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图书馆创新与非连续性技术革命

图书馆创新与非连续性技术革命

【摘要】:(一)印刷术对采访技术的影响在古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文献数量有限,使得搜集与保存文献成为古代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文献采访增加了对文献进行选择的环节。图书馆文献采访的开放性和动态性特征更加明显了。20 世纪30年代,美国就开始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自动化的尝试。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馆文献采访技术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手工操作的文献采访,即传统的文献采访。第二阶段是文献采访计算机自动化管理。

(一)印刷术对采访技术的影响

在古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文献数量有限,使得搜集与保存文献成为古代图书馆的主要职能。这一时期的文献借阅有严格的限制,图书馆与社会基本没有什么联系。在这种孤立的封闭系统环境下,文献采访就是尽可能地搜集所有的文献。

到了近代,随着公共图书馆的出现,公众可以自由出入图书馆,享有借阅其文献的权利,图书馆成了与社会联系密切的开放系统,社会因素开始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也影响着图书馆文献采访的变化。

文献采访增加了对文献进行选择的环节。同时,文献的选择需要考虑读者的需求和图书馆性质等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献种类和数量在迅速增加的同时,文献内容却在不断失效,购书经费更加有限,这就刺激着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必须积极开展与藏书的合作与协调。图书馆文献采访的开放性和动态性特征更加明显了。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采访技术的影响

计算机出现之前,文献采访是以手工检索为基础的,如通过手工检索馆藏目录,或者是到典藏书库与阅览室实地观察来收集馆藏状况信息,这些方法不仅速度慢,而且得到的信息往往不全面。这就使传统的文献采访始终表现为一种过程控制,也就是指由于缺乏完备的信息作为文献采访的保障,采访的文献难免会偏离原计划的目标,导致采访人员只能依靠自身的经验不断调整、控制文献采访过程。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产生于美国,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自动化也最早产生于美国。20 世纪30年代,美国就开始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自动化的尝试。

20 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为文献采访工作完成的项目有打印订单和催询单,编制书名、分类、作者及主题的订单书目,进行新书登记、编制新书通报、推荐书到馆后的通报、账目管理与统计分析等。文献采访自动化节省了人力和时间,给文献采访业务带来很大方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书店兴起,网络采访开始成为图书馆文献采访的另一种渠道,与传统文献采访并存互补。

网络采购是一种电子商务,20 世纪80年代国外出版发行业就已开展,20 世纪90年代发展迅速,而国内文献的网上订货20 世纪末才开始起步。与计算机自动化采访方式相比,网络采访的开放度与透明度更大,自动化程度更高。

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馆文献采访技术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手工操作的文献采访,即传统的文献采访。第二阶段是文献采访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第三阶段是文献采访网络化,即网络采访方式,其将成为未来文献采访的重要方向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