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书就是指那些作者不真、年代不实及内容假造的古典文献。[2]由此不难看出,前人划分伪书种类的标准并不一致,正如梁启超所言,“伪书的种类很多,各家的分类法亦不同”,他承认自己所分的10类也是“不科学的方法”[3]。为了更科学、全面、准确地反映伪书的种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伪书加以分析,在同一角度中尽可能坚持相同的划分标准。......
2023-07-25
“文献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文献”概念的自然延伸,或者说“文献”的学问化、学科化就形成了“文献学”。郑鹤声、郑鹤春先生在马端临《文献通考》的基础上最早提出“文献学”的概念:“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日文献学。”[10]郑氏所理解的文献学,虽然只涉及六个方面,却综合论述了古代典籍图书形成(结集、翻译、编纂)和传播(审订、讲习、印刻)的主要过程,其中翻译和讲习两章是郑氏文献学中颇具特色的部分,后来的文献学教材或著作较少提到。
人们谈到“文献”时,习惯于把它看作是历史文献或古典文献,在某种意义上历史文献学或古典文献学也被习惯性地简称为“文献学”。赵国璋、潘树广主编的《文献学辞典》解释“文献学”词条时说:“即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的专门学科。在我国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典文献学),一指现代文献学。我国古时称从事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学者为校雠学家。传统文献学正是在综合校雠、目录、版本诸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如分类、目录、版本、辨伪、校勘、注释、编纂、辑佚等)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11]该辞典的前言中又说:“古典文献学一般指广义的校雠学,即由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所开创,又为历代学者不断发展扩充的,以研究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目、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校点、翻译和流通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我们认为,这两处解释比较简明和准确地概括了“古典文献学”的基本内涵。《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文献学”词条指出:“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献学实际上是以考证典籍源流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古典文献学。”[12]这种提法也很精要,只是有点过于简略。
古典文献学既是一门学科,同时又是一门课程,其研究对象都是古典文献。所谓古典文献是指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文兴起以前产生的文献。它们基本上是以文言文和繁体字书写的文献。对于古典文献在书写、编集、著录、印刻、流传过程中诸环节的文本形式(包括物态形式,有时也涉及文本的意义内容)的研究,构成古典文献学的主体内容。具体地讲,它又包含许多分支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古典文献学的发展出现一些新的趋向,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分支文献学或专科文献学开始受到重视。仅以文学为例,我们已经看到几本独具特色的专科文献学著述或教材陆续出版,如张君炎的《中国文学文献学》(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孙立的《中国文学批评文献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何新文的《中国文学目录学通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等。这些专科文献学著述的出现无疑是对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的深化和细化。
有关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文章
伪书就是指那些作者不真、年代不实及内容假造的古典文献。[2]由此不难看出,前人划分伪书种类的标准并不一致,正如梁启超所言,“伪书的种类很多,各家的分类法亦不同”,他承认自己所分的10类也是“不科学的方法”[3]。为了更科学、全面、准确地反映伪书的种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伪书加以分析,在同一角度中尽可能坚持相同的划分标准。......
2023-07-25
叙录列于书名之后,是用以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流,以及该书的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所以说刘向汇集各书叙录而成的《别录》一书,就是后世叙录体目录的创始和范例。......
2023-07-25
明代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是在这两种不同的思潮笼罩下展开的。明官方编纂了一部大书《永乐大典》,这部书在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杨慎与王守仁同时,但在古典文献的研究上,注重小学与考据,批判心学的空疏,在当时产生积极的影响。涉及古典文献学内容有名物制度、古籍注释、文字音义、目录版本、地方文献等。其古典文献学方面的主要成果集中在《少室山房笔丛》一书中。......
2023-07-25
关于丛书的起源,说法不一。综合性丛书是指包罗各种各类著作的丛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型丛书。所谓专科性丛书,是指专收某一学科、某一文体、某一类别的丛书。就涉及古典文学某一文体和类别的丛书而言,可以说诗、词、文、戏曲、小说等各种文体的丛书都有。这两部书是诗话方面的有代表性的丛书。要了解历代丛书的大致情况,可以通过阅读上海图书馆编的《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目录》等工具书。......
2023-07-25
伪书是一定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其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根据前人的研究总结,伪书的产生大致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1.尚古观念而产生的伪书在整个封建社会中,普遍存在厚古薄今、迷信古人、崇拜圣贤的心态,所以一些人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便采用托古的方法。此乃盗用亡佚古书之名而产生的内容真伪混杂的伪书。......
2023-07-25
有的文献同时出现两种错误或三种错误类型,我们称之为多重错误。多重错误有既讹且脱、既讹且衍、既讹且倒、既脱且衍、既脱且倒、既衍且倒、既讹且脱又衍、既讹且脱又倒、既脱且衍又倒等情况。三重错误的例子,如《淮南子·说林》篇:“屠者羹藿,为车者步行,陶者用缺盆,匠人处狭庐。”......
2023-07-25
中国古代文献学家根据他们对古典文献内容及其学术性质的理解,进行了一些分类,形成了以《汉书·艺文志》为代表的六分法和以《隋书·经籍志》为代表的四分法。今天,随着古典文献学学科的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学者们对古典文献的类型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分类标准和分法。根据古典文学文献的编写体制、出版形式和流传方式的不同,兼顾中国古典文献的分类传统以及便于今天学习的实践原则,我们重点介绍以下几种类型的古典文献。......
2023-07-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