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历来目录学家多以杨仆奉汉武帝之命整理的兵书目录《兵录》为现知最早的群书目录。至西汉末年成帝时,刘向、刘歆等在奉命校书的过程中,编制成综合性图书目录《别录》和《七略》,则树立了群书目录的范例。因此,群书目录是目录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023-07-25
目字的本义是指人的眼睛。人眼为双,故后世便以目来表示复数的事物,且引申为逐一称述的节目、条目、细目、项目、名目之义。如《论语·颜渊》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何晏《论语集解》即引郑玄语曰:“此四者,克己复礼之目。”又引包咸语云:“知其必有条目,故请问之。”[1]可知孔子所回答的四项,即颜渊所问之目,目就是条目、项目的意思。
录,许慎《说文解字·录部》曰:“录,刻木录录也。象形,凡录之属皆从录。”即录字为刻木之声,亦为刻木之形,故成为刻木之义。因刻木要用刀,后来便加上一个“金”字偏旁。录由刻木之义,引申为记录、抄写(作动词用)和次第、册籍(作名词用)等义。如《春秋公羊传·隐公十年》“《春秋》录内而略外”,又《春秋公羊传·定公四年》“此何以书?录我主也”,这两个录字,就是记录、书写的意思,作动词用;作名词用的,如《国语·吴语》“吴欲与晋战得为盟主”篇云:“两君偃兵接好,日中为期。今大国越录,而造于弊邑之军垒,敢请乱故?”韦昭《国语解》曰:“录,(次)第也。”[2]又如所谓“金石录”、“备忘录”,还有明李贽《续焚书·圣教小引》“集为《道古》一录”等,这里的录就是指记载言行或事物的书册、载籍,作名词用。
目、录这两个词用在目录学中,目是指书的篇目或书名;录即叙录(也称书录或序录),后世称为解题、提要等,是对书的内容、著者事迹及写作、出版等情况的概要说明。但是,录也可以作为包括目和叙录两个部分在内的简称。如《汉书·艺文志》叙述刘向等校书编目的情况说:“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隋书·经籍志》叙亦云:“每一书就,向辄撰为一录,论其指归,辨其讹谬,叙而奏之。”这里的“条其篇目”,是指目的部分;“撮其旨意”和“论其指归,辨其讹谬”,是指录的部分;而这里的所谓“录”,就包括目和叙录两部分,录兼包叙、目,故举录则可以该目。
将目与录二者结合在一起,即把一部书的篇名或一批书的书名与叙录编次在一起就是目录。如果要用现代语给它下一个定义的话,则可以说:目录是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
有关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文章
据此,历来目录学家多以杨仆奉汉武帝之命整理的兵书目录《兵录》为现知最早的群书目录。至西汉末年成帝时,刘向、刘歆等在奉命校书的过程中,编制成综合性图书目录《别录》和《七略》,则树立了群书目录的范例。因此,群书目录是目录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023-07-25
“版本”,从严格意义上说,是刻版印书出现后为区别刻本和写本而使用的名称。因最初的印版是以木板为原料雕刻而成,故“版本”又称“板本”。其实,“版”(“板”)和“本”很早就作为书籍文献的名称在使用。因此,广义的“版本”又可以指一切形式的书本。“本”的原意为树根。引申为根源、原本。这就是说,版本之称是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6]这一结论大体符合宋以前人们对版本称谓的实际。......
2023-07-25
如经、史目录,宗教、文学、艺术、科技书目录等。古代经、史并称,经、史同源,清章学诚更有“六经皆史”之说,因而目录书中就有专载经、史两类书籍的专目。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称“禁书目录”,而列在其《特种目录篇》。清代文网严重,禁书目录也最多。......
2023-07-25
但是,目录学的正式兴起则在西汉时期。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图书、目录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影响。唐、宋两代,目录学事业蓬勃发达。其特点不仅表现在官修目录质量的提高,史志目录的发展,“国史艺文志”的兴修,私家目录的勃起,而且还开展了目录学理论的研究探讨。明、清两朝,是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的繁盛时期,各种各类官、私目录著作纷纷问......
2023-07-25
即所谓“朝廷官簿”,一称官修目录,是封建社会由朝廷主持对国家藏书进行校理后所编的国家图书目录。历代所编国家图书目录不下六七十家,其主要者如:汉《七略》,西汉刘向、刘歆撰,残缺。当然,国家图书目录作为官修的封建政府的藏书目录,它们在选录图书及评价介绍时,都是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的,今天的读者在使用时应具有批判继承的眼光。......
2023-07-25
历代学者从他们读书治学的经验出发,充分论述了目录学在读书治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实际意义。清代学术繁盛,目录学成就突出,学者们对目录学的作用和意义的论述也就更为明确。降至近代,余嘉锡、姚名达等目录学家也都充分论述过目录学值得重视的道理。概括地说,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23-07-25
也正因为丛书所具有的综合性特点,丛书目录亦宜专为介绍。古代某些综合性图书目录,往往也著录丛书,如张之洞《书目答问》中的“古今人著述合刻丛书目”类就著录有一百种,而《四库全书书目》、《四部丛刊书录》、《四部备要书目提要》等,则是一部丛书的目录。“汇刻书目”即丛书目录,顾修此目20卷,收录宋元以来丛书260多种,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但规模及影响最大的是《中国丛书综录》。......
2023-07-25
所以利用目录来考辨古书真伪只是一种常用的一般方法,不是绝对方法,不能仅凭书目著录与否而断定某些特殊流传文献的真伪。宋濂《诸子辨·鬻子》认为该书不是伪书,证据是“其文质,其义弘”,这也是仅凭单一的主观感觉得出的结论,难以令人信服。可以说,出土文献是辨伪工作的试金石,绝对不可忽视。......
2023-07-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