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历来目录学家多以杨仆奉汉武帝之命整理的兵书目录《兵录》为现知最早的群书目录。至西汉末年成帝时,刘向、刘歆等在奉命校书的过程中,编制成综合性图书目录《别录》和《七略》,则树立了群书目录的范例。因此,群书目录是目录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023-07-25
丛书是一种按一定编辑原则汇聚群书的形式,它的特点是仍然保留所汇各书的书名和原有体例,再冠以一个总的书名(如《四库全书》),一同抄刻或印行。这种形式很便于利用。张之洞《书目答问》曰:“丛书最便学者,为其一部之中可该群籍,蒐残存佚,为功尤巨……其中经、史、子、集皆有,势难隶于四部,故别为类。”也正因为丛书所具有的综合性特点,丛书目录亦宜专为介绍。
古代某些综合性图书目录,往往也著录丛书,如张之洞《书目答问》中的“古今人著述合刻丛书目”类就著录有一百种,而《四库全书书目》、《四部丛刊书录》、《四部备要书目提要》等,则是一部丛书的目录。
专门性的丛书目录,当以清嘉庆四年(1799年)顾修所编录的《汇刻书目初编》为最早。“汇刻书目”即丛书目录,顾修此目20卷,收录宋元以来丛书260多种,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此书目收丛书虽然不多,却对后来丛书目录的编制产生了较大影响,出现了许多续、补之书。较著名的有光绪时朱学勤、王懿荣所编的《汇刻书目》20册,收书567种。此外,尚有清末杨守敬《丛书举要》、李之鼎在杨守敬原稿基础上补充而成的《增订丛书举要》(收丛书1605种),沈乾一《丛书书目汇编》(收丛书2086种),1936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印行的施廷镛编《丛书子目书名索引》(收丛书1275种),1935年开明书店出版的浙江图书馆所辑《丛书子目索引》(收丛书469种)等。
但规模及影响最大的是《中国丛书综录》。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图书馆编成《中国丛书综录》一书,共3册,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在1959年和1962年出版。此目共录全国41个大图书馆馆藏的各类丛书2797种,是一部搜罗最完备、便于检索的丛书总目。
有关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文章
据此,历来目录学家多以杨仆奉汉武帝之命整理的兵书目录《兵录》为现知最早的群书目录。至西汉末年成帝时,刘向、刘歆等在奉命校书的过程中,编制成综合性图书目录《别录》和《七略》,则树立了群书目录的范例。因此,群书目录是目录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023-07-25
如经、史目录,宗教、文学、艺术、科技书目录等。古代经、史并称,经、史同源,清章学诚更有“六经皆史”之说,因而目录书中就有专载经、史两类书籍的专目。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称“禁书目录”,而列在其《特种目录篇》。清代文网严重,禁书目录也最多。......
2023-07-25
即所谓“朝廷官簿”,一称官修目录,是封建社会由朝廷主持对国家藏书进行校理后所编的国家图书目录。历代所编国家图书目录不下六七十家,其主要者如:汉《七略》,西汉刘向、刘歆撰,残缺。当然,国家图书目录作为官修的封建政府的藏书目录,它们在选录图书及评价介绍时,都是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的,今天的读者在使用时应具有批判继承的眼光。......
2023-07-25
目字的本义是指人的眼睛。人眼为双,故后世便以目来表示复数的事物,且引申为逐一称述的节目、条目、细目、项目、名目之义。因刻木要用刀,后来便加上一个“金”字偏旁。目、录这两个词用在目录学中,目是指书的篇目或书名;录即叙录,后世称为解题、提要等,是对书的内容、著者事迹及写作、出版等情况的概要说明。但是,录也可以作为包括目和叙录两个部分在内的简称。......
2023-07-25
关于丛书的起源,说法不一。综合性丛书是指包罗各种各类著作的丛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型丛书。所谓专科性丛书,是指专收某一学科、某一文体、某一类别的丛书。就涉及古典文学某一文体和类别的丛书而言,可以说诗、词、文、戏曲、小说等各种文体的丛书都有。这两部书是诗话方面的有代表性的丛书。要了解历代丛书的大致情况,可以通过阅读上海图书馆编的《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目录》等工具书。......
2023-07-25
《中国丛书综录》是目前收录丛书最多、分类科学而又检索极其便捷的书名索引。“子目书名索引”是按书名来检索某书在哪些丛书中;“子目著者索引”是按作者名来检索他有哪些著作。举例来说,要查《渭南文集》收录在哪些丛书中,第一步查第三册的“子目书名索引”,其中第166页著录:“渭南文集1270左。”如果要想了解哪些图书馆收藏有这些丛书,那就进入第三步,查第一册的“丛书书名索引”。......
2023-07-25
但是,目录学的正式兴起则在西汉时期。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图书、目录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影响。唐、宋两代,目录学事业蓬勃发达。其特点不仅表现在官修目录质量的提高,史志目录的发展,“国史艺文志”的兴修,私家目录的勃起,而且还开展了目录学理论的研究探讨。明、清两朝,是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的繁盛时期,各种各类官、私目录著作纷纷问......
2023-07-25
历代学者从他们读书治学的经验出发,充分论述了目录学在读书治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实际意义。清代学术繁盛,目录学成就突出,学者们对目录学的作用和意义的论述也就更为明确。降至近代,余嘉锡、姚名达等目录学家也都充分论述过目录学值得重视的道理。概括地说,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23-07-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