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馆藏技术主要包括藏书布局技术改良、藏书存储技术改良和藏书保护技术。(二)藏书存储技术改良藏书存储技术改良体现在图书馆文献存储载体形式的变化上。图书馆的存储技术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不断演化,根据中国图书馆史和世界图书馆史可以归纳出这一改良历程。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的藏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图书正在“腐烂、死亡”。......
2023-07-25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各个时期的分类编目技术一般体现在当时的经典分类编目著作中,因此该部分主要根据经典分类编目著作来体现分类编目技术的改良。中国古代时期,目录学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重分类、重小序、重提要。这一时期分类法发展丰富,从殷商时期的设官分掌,以官为类开始,发展为春秋时期孔子的《六艺》,这是从文体形式区分,属于按外在特征区分的范畴。按内容特征进行区分大致来源于荀子的“同则同之,异则异之”的分类原则。
汉代以后,在图书分类上,出现了以《七略》为代表的七分法体系和以《隋书·经籍志》为代表的四分法体系,影响了中国古代图书分类1000 多年。宋代的郑樵更为强调分类的重要性,“类例分,则百家九流各有条理”“类例既分,学术自明”。
西方目录学与中国古代的分类法不同,在于方便获取图书,重编目、重排序法、重书目控制。早期的图书馆在编目上已经开始了探索。亚述王国图书馆所收藏的泥版文书都按不同主题排列,在收藏室的门旁和附近的墙壁上注有泥版文书的目录。
古代西方图书分类主要是依据知识分类体系进行分类,分类标准极不统一。印书之前采用与手稿内容相适应的分类大纲,如古希腊罗马时期分为史诗、抒情诗、历史、哲学等部分。印书之后,图书分类大纲变为哲学、医学、法学、神学。公元1 世纪主要依据弗兰西斯·培根的知识分类体系历史、诗歌、哲学三大分类来编制分类目录。这一时期,西方分类编目的特点是在粗略的分类下不规范的著录图书,类下款目没有形成便于检索的序列,只是对文献做简单的记录,提供书名和著者等极为有限的信息。
由于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影响,西方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迅速,分类编目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分类法中最重要的技术进步是杜威创造的十进制分类法,其改变旧的分类体系,采用标记符号制度的方法改变了图书馆的目录排列和图书排架的制度(DDC)。而同一时期的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发展较为缓慢,编目也开始注重图书的检索功能如特性检索和族性检索,分类编目主要是引进、吸收、模仿西方的理论技术。
发展到现代,图书排架制度(DDC)在西方仍然广泛应用,多次修订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中国分类法开始结合本国国情,创立《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分类法》等更为科学的目录体系。
同时,计算机引起的图书情报信息检索的需求也要求编目越来越深入文献内容,编目也由手工编目向计算机编目、联机编目转变。由此可见,中国和西方分类编目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古代时期。到了近代和现代,分类编目越来越走向国际标准化。
有关图书馆创新与现代管理研究的文章
图书馆馆藏技术主要包括藏书布局技术改良、藏书存储技术改良和藏书保护技术。(二)藏书存储技术改良藏书存储技术改良体现在图书馆文献存储载体形式的变化上。图书馆的存储技术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不断演化,根据中国图书馆史和世界图书馆史可以归纳出这一改良历程。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的藏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图书正在“腐烂、死亡”。......
2023-07-25
总之,共享技术由单一的面对面服务演化到先进的网上同步交流的参考服务模式,交流手段的多样化,交流内容的深度化和专业化,这些都体现了“读者至上,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管是开放存取技术,还是移动设备技术,图书馆共享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将体现“人本位”的特点,更好地、更方便地为读者提供开放的服务是图书馆共享技术的追求宗旨。......
2023-07-25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给分类编目带来的影响计算机给分类编目带来影响的最重要表现是机读目录的发明,改变传统的手工编目方式,实现采分编一体化。机读目录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图书馆技术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机读目录对分类编目的影响如下。机读目录的使用也减少大量排卡工作。另一方面,互联网促使机读目录的变革也带来了编目领域的新内容。......
2023-07-25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给共享技术带来的影响一方面,改变和拓展了图书馆读者服务范围和服务方式。随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馆又引发新的革命,并且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了图书馆的面貌,使图书馆流程重组。计算机网络技术给图书馆带来非连续革命,在这个知识体系下又开始新一轮连续性改良,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出现知识体系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新的非连续革命又会发生,循环往复。......
2023-07-25
(一)印刷术对采访技术的影响在古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文献数量有限,使得搜集与保存文献成为古代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文献采访增加了对文献进行选择的环节。图书馆文献采访的开放性和动态性特征更加明显了。20 世纪30年代,美国就开始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自动化的尝试。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馆文献采访技术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手工操作的文献采访,即传统的文献采访。第二阶段是文献采访计算机自动化管理。......
2023-07-25
文献采访是一项学术性很强的工作,既有理论,也有技术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图书馆的变革,文献采访工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采访技术也同样发生着改变。黄宗忠指出,文献采访技术主要包括文献采访信息的获取技术、文献采访作业技术、信息技术、公共关系方法等。(一)文献采访信息的获取技术文献采访信息包括文献来源信息、读者需求信息、现有馆藏信息三个方面。......
2023-07-25
图书馆检索技术包括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两个方面。从布尔逻辑式检索向智能化检索功能发展,传统的检索方法主要借助于目录、索引和关键词等方法来实现,无法挖掘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智能化检索技术以文献中的知识为对象。智能化检索技术提高了检索的精度和覆盖率,体现了图书馆在知识时代转型的一面。......
2023-07-25
书目数据库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文献编目的管理、图书联机编目的质量管理、数字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及建立书目数据库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对高校图书馆来说,做好书目信息资源的管理是书目数据库文献管理的首要任务。这些都是书目数据库文献编目管理的主要对象。(四)网络信息检索工具1.书目数据库的检索工具建设合理统一的书目信息检索模式和检索工具,是书目数据库文献编目管理的重要任务。......
2023-07-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