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女人社交礼仪:优雅留下好印象

女人社交礼仪:优雅留下好印象

【摘要】:所以,在进行商务拜访的时候,得体恰当的问候,能展现女性个人魅力,传达给对方友好的信息。攀谈式问候是抓住双方共同的亲近点,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发挥性问候,以达到与对方顺利接近的目的。在初见时,问候寒暄,攀认某种关系,能立即转化为建立交往、发展友谊的契机。一般来说,主动问候会给对方温暖的感受,也会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占据主动。因此,问候的声音要响亮明确,将发自内心的热忱传达给对方,才能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

寒暄是生活中最简单而平常的一件事,是人与人见面之初的直接接触,也是第一印象形成的时机。它本身属于非正式交流,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它的主要功能是打破彼此陌生的界限,缩短双方的感情距离,以便更深入地交谈。音乐始于序曲,见面始于寒暄。所以,在进行商务拜访的时候,得体恰当的问候,能展现女性个人魅力,传达给对方友好的信息。

寒暄就是生活式地话家常

典型的说法是问表示关心对方的问候语,如“最近身体好吗”“最近工作进展如何,还顺利吗”,或问问老人的健康、小孩的学习等。或者问表示友好态度的问候语,如“生意好吗”“在忙什么呢”。这些貌似提问的话语,并不表明真想知道对方的饮食起居,往往只是表达说话人的友好态度,听话人则把它当成交谈的起始语作出简单的回答即可。当然,这适合于不太正式的商务场合。

攀谈式问候是抓住双方共同的亲近点,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发挥性问候,以达到与对方顺利接近的目的。俗话说:“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还转。”人际互动中的关系也是这样。在人际交往中,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难发现双方有着这样那样的亲戚或朋友关系,如“同乡”、“同事”或“同学”的关系。

在初见时,问候寒暄,攀认某种关系,能立即转化为建立交往、发展友谊的契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攀认型的事例比比皆是。“我出生在上海,跟您这位上海人可算得上同乡啦!”“您是从事法律研究的,我爱人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咱们可算是近亲啊!”“唉,您是北大毕业的,说起来咱们还是校友呢!”在交际过程中,要善于寻找契机,发掘双方的共同点,从感情上靠拢对方,这是十分重要的。

张口便来的寒暄,让你自然得体

心理学家根据人的天性曾作过如下论断:能够使人在平和的精神状态下,度过幸福人生的最简单法则就是给人以赞美。作为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别人的肯定和承认,需要别人的诚意和赞美。比如,你的同事新穿一件套装,你可以用赞美的语言说:“小李,你穿上这件套装更加漂亮了!”小李会很高兴。也许就是你不经意间的一句夸赞,可以让一个人拥有一天的好心情,而这种心情也会感染到身边的很多人。

触景生情式是针对具体的交谈场景临时产生的问候语,比如对方刚做完什么事、正在做什么事以及将做什么事,都可以作为寒暄的话题。如早晨在家门口或路上问:“上班去啊?”在图书馆或教室里问:“这么用功,还在读书啊?”这种寒暄,张口便来,自然得体。

谈论天气,是西方比较常用的寒暄方式。随着与世界接轨的日益密切,“今天天气真好”这类话也成为我国群众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寒暄方式。特别是与陌生人见面,一时难以找到话题,就会说类似于“今天天气不错”之类的话,可以打破尴尬的场面。言他式是初次见面较好的寒暄形式。

商务拜访中寒暄的注意事项

寒暄仅有热情还不够,若想获得理想的效果,你需要注意一些要求,才更符合礼仪规范,并且让被问候的人如沐春风。

首先要主动问候对方。一般来说,主动问候会给对方温暖的感受,也会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占据主动。

其次是,问候时声音要响亮。碰面后,对方的心态不可预知,但一声响亮的问候,也许就能将气氛和心情调动起来。如果声音过小,对方尽管听到你说话了,但又没听清楚,他就会追问一声“你说什么”,原本诚恳的问候倒变成了一种解释,就很尴尬了。而且对方若没听清楚,只看见你的嘴在动,也许还会误认为你在说什么不好听的话。因此,问候的声音要响亮明确,将发自内心的热忱传达给对方,才能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

问候时最好配合肢体语言。问候的时候要注视对方的眼睛,明确而又坦诚地表达对对方的欢迎,同时这也是一种尊重。微笑、点头和致意,这样的问候才能起到传情达谊的效果。生硬而单纯的嘴唇表达,有时就是一种蹩脚的演出,反而会给对方造成不受尊重、被敷衍的感觉,因此不要让“问候”流于程序、流于形式。

问候与寒暄应当化繁为简,毕竟它只是见面最初的一个小礼节,无须过分渲染,更不要为了表示亲切或内心的重视而啰啰唆唆。问候不要过于程式化,像背诵课文似的,否则就显得做作而虚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