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税改政策下的企业税务会计实操指南及国际比较

新税改政策下的企业税务会计实操指南及国际比较

【摘要】:随着税收的不断法制化、企业会计的不断规范化和会计市场化,一方面代表国家要征税;另一方面企业会计要为纳税人计税并缴税,注册会计师受托进行审计。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已经相继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税务会计体系。只要税法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对会计事项的要求有差异,税务会计就有其独立的必要性。但各国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历史背景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税务会计模式。

税务,即税收事务。这里要探讨的是国家税收与企业会计的关系,或者说,税务与纳税人会计的关系。从历史上观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各自为政,时有冲突

从历史上看,政府征税就是为了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尤其是所得税、关税等大税种,更是与战争、与国家主权息息相关。政府收税,政府有税收会计进行记录和反映;政府财政支出,有政府会计进行记录和反映。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国家税法的制定、修订,是没有考虑或很少考虑纳税人在会计上是如何计算、反映的。这就使税法的执行缺乏可靠的基础。随着税收的不断法制化、企业会计的不断规范化和会计市场化,一方面代表国家要征税;另一方面企业会计要为纳税人计税并缴税,注册会计师受托进行审计。由于各自的角度不同、利益不同,难免会发生某些冲突。

(二)合二为一,也非无缺

税收对会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显而易见的、持续至今的。税收因素是促进会计的重心由计算资产盘存转向计算收入的主要动力。对税法的承认是迅速保证选择出来的会计方法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毫无疑问,税收有助于提高和改善通常的会计实务的连贯性和科学性。税收对会计的影响如图1-2所示:

图1-2 税收对会计的影响

(三)适当分离,各司其职

税务与会计两者密切联系,但由于各自的目标、对象等差异,最终停止了两者相互仿效的初级做法,朝着完善各自的学科方向发展。税务与会计的差别如图1-3所示:

图1-3 税法与会计的差别

(四)税务会计理论与实务:持续发展,不断完善

随着各国税法税制的不断完善和健全、税收的国际协调的加强,国际会计准则,各国会计准则,会计法规制度的颁布、修订、执行、完善,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均呈偏离扩大之势。财务会计已经有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结构框架(或称概念结构),税务会计也应建立并且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理论结构体系,以规范税务会计实务。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已经相继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税务会计体系。只要税法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对会计事项的要求有差异,税务会计就有其独立的必要性。但各国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历史背景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税务会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