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古典文献学:丛书起源及分类

中国古典文献学:丛书起源及分类

【摘要】:关于丛书的起源,说法不一。综合性丛书是指包罗各种各类著作的丛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型丛书。所谓专科性丛书,是指专收某一学科、某一文体、某一类别的丛书。就涉及古典文学某一文体和类别的丛书而言,可以说诗、词、文、戏曲、小说等各种文体的丛书都有。这两部书是诗话方面的有代表性的丛书。要了解历代丛书的大致情况,可以通过阅读上海图书馆编的《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目录》等工具书。

丛书,是指搜集两种以上的文献,按照一定的理念和体例编校,冠以一个总的书名,用统一的版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类型。丛书又名“丛刊”、“丛编”、“丛刻”、“类编”、“合刻”、“汇刻”、“汇抄”、“全书”等。

最早用“丛书”二字作为书名的是唐人陆龟蒙的《笠泽丛书》,不过,该书不是后来意义上的丛书,而是陆氏个人的诗文集。关于丛书的起源,说法不一。《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古无以数人之书合为一编而别题以总名者”,到南朝萧齐时始有陆澄合160家有关地理的著作而编为一书,名为《地理书》149卷。随后梁代任昉又增陆澄书84家,合成《地记》252卷。这两部书“是为丛书之祖”[26]。姚明达《中国目录学史》认为,《诗经》和《尚书》是上古的丛书,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目录编》则认为,六艺或六经是我国最早的丛书[27]。现在一般的看法是,南宋俞鼎孙、俞经编辑的《儒学警悟》是最早的丛书。而南宋左圭辑刊的《百川学海》则为现存大规模综合性丛书的先声,该丛书收书100种,共174卷,其中有20多种文学方面的书籍。我们认为,严格意义上的丛书起源于南宋比较合理,因为丛书是印刷术发明之后才有可能大量印行的一种文献类型。

丛书的种类很多。如果按收书内容来划分,主要有综合性丛书和专科性丛书两大类。综合性丛书是指包罗各种各类著作的丛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型丛书。如《四库全书》,清乾隆时编集,收书3400多种,7900多卷。《四部丛刊》,近代著名文献学家和出版家张元济所编,收书500多种,多为善本。《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5年开始编印出版,因抗战中断,初编已出版的计3467册,未出版的533册,所收范围非常广泛,多为实用和少见之书。

所谓专科性丛书,是指专收某一学科、某一文体、某一类别的丛书。对于从事古典文学的人来说,最需要查阅的专科性目录就是古典文学方面的丛书了。

就涉及古典文学某一文体和类别的丛书而言,可以说诗、词、文、戏曲、小说等各种文体的丛书都有。如明无名氏所编《唐五十家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出版,是最早的唐代诗集的大型丛书。清朱孝臧编集的《彊村丛书》收书179种,包括唐、五代、宋、金、元词总集5种,词别集174种,这套丛书为唐圭璋先生编集《全宋词》奠定了一定的文献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起陆续出版的《清人别集丛刊》,以收清人文集为主。明陆楫等所编《古今说海》,收书135种,是古代最早的小说丛书。台湾新兴书局编印的《笔记小说大观丛刊》,是笔记小说方面的大型丛书。明毛晋编印的《六十种曲》,为明代传奇戏曲丛书。清何文涣编辑的《历代诗话》,搜集《诗品》以来诗话27种,丁福保所编《历代诗话续编》,针对何氏《历代诗话》未收诗话,又有选择地搜集了29种。这两部书是诗话方面的有代表性的丛书。

至于古典文学学科方面的丛书,主要是1949年以后,尤其是近二十几年来,部分专业出版社有组织地整理、编印了一些以“古典文学”为名的专科性丛书,它们不限于某一种文体。如中华书局编印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的“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等。这些经过专家校注整理的丛书的陆续出版(有的还在继续出下去),给一般的研究工作者、广大文史爱好者提供了比较系统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基本文献资料,意义是很深远的。

丛书的文献价值很明显。丛书把许多分散的单独的文献按一定的主题、类别和体例编辑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对特定文献的特定需求,免去读者到处查阅的麻烦以及四处购求而不得的苦恼,便于读者阅读、分析、研究有关的问题。因此,张之洞在指导人们读书的著作《书目答问》中,在经、史、子、集四部之外专门列举了“丛书”一类,并指出:“丛书最便学者,为其一部之中可该群籍,搜残存佚,为功尤巨,欲多读古书,非买丛书不可。”[28]张氏的意见可谓经验之谈。要了解历代丛书的大致情况,可以通过阅读上海图书馆编的《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目录》等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