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教育目标:传承文明,培养健全国民,培育社会资本

大学教育目标:传承文明,培养健全国民,培育社会资本

【摘要】:再次,作为大学教育目标之一的社会服务,是通过对人类与民族文化的积累与传承,通过对具有自由人格,有理想有教养,具有自我完善、自我批判和社会批判能力,自尊且尊重别人,敬业乐群又尊重自然的人,我们称之为“健全的国民”的培养来实现的。大学“产出”的不是器物,不是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全面发展潜能的健全的国民。大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互为主体性的社区。

大学可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与目标,但其共性的内容有如下三方面。

首先,大学当然要为社会服务,但不能只定位于为现实政经服务。大学担负着文化传承与文化积累的责任。大学的目标首先是人类与族类文明的传承,即在同情理解前现代文明的基础上,把人类各地域、各族群的,包括本土本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伦理道德艺术哲学经济、社会、政治、科学、技术等文化资源,通过重新翻译、理解、诠释、交流、沟通、融合,批判地继承与创造地转化,代代相传。通过深入研究与教育,促使人类、族类文明与文化的传承、扬弃与发展,是大学的使命。全球化决不意味着本土文化资源的消解,恰恰相反,全球化恰恰要求我们发掘本土知识的普遍价值。

其次,大学担负着培植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重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的目标还在于培养出大批有个性,有创造精神,有判断力与道德人格,有不断学习、终身受教育与自我完善之能力的个体,他们同时是能自由发展并具有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能力的公众知识分子,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应当成为社会的良知。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不论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上积累多少经验与本领,他一定要有相当的人文素养,具有社会参与的热情与能力,有理性的批评的态度,且有世界性、人类性的关怀。这也就是我国古人所说的“民胞物与”的境界。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指出:“知识分子必须要有专业知识,不论是学术、企业、媒体或政治,都需要专长……但除了专业本领以外,一定要有相当深厚的人文关怀,才配做知识分子……自然科学家也可以培养深厚的人文关怀。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文学领域里的语言学、文学、历史、哲学和宗教,都是人类自我反思的学问,既是个体又是群体的自我反思。”“能不能为大学生的自由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提供条件、创造环境,是评断大学素质的重要标准。培养批判精神,包括政治、社会和文化批判,也是大学的目标。”[10]富有人文关怀的健全的公众知识分子,可以从广阔的视野考虑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道德、伦理(例如科技伦理、生态伦理、全球伦理)及社会心理等问题,针砭时弊,提升社会理想,指导社会良性地健康地发展。

再次,作为大学教育目标之一的社会服务,是通过对人类与民族文化的积累与传承,通过对具有自由人格,有理想有教养,具有自我完善、自我批判和社会批判能力,自尊且尊重别人,敬业乐群又尊重自然的人,我们称之为“健全的国民”的培养来实现的。现在有一句时髦的话叫“效率优先”,但办教育不能要求有太快的效益与回报。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类的服务,需要从长时效的视角来观察,不能理解得太直截、太狭隘。从直线性的“投入”与“产出”的观点来看待大学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是有问题的。大学“产出”的不是器物,不是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全面发展潜能的健全的国民。

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教授指出:“大学教育必须同时达成五大类目标:(1)培养大学生对自己内在身心特质的了解;(2)培养大学生求取新知的方法与能力;(3)培养大学生适应个人生活所需要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4)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所需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5)培养大学生理解与关怀全世界、全人类所需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11]他主张,通过人本化的教育,使大学生的思想、知识与人格获得均衡的发展,使他们不仅对身心禀赋与潜能、个人志向与人生目标有深度了解,进而有关怀他人的情操,认同团体的能力,服务社会的意愿和关心全人类的胸襟。他们应有良好的求知兴趣与态度,正确的读书习惯与方法,至少掌握一种研究方法与怀疑批判的能力。这一教育目标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不仅兼顾德(公德与私德)、智(知识与能力)、美(高尚的审美品位、格调与能力)、群(人际关系、社会参与和公民意识),而且向内向外扩充。他们不仅对本国历史文化有关怀与理解,而且能从世界的观点,有理解与欣赏世界各文化及其差异的能力,有尊重他国文化与人民的态度,[12]达到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最近,媒体报道了北京清华大学刘海洋同学到动物园用火碱与硫酸伤害黑熊的事件;天津大学学生马晓明因被退学而觉得生活无意义,遂杀死了亲生父亲与祖母,并打算再杀死母亲和自杀;北京一位大学生马忠义也因多门功课不及格,持刀夜闯女生宿舍,想杀人以解脱;台湾一位马姓老妇到法庭状告她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化工所的博士儿子不认亲娘。[13]这里面有非常具体复杂的原因,有的属于心理上的疾病,有的属于社会或家庭教育的缺陷,当然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特别是道德素养的问题,是人性养育的问题。我们不希望媒体过分渲染这些事件,因为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健康的,是有志气且蓬勃向上的。但我们仍然有孔子之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不可否认,社会上的官本位、金钱拜物教、权力拜物教也渗透到大学校园,造成有的大学生的两面或多重人格,以及道德价值观上的庸俗化、功利主义或虚无主义。家庭经济背景的贫富差别,使得部分贫困生有沉重的心理包袱。

与我国传统的儒家教育相比,现代大学教育结构的弊端是:德业分工,知行脱节,为人与为学分裂,师生之间隔绝或疏远。大学教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对话还比较多,但与本科生之间在学问与人品方面,已不复有切磋琢磨、教学相长的机会和氛围。目前我院建立师生恳谈日制度,试图通过这一渠道,使师生在德业等多方面有所交流。大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互为主体性的社区。大学应当强调教师的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淳化师德、学风与校风,涵养师生的心灵,扩阔师生的胸襟。首先是教师要有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切实地帮助学生自己去立人去达人,怡情养性,塑造人格。总之,人文教育在今天的大学已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问题,使它服从于我们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拙见以为,人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人文训练与修养的中心内容是学习经典;人文教育事关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平民化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的国民,全社会需要的各行业人才首先是要有高尚的情操,关爱他人和敬业乐群,宽容于物。我们要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追求真善美合一的理想,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学得大智大慧,克服目光短浅、处事功利化、人格虚无化、精神平面化的弊病,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经得起摔打磨难,有谋生的本领,韧性的精神,又有创新的潜力,充实丰富自己的人生,决不放弃理想境界、生命意义与人生价值的追求。

【注释】

[1]本文原载于《中国大学教育》,2002(10)。

[2]详见《武汉大学本科培养方案》上下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参见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第七、第八章有关美国、日本教育的考察报告,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48~49页。

[5]除前面黄俊杰书外,又请见林孝信、黄俊杰:《美国现代大学的理念与实践》,载黄俊杰编:《大学理念与校长遴选》,117页,台湾通识教育学会,1999。

[6]拙文发表于当时的《武汉大学报》,后收入《面向21世纪的哲学教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7]托马斯·里佩代尔:《德意志史:1800—1866》,57页,慕尼黑1983年版。转引自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52~57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8]托马斯·里佩代尔:《德意志史,1800—1866》,57页,慕尼黑1983年版。转引自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52~57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9]参见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56~65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10]杜维明:《文化中国的认知与关怀》,47页,台湾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专刊4,台北,稻乡出版社,1999。

[11]杨国枢:《大学之理念及其实践》,见刘安之、黄俊杰编:《大学理念与实践》,1页,逢甲大学与台湾通识教育出版社,2000。

[12]同上书,5~8页。

[13]贾舒:《他们在自杀和犯罪的边缘挣扎》,载《中国青年报》,2002-03-20;又载《深圳特区报》,200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