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图书馆创新与现代管理研究:图书馆知识应用管理

图书馆创新与现代管理研究:图书馆知识应用管理

【摘要】:图书馆知识应用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应用管理的准备,不仅可以梳理知识管理活动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关系,还可以通过知识评测分析各个环节知识的适用性,加强和密切彼此间的联系,更好地促进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开展。

知识应用管理就是在知识生成、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借助知识交流,实现知识价值的过程。知识应用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决定了应用的效率。好的前期规划,可以节省图书馆在寻找有价值的知识过程中的成本。图书馆知识应用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分析图书馆各部门和人员对知识资源的需求。为确定知识应用的目标,图书馆必须全盘考虑各个业务部门(采编部、流通部、技术部、咨询部、网络部等)和行政部门(财务、人事、后勤、馆长办公室等)的具体需求,总结其中的特殊性和通用性,对知识的内容、关系结构、文件类型等进行总体规划。

第二,规划和设计知识分类体系,提高应用前的知识评测能力。在确定知识仓库的总体规划后,图书馆需要依据专业的分类模式(如公认的、行业通用的、技术领域通行的分类),结合自身需要,规划出详细的知识分类体系。为使知识应用有效开展,在准备工作中要高度重视知识的评测,分析整个知识库的框架性结构,不断充实和加入有针对性的知识资源,做到准确适用,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和完善知识。

第三,规划、开发知识管理系统。针对集中管理(通用性)和分散使用(个性化)的现实需要,知识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一般要满足生成、积累、交流的需要,图书馆往往要根据自身实际进行有效地系统规划和软件开发。

第四,建立知识管理部门和相应的运作机制。为推动知识的应用,图书馆一般需要设置独立的知识管理部门或职能小组,其主要职能包括搜集通用的知识资源,组织其他部门和人员提供专门的知识,对图书馆知识资源进行汇集、过滤、整理,推动知识管理的理念传播和实际运作等。

应用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与知识的生成管理、积累管理和交流管理结合在一起的。通过应用管理的准备,不仅可以梳理知识管理活动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关系,还可以通过知识评测分析各个环节知识的适用性,加强和密切彼此间的联系,更好地促进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开展。

为了推动知识的应用,图书馆还要从文化环境入手创造“知识拉动力”,要在组织形式上建立跨职能的合作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