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指竹简;木,指木牍。竹简成为文献的载体,要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简册用绳一般为上下两道或上中下三道。先秦的长简为三尺,故史有“三尺法”、“三尺律令”之称。木牍是指用来书写的木版或木片,一尺见方的牍叫做“方”。[3]意思是说,一百字以上的篇幅写在竹简编联的“策”上,一百字以内的篇幅写在“方”即木牍上。史称“汲冢竹书”。简牍不断地大规模地出土,极大地丰富、补充或订正了传世文献。......
2023-07-25
目录之书,目录之学,在我国产生很早,源远流长。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我国古代对目录学的重视。历代学者从他们读书治学的经验出发,充分论述了目录学在读书治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实际意义。
早在唐代开元年间,目录学家释智昇和毋煚就对目录学的功用有过精彩的概括。如智昇在其《开元释教录·序》中说:
夫目录之兴也,盖所以别真伪,明是非,记人代之古今,标卷部之多少,摭拾遗漏,删夷骈赘。欲使正教纶理,金言有绪,提纲举要,历然可观也。
稍后,毋煚在《古今书录·序》中更进一步指出:古代“经坟浩广,史图纷博”,“寻览者莫之能遍,司总者常苦其多”,若无分类编次、叙明源流的目录书,学者们就会如“孤舟泳海,弱羽凭天,衔石填溟,倚伏追日,莫闻名目,岂详家代?不亦劳乎,不亦弊乎”。如果有了好的目录书,则“将使书千帙于掌眸,披万函于年祀。览录而知旨,观目而悉词,经坟之精术尽探,贤哲之睿思咸识,不见古人之面,而见古人之心”[32]。
清代学术繁盛,目录学成就突出,学者们对目录学的作用和意义的论述也就更为明确。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一首条即言:“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是其门而入。”[33]在《十七史商榷》卷七《汉书叙例》中又强调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34]江藩《师郑堂集》说得更明白:“目录之学,读书入门之学也。”
降至近代,余嘉锡、姚名达等目录学家也都充分论述过目录学值得重视的道理。如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余论》篇说:“学术如千门万户,书籍更已不祗汗牛充栋。将欲因书究学,非有目录学为之向导,则事倍而功半。”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开篇即言:“治学之士,无不先窥目录以为津逮,较其他学术,尤为重要。”
与之同理,中国古代文献典籍浩如烟海,要在这书山学海中找到一条合适的治学之路,单凭随兴之所至地涉猎翻阅或者师友的口耳传授,是不够的。我们同样得借助目录学的知识,以获得读书治学的门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概括地说,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关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文章
竹,指竹简;木,指木牍。竹简成为文献的载体,要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简册用绳一般为上下两道或上中下三道。先秦的长简为三尺,故史有“三尺法”、“三尺律令”之称。木牍是指用来书写的木版或木片,一尺见方的牍叫做“方”。[3]意思是说,一百字以上的篇幅写在竹简编联的“策”上,一百字以内的篇幅写在“方”即木牍上。史称“汲冢竹书”。简牍不断地大规模地出土,极大地丰富、补充或订正了传世文献。......
2023-07-25
如经、史目录,宗教、文学、艺术、科技书目录等。古代经、史并称,经、史同源,清章学诚更有“六经皆史”之说,因而目录书中就有专载经、史两类书籍的专目。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称“禁书目录”,而列在其《特种目录篇》。清代文网严重,禁书目录也最多。......
2023-07-25
目字的本义是指人的眼睛。人眼为双,故后世便以目来表示复数的事物,且引申为逐一称述的节目、条目、细目、项目、名目之义。因刻木要用刀,后来便加上一个“金”字偏旁。目、录这两个词用在目录学中,目是指书的篇目或书名;录即叙录,后世称为解题、提要等,是对书的内容、著者事迹及写作、出版等情况的概要说明。但是,录也可以作为包括目和叙录两个部分在内的简称。......
2023-07-25
据此,历来目录学家多以杨仆奉汉武帝之命整理的兵书目录《兵录》为现知最早的群书目录。至西汉末年成帝时,刘向、刘歆等在奉命校书的过程中,编制成综合性图书目录《别录》和《七略》,则树立了群书目录的范例。因此,群书目录是目录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023-07-25
但是,目录学的正式兴起则在西汉时期。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图书、目录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影响。唐、宋两代,目录学事业蓬勃发达。其特点不仅表现在官修目录质量的提高,史志目录的发展,“国史艺文志”的兴修,私家目录的勃起,而且还开展了目录学理论的研究探讨。明、清两朝,是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的繁盛时期,各种各类官、私目录著作纷纷问......
2023-07-25
即所谓“朝廷官簿”,一称官修目录,是封建社会由朝廷主持对国家藏书进行校理后所编的国家图书目录。历代所编国家图书目录不下六七十家,其主要者如:汉《七略》,西汉刘向、刘歆撰,残缺。当然,国家图书目录作为官修的封建政府的藏书目录,它们在选录图书及评价介绍时,都是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的,今天的读者在使用时应具有批判继承的眼光。......
2023-07-25
三代时,钟、鼎为最重之器,铸刻的金文器具以钟鼎居多,故后世又称金文为“钟鼎文”。在我国古典文献学史上,“金石”常常并称,成为一个名词。宋代学者在青铜器及其金文拓本的搜集著录、金石文字的考释记载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吕大临的《考古图》、《续考古图》,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等,都是至今仍为人参考的学术名著。......
2023-07-25
也正因为丛书所具有的综合性特点,丛书目录亦宜专为介绍。古代某些综合性图书目录,往往也著录丛书,如张之洞《书目答问》中的“古今人著述合刻丛书目”类就著录有一百种,而《四库全书书目》、《四部丛刊书录》、《四部备要书目提要》等,则是一部丛书的目录。“汇刻书目”即丛书目录,顾修此目20卷,收录宋元以来丛书260多种,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但规模及影响最大的是《中国丛书综录》。......
2023-07-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