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书是一定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其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根据前人的研究总结,伪书的产生大致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1.尚古观念而产生的伪书在整个封建社会中,普遍存在厚古薄今、迷信古人、崇拜圣贤的心态,所以一些人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便采用托古的方法。此乃盗用亡佚古书之名而产生的内容真伪混杂的伪书。......
2023-07-25
叙录(或称书录解题、提要等)列于书名之后,是用以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流,以及该书的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叙录是古代目录书中最重要的结构成分,是古代目录学具有学术性和指示读书治学作用的具体表现之一。
叙录之体,始自刘向。刘向所作《战国策书录》、《晏子叙录》等,对各书的整理校勘情况、各书的作者、内容与学术源流等,都作了概括的叙述介绍或分析评价。所以说刘向汇集各书叙录而成的《别录》一书,就是后世叙录体目录(即解题或提要目录)的创始和范例。《别录》之后,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等都是叙录体目录。至清《四库全书总目》更臻于完善,所作提要灵活多样,简明扼要,堪称古代提要目录的代表。兹举《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例提要为例:
《遂初堂书目》一卷。宋尤袤撰。一名《益斋书目》。所分四部,与诸家小有出入,而不甚相远。唯一书兼载数本,则体例独异。诸书皆但有书名,不作解题,盖从郑樵之说。然并卷数及撰人名氏删之,未免太略。或传写者佚脱欤?(卷八“目录类”)[23]
《常建诗》三卷。唐常建撰。建名位不昌,沉沦一尉,而遗诗五十七首,往往与王、孟抗行。所唱和交游,非唯无一显官,即知名之士,亦仅王昌龄一人。盖恬淡寡营、泊然声利之外者,宜所造独深矣。(卷十五“别集类”)[24]
以上两例,或指出图书的价值得失,或概论作者生平经历与其诗歌创作的关系,均能突出各书的主要特点,很便于读者阅读。
还应该说明的是,古代目录书的叙录,在写作体例上并不是完全统一的。前述刘向创始的那种由目录编撰者自己较为全面地简介图书作者、内容、形式及其校勘整理情况的叙录体例,是叙录的主要形式。但有的目录学家也对此进行了某些变通,采取了一些不同的撰写方法,如所谓“传录体”和“辑录体”等。
传录体叙录,始于王俭的《七志》。王俭偏重于作者传记而不述图书内容主旨,故《隋书·经籍志·序》评《七志》说:“不述作者之意,但于书名之下每立一传……文义浅近,未为典则。”后来余嘉锡也认为,《七志》“其为《隋志》不满,盖嫌其偏重事迹,于学术少所发明耳。阮孝绪《七录》大略相同。及释僧祐、道宣、智昇之徒为佛书作目录,皆为译著之人作为传记。盖其体制摹拟儒家,故与王、阮不谋而合矣”[25]。这类叙录由于未能全面揭示图书内容及其价值得失,常常不受目录学家推崇。其实为每书作者立传,对了解图书内容也是有意义的。
辑录体叙录,是辑录诸家评述和其他书内有关资料而成的叙录。它的特点是不由叙录撰写者自己直接介绍评述,而是广泛汇集已有的相关资料。这种叙录体例,萌芽于佛经目录《出三藏记集》的“总经序”,而以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为代表。马端临所写各书叙录,除以晁公武、陈振孙二书目的提要为依据外,还辑录了《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代各朝《国史艺文志》及史传、文集、杂说、诗话等书籍中的有关资料,这对于专家学者很有价值。辑录体叙录在目录学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清朱彝尊《经义考》、谢启昆《小学考》,以及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隋书经籍志考证》等均仿此体例。
除传录、辑录体外,如《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以自注的形式对所载某些图书的作者、内容及亡佚、残缺情况作简要说明,也可看作是一种不同风格的叙录方式。
有关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文章
伪书是一定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其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根据前人的研究总结,伪书的产生大致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1.尚古观念而产生的伪书在整个封建社会中,普遍存在厚古薄今、迷信古人、崇拜圣贤的心态,所以一些人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便采用托古的方法。此乃盗用亡佚古书之名而产生的内容真伪混杂的伪书。......
2023-07-25
中国古代文献学家根据他们对古典文献内容及其学术性质的理解,进行了一些分类,形成了以《汉书·艺文志》为代表的六分法和以《隋书·经籍志》为代表的四分法。今天,随着古典文献学学科的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学者们对古典文献的类型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分类标准和分法。根据古典文学文献的编写体制、出版形式和流传方式的不同,兼顾中国古典文献的分类传统以及便于今天学习的实践原则,我们重点介绍以下几种类型的古典文献。......
2023-07-25
目字的本义是指人的眼睛。人眼为双,故后世便以目来表示复数的事物,且引申为逐一称述的节目、条目、细目、项目、名目之义。因刻木要用刀,后来便加上一个“金”字偏旁。目、录这两个词用在目录学中,目是指书的篇目或书名;录即叙录,后世称为解题、提要等,是对书的内容、著者事迹及写作、出版等情况的概要说明。但是,录也可以作为包括目和叙录两个部分在内的简称。......
2023-07-25
宋代古典文献学上成就最突出的有以下几个领域。在如何整理、研究并利用历史文献上司马光成为后世的一个典范。宋人注释集部工作的兴盛,是中国古典文献学及文学研究历史上值得研究的现象,而从前一般治中国文史的学者,似乎对此重视不够。再次是金石考据学。......
2023-07-25
人们谈到“文献”时,习惯于把它看作是历史文献或古典文献,在某种意义上历史文献学或古典文献学也被习惯性地简称为“文献学”。我们认为,这两处解释比较简明和准确地概括了“古典文献学”的基本内涵。古典文献学既是一门学科,同时又是一门课程,其研究对象都是古典文献。这些专科文献学著述的出现无疑是对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的深化和细化。......
2023-07-25
文献在传抄出版过程中脱去一字或数字称脱文,也称夺文或阙文。[2]可见脱文现象也出现甚早。脱一两个字的例子较多,如《战国策·秦策》云:“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孝公行之八年,死。惠王代后莅政。”古代简书因编绳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称为脱简,后世因而也称脱文较多的现象为脱简。至于书前脱序及目录,书后脱跋文附录,也往往有之,此不详述。......
2023-07-25
伪书就是指那些作者不真、年代不实及内容假造的古典文献。[2]由此不难看出,前人划分伪书种类的标准并不一致,正如梁启超所言,“伪书的种类很多,各家的分类法亦不同”,他承认自己所分的10类也是“不科学的方法”[3]。为了更科学、全面、准确地反映伪书的种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伪书加以分析,在同一角度中尽可能坚持相同的划分标准。......
2023-07-25
以上介绍了有关版本的一些知识,其目的就是要利用这些知识来对版本进行鉴别,选择好的版本阅读、购买和收藏,运用版本学知识解决学术研究中的相关问题。现代出版物一般都有明确的版权记录,根据版权记录可以得知该版本的出版时间、出版地点、出版人、版次、印数等,但不能说因此就不需要鉴别。因为该版本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有其他版本,该版本在同书的各版本中处于什么地位等,仍然需要进行鉴别,以使对它作出正确的判断。......
2023-07-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