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丛书的起源,说法不一。综合性丛书是指包罗各种各类著作的丛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型丛书。所谓专科性丛书,是指专收某一学科、某一文体、某一类别的丛书。就涉及古典文学某一文体和类别的丛书而言,可以说诗、词、文、戏曲、小说等各种文体的丛书都有。这两部书是诗话方面的有代表性的丛书。要了解历代丛书的大致情况,可以通过阅读上海图书馆编的《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目录》等工具书。......
2023-07-25
刻本是指在板木上刻字刷印而成的图书。刻本的分类最为复杂,因不同的划分标准而有不同的分类。
按照书籍刻印的时代,可以分为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辽刻本、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唐刻本保存到现在的不多,一般认为现存最早唐刻本为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刻印的《金刚经》。五代刻本传世甚少,国内现存五代刻本首推浙江杭州雷峰塔所出《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宋代是我国雕版印刷书籍的黄金时期,宋刻本校勘精审,刻印精美,堪称后世刻书的楷模,历来为读书人和藏书家所深爱。现存宋刻本几乎都是珍品。元刻本数量多、质量高的要推学校刻本。明、清刻本层次丰富,质量则参差不齐,需要加以辨别。
按照书籍刻印的地域,可以分为浙本(浙江地区刻本)、蜀本(四川地区刻本)、闽本(福建地区刻本,因以建宁府建安、建阳两县为中心,故又称建本)、平水本(山西平水刻本)等。浙本、蜀本注重校勘,质量较好。建本多为考试用书和通俗读物。建阳麻沙镇刻本粗制滥造,因而麻沙本几乎成了劣本的代称。
按照书籍刻印的主体,可以分为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官刻本中因所刻单位不同而有监本(国子监刻本;明代有南北二监,故有南监本和北监本)、经厂本(明内府司礼监经厂库刻本)、藩府本(明代藩王府刻本)、局本(清末各地官书局刻本)、书院本(各书院刻本)以及各种名称的刻本,如宋有崇文院本、秘书监本、茶盐司本、安抚使本、转运使本、仓台本、计台本、漕院本、公使库本、郡斋本、太医局本等。家刻本和坊刻本都是私人刻书,“家刻本多由学者或藏书家主持其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流传善本,保存自己或亲友的著作,而不是专门为了赢利,刻印的书一般都质量较高。坊刻本则由书坊主人主持其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赢利,因此刻印的书,质量高低差别很大”[12]。
按照书籍刻印的先后,可以分为初刻本、原刻本、重刻本、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修补本、增修本、重修本、递修本、三朝本、百衲本、补配本、初印本、后印本等。一般来说,初刻初印本版本的价值最高。
按照书籍刻印的版式和字体,可以分为大字本、小字本、巾箱本、书帕本、插图本、批校本、黑口本、白口本[13]、十行本、八行本等。
按照书籍刷印的墨色,可以分为蓝印本、朱印本、墨印本、朱墨本、套印本等。蓝印本、朱印本多是印刷的校样,大抵明人多蓝印本,清人多朱印本。
按照书籍流通的情况,可以分为通行本、旧刻本、残本、善本、孤本等。通行本指最为流通的版本。
有关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文章
关于丛书的起源,说法不一。综合性丛书是指包罗各种各类著作的丛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型丛书。所谓专科性丛书,是指专收某一学科、某一文体、某一类别的丛书。就涉及古典文学某一文体和类别的丛书而言,可以说诗、词、文、戏曲、小说等各种文体的丛书都有。这两部书是诗话方面的有代表性的丛书。要了解历代丛书的大致情况,可以通过阅读上海图书馆编的《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目录》等工具书。......
2023-07-25
有的文献同时出现两种错误或三种错误类型,我们称之为多重错误。多重错误有既讹且脱、既讹且衍、既讹且倒、既脱且衍、既脱且倒、既衍且倒、既讹且脱又衍、既讹且脱又倒、既脱且衍又倒等情况。三重错误的例子,如《淮南子·说林》篇:“屠者羹藿,为车者步行,陶者用缺盆,匠人处狭庐。”......
2023-07-25
中国古代文献学家根据他们对古典文献内容及其学术性质的理解,进行了一些分类,形成了以《汉书·艺文志》为代表的六分法和以《隋书·经籍志》为代表的四分法。今天,随着古典文献学学科的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学者们对古典文献的类型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分类标准和分法。根据古典文学文献的编写体制、出版形式和流传方式的不同,兼顾中国古典文献的分类传统以及便于今天学习的实践原则,我们重点介绍以下几种类型的古典文献。......
2023-07-25
《中国丛书综录》是目前收录丛书最多、分类科学而又检索极其便捷的书名索引。“子目书名索引”是按书名来检索某书在哪些丛书中;“子目著者索引”是按作者名来检索他有哪些著作。举例来说,要查《渭南文集》收录在哪些丛书中,第一步查第三册的“子目书名索引”,其中第166页著录:“渭南文集1270左。”如果要想了解哪些图书馆收藏有这些丛书,那就进入第三步,查第一册的“丛书书名索引”。......
2023-07-25
目字的本义是指人的眼睛。人眼为双,故后世便以目来表示复数的事物,且引申为逐一称述的节目、条目、细目、项目、名目之义。因刻木要用刀,后来便加上一个“金”字偏旁。目、录这两个词用在目录学中,目是指书的篇目或书名;录即叙录,后世称为解题、提要等,是对书的内容、著者事迹及写作、出版等情况的概要说明。但是,录也可以作为包括目和叙录两个部分在内的简称。......
2023-07-25
宋代古典文献学上成就最突出的有以下几个领域。在如何整理、研究并利用历史文献上司马光成为后世的一个典范。宋人注释集部工作的兴盛,是中国古典文献学及文学研究历史上值得研究的现象,而从前一般治中国文史的学者,似乎对此重视不够。再次是金石考据学。......
2023-07-25
审视以往的单位辑佚工作实现过程,其完全具备、符合上述程序和内容的也并不多。泛辑派,是广涉经、史、子、集四部之辑佚,如马国翰、黄奭及朱祖延的《北魏遗书考》。有仅据一书辑佚的,如陶栋的《辑佚丛刊》、栾贵明的《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傅朗云的《金史辑佚》等。七是辑佚成果处理的形式不同。此外,还有辑佚者的学识、工作态度、精力、物质条件等诸多因素,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辑佚工作的程序和内容。......
2023-07-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