾写本《唐韵》是唐宋时期最受士人青睐的旋风装图书,文献多有记载。故宫博物院保存有国内唯一一本旋风装图书,据说即吴彩鸾写本《唐韵》。其装帧形式独具风格,世所罕见,当是古书旋风装的实物证据。[19]旋风装图示旋风装将书叶鳞次相错地粘裱于卷底上,看似龙鳞,故又称“龙鳞装”。......
2023-07-25
关于丛书的起源,说法不一。综合性丛书是指包罗各种各类著作的丛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型丛书。所谓专科性丛书,是指专收某一学科、某一文体、某一类别的丛书。就涉及古典文学某一文体和类别的丛书而言,可以说诗、词、文、戏曲、小说等各种文体的丛书都有。这两部书是诗话方面的有代表性的丛书。要了解历代丛书的大致情况,可以通过阅读上海图书馆编的《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目录》等工具书。......
2023-07-25
有的文献同时出现两种错误或三种错误类型,我们称之为多重错误。多重错误有既讹且脱、既讹且衍、既讹且倒、既脱且衍、既脱且倒、既衍且倒、既讹且脱又衍、既讹且脱又倒、既脱且衍又倒等情况。三重错误的例子,如《淮南子·说林》篇:“屠者羹藿,为车者步行,陶者用缺盆,匠人处狭庐。”......
2023-07-25
中国古代文献学家根据他们对古典文献内容及其学术性质的理解,进行了一些分类,形成了以《汉书·艺文志》为代表的六分法和以《隋书·经籍志》为代表的四分法。今天,随着古典文献学学科的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学者们对古典文献的类型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分类标准和分法。根据古典文学文献的编写体制、出版形式和流传方式的不同,兼顾中国古典文献的分类传统以及便于今天学习的实践原则,我们重点介绍以下几种类型的古典文献。......
2023-07-25
古典文学知识对出土文献整理的作用主要体现于如下两个方面:首先,古典文学修养有助于对出土文献的释读、点校、整理。这时从传世文献中获得的古典文学基础知识,可能比单纯的文字考释、简牍编连方法更有用。其次,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有助于发现出土文献的学术价值。《秦妇吟》失传这一文学史上的千年悬案,正赖出土文献而获得解决;而《秦妇吟》卷子的学术价值,也正赖此而得以显现。......
2023-07-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