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康巴什区多元育人整合课教案,提供共享课堂生命教育

康巴什区多元育人整合课教案,提供共享课堂生命教育

【摘要】:因为多元育人整合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是班级中拥有课程保障的德育活动之一。尽管多元育人整合课很重要,但目前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科书,没有系统的教育内容,这无疑给班主任增加了难度。一节好的多元育人整合课应该是全体学生全程受教育的过程。一次成功的多元育人整合课,主要是靠学生参与的态度和创造性的发挥。

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其作用不言而喻。教育部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要做好班主任,就必须上好多元育人整合课。因为多元育人整合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是班级中拥有课程保障的德育活动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重要阵地,还是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技能之一。一次卓有成效的多元育人整合课,会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很大震动,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深远影响,从而推动良好班风的形成,使班级成为一个优秀、文明、集体荣誉感极强的班集体。

尽管多元育人整合课很重要,但目前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科书,没有系统的教育内容,这无疑给班主任增加了难度。班主任需要四处寻觅素材、设计方案,学生不知道老师将上什么,也不知自己该如何配合。为此,班主任工作室决定依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探索、研究、编写多元育人整合课教材,并力求突出以下特点:

一、针对性

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身心特点及思想发展的脉络,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实际,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广泛选取题材,进行筛选、提炼、策划,对学生进行教育。所选话题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共鸣和思考,达到寓教于乐。

二、序列性

每学期6个主题。这样安排的理由是每学期班主任上课的总节数在18节左右,其中6节的时间,班主任进行常规教育及班集体事务处理。12节课的时间上班主任课,这12节课有6节上个性化的班主任课,班主任根据班级特点和阶段性特点,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另外6节,就上我们规划的6个主题,解决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

课程要符合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遵从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知到行动,逐步推进。各专题既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使用时可以按照顺序进行,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重新组织设计

三、丰富性

主题的提炼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主题内容包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引领,品德修养,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诚实守信、自尊自律、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规则、民主法治教育、责任担当、宽容大度、阳光心态教育等)

理想信念教育(胸怀祖国,立志高远,生涯规划、发展自我、榜样学习、青春期情感教育、学法指导、珍惜时间、目标与梦想、中国梦教育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家国情怀、人格修养、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

生命教育(尊重生命、环保节约、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生态文明教育等)

感恩教育(理解沟通,换位思考,父母、老师、社会、自然等感恩教育)

劳动实践、志愿服务教育(热爱劳动,服务社会,工种体验、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家务劳动、志愿服务活动教育等)

四、实效性

坚持“学生主体,贴近生活,体验感悟,注重内化”的指导思想。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寻找教育的切入口,努力做到贴近学生抓重点、贴近社会抓热点、贴近时代抓焦点,从学生所关注的内容说起,从社会热点谈起,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议起,从学生有疑惑的问题讲起,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和教育。

五、简明性

多元育人整合课教案编排按照“课前阅读、搜集提炼”“课堂展示、感悟升华”“课后拓展、反思实践”三个板块进行,还可融进各种教育资源,让教师、学生家长、社会贤达等进入课堂,走上讲台,真正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的合力

总之,上好多元育人整合课的关键不是教材而是任课班主任,班主任的知识储备、知识面和知识容量以及重视程度及其人格魅力,是多元育人整合课取得成效的保证。换言之,与班主任老师的个人素养、素材积累及教育艺术直接相关。因此,在上多元育人整合课时,应遵循以下教育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一节多元育人整合课教育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育内容是否真正让学生接受,是否内化到学生心里。一节好的多元育人整合课应该是全体学生全程受教育的过程。在教育内容上,要让学生既开阔视野,又陶冶情操;既有深刻的思想教育,又有美的享受。在教育环节上,多元育人整合课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出教育性。

二、民主性原则

一节好的多元育人整合课,应该给每个学生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给学生体验的空间和自主选择的机会,启发学生自主辨析生活内容,明智地选择正确的方法,使他们真正成为道德的自我建构者。真正做到班主任是倾听者、点拨者、引导者,让多元育人整合课成为全员参与的课程,成为学生真实的思想内化与生成的过程。

三、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就是多元育人整合课的展开始终以学生为主要受教育者。学生是多元育人整合课的主体,所有关于教学的设计,必须为学生服务;班主任在课堂上的角色应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班主任应想方设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次成功的多元育人整合课,主要是靠学生参与的态度和创造性的发挥。

四、实效性原则

多元育人整合课最忌讳“假大空”,全然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讲台上说着一些连自己都不愿意听的大道理。如所举事例与学生的实际相差甚远,或者讲一些“地球人都知道”的“道理”,学生就可能不买你的账。相反,如果主题贴近学生实际,是学生关心的、需要的,形式上又具有新颖性、趣味性,那么,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在听课过程中自然受到教育和感染。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共提炼六大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劳动与志愿服务教育。本册以“生命教育”为主题,从符合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特点出发,1~9年级分别开展了有主题、有梯度、系列化、序列化的特色德育课程,特编写了本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