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私人银行业务成全球商业银行增长亮点

私人银行业务成全球商业银行增长亮点

【摘要】:在“后危机时代”,私人银行业务将成长为全球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渣打私人银行全球总裁日前表示,大量瑞士和其他地方的私人银行开张并瞄准亚洲。此外,招商银行计划今年在香港永隆银行下设私人银行管理中心。而在此前,农业银行也正式推出私人银行跨境金融服务,面向高端个人客户日益增长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

进人2010年以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开始以不同的速度走向复苏,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瑞银集团等一些主要的金融机构也逐步恢复元气。表面看来,次贷危机掀起的波澜已经归于平静。

虽然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昔日无限风光的金融巨孽也被撕扯得满目疮痍,但对于一些金融业务相对而言受危机的影响并不大。例如,私人银行业务的收人水平虽大幅下降,但全世界90%以上的私人银行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依然创造了利润,并且私人银行业务能够根据外部商业环境的变化,适时进行运营模式的调整,从而反映出与投资银行等业务相比,私人银行业务表现出更强的抗击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在“后危机时代”,私人银行业务将成长为全球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对于中国而言,私人银行业务同样面临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富裕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庞大。根据美林2010年6月公布的最新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是2009年全球百万富翁增长最快的国家,全球财富正在向东方转移。2010年,中国百万美元资产家庭的数量相比2009年增长超过100万,同比增速达31%。据估算,目前中国已经有111万名百万美元资产富豪,排在美国的522万和日本的153万之后,位居全球第三。这一数字随着中国GDP的增长,还将迅速扩大。

1.外资银行先行出手

在巨大的财富蛋糕面前,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相继出手。2005年,瑞士友邦银行首先在中国开办私人银行;随后,花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外资银行相继跟进,在国内开设私人银行业务。

据统计,2010年底,已经有16家外资银行机构在中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虽然在银行数字上居明显劣势,但外资银行在私人银行领域几乎与中资银行处于平起平坐的地位。目前在内地已经开设私人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有汇丰、渣打、东亚、花旗、法兴等,它们在香港、新加坡、日本等部分亚洲地区以及欧洲、美洲、澳洲早已开设了私人银行业务,并拥有丰富成熟的经验。尤其是在2011年,外资银行再度高歌猛进,着重挖掘亚洲市场。渣打私人银行方面日前明确表示,希望在2013年末前增聘约270名客户经理,员工人数增至约750人,欲从亚洲成长迅速的财富管理业务中攫取更多市场份额。渣打私人银行全球总裁日前表示,大量瑞士和其他地方的私人银行开张并瞄准亚洲。亚洲的私人银行具有最大潜能,特别是大中华区、印度和印尼。

在私人银行领域,外资行更具百年老店式服务理念,拥有得天独厚的海外资本与投资优势。国内的私人银行还处于一个发展并不是非常成熟的时期,与国外的百年老店私人银行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很多方面都有待开拓。

2.中资银行或后来居上

2007年,中国银行率先开设私人银行业务。此后的4年时间,从大型国有银行到股份制银行,都争先恐后成立专业团队和设置专门机构来争夺这一市场。4月底,中信银行国际私人银行中心揭幕,将为母行私人银行客户的离岸投资理财需求以及境外高资产净值人士参与内地市场提供服务。此外,招商银行计划今年在香港永隆银行下设私人银行管理中心。其目标据称是打造离岸金融服务平台。而在此前,农业银行也正式推出私人银行跨境金融服务,面向高端个人客户日益增长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

3.第三方理财正式宣战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诺亚财富在美国成功上市,第三方理财机构开始进人更多人的视野,更多行业内有影响的公司也纷纷杀进这一领域,理财市场俨然进人“战国时代”。而第三方理财机构也将目光瞄准了高净值人群,无异于公开同各私人银行抢生意。

对很多人来说,在国内的第三方理财机构还属于一个新兴概念。这类机构独立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之外,独立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判断所需投资工具,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理财服务涉及投资规划、风险管理规划、税收筹划、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养老规划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