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上海余德耀美术馆的城市更新与文化空间实践

上海余德耀美术馆的城市更新与文化空间实践

【摘要】:上海余德耀美术馆是西岸文化走廊中的热门场馆之一,在空间建筑和机构运营两个方面具有独特之处,能够部分地回答文化空间如何影响城市文化的问题。总体而言,上海余德耀美术馆的空间建筑,保留了社会主义工业记忆的红色机库,另与一个体现后现代极简风格的玻璃盒子相结合。从机构运营来说,余德耀美术馆展现了当代中国的私立美术馆及其经营者的理念。私人美术馆中“藏与展”的关系,反映出美术馆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

上海余德耀美术馆是西岸文化走廊中的热门场馆之一,在空间建筑和机构运营两个方面具有独特之处,能够部分地回答文化空间如何影响城市文化的问题。

上海余德耀美术馆,由历史建筑——上海飞机制造厂龙华厂区面积最大的101机库——改建而成。不同于美术馆界的“白盒子”惯例,上海余德耀美术馆被喻为“绿盒子”。一方面是其馆内重要临界空间安放了装置作品“生命之树”,另一方面市民可以在馆内透过作为外墙的玻璃房看到外部的滨江绿色地带。“生命之树”所在的空间被赋予了“市民广场”概念,空间设计围绕着当代艺术与市民的互动展开,在广场区域,市民可以自由、免费在此逗留;其内部是肃穆雅致的展厅,需要付费进入。为了给观众营造仰视的视角,建筑师藤本壮介(Sou Fujimoto)在设计时特意将其基座加高,由此形成了整个美术馆的建筑格局:大机库是陈列装置作品的展厅,南面大门作为工作通道,西面是辅助房与小型展厅,北面房子拆掉重建后用物展示架上绘画,面向滨江的东面是新建的玻璃房,以突出现代艺术展厅的活力(巫鸿,2013:83-89)。

总体而言,上海余德耀美术馆的空间建筑,保留了社会主义工业记忆的红色机库,另与一个体现后现代极简风格的玻璃盒子相结合。设计的基本理念在于,继承老仓库建筑的历史风貌,将老建筑的空间设计成大型的艺术展示厅,再通过营造一个树木葱郁且明亮的开方式入口大厅,让新老建筑相互辉映。在色彩上尊重老建筑的风貌,整体采用深红色。通过改造,在继承原有工业现场历史气氛的同时,透过玻璃将从前的“深红色”与周边景观融合,使之成为新的城市象征。老建筑的保存与新功能的结合,意味着再生与重新迸发新意。

从机构运营来说,余德耀美术馆展现了当代中国的私立美术馆及其经营者的理念。由政府支持和运作的国家、省、市、县级美术馆系统一直存在,它们是国家行政体系的一部分,有组织上和财政上的基本保证。现阶段,公立美术馆在数量上和规模上都在大步跨越,营造出与中国经济增长相呼应的文化蓬勃景象。私立(non-governmental)美术馆,包括民营(privately run)美术馆和私人(private)美术馆,属于新兴事物的范畴,处于早期发展和探索阶段。私立美术馆的稳定性、系统性与公立美术馆迥然有别。非营利美术馆/私人美术馆既没有政府行政体系的坚实支持,也没有基金会等公益机构的稳定资助,其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办者的经济状况和实际投入,以及实际运营者(馆长和策展人)的专业眼光以及对事业的热情和恒心。余德耀美术馆目前的经营来源于余德耀本人、可能的商业赞助和门票,以及商业操作,如餐饮、艺术衍生品商店等。

私人美术馆中“藏与展”的关系,反映出美术馆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余德耀是一位印度尼西亚华人企业家,个人收藏了大量当代艺术品,尤其是装置艺术。他在雅加达和上海建立了当代美术馆,尝试通过对中外艺术品的综合性收藏和展示,经营一个连接中国当代艺术和国际当代艺术的平台,以增进人们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解。美术馆是一个展览的地方,私人美术馆的藏品是家族基金会的藏品。家族基金会收藏注重个人趣味,使得私人美术馆有专业趣味而不是大众趣味。在余德耀本人看来:“美术馆可以保持一种精英主义,但是这个精英不是个人的精英,也不是大众的精英,是专业的精英。美术馆不能以大众趣味作为标准。有一万个人有就一万个趣味,要怎么建立公共趣味呢?”(巫鸿,2013:36)此外,作为艺术生态一环的美术馆,可以引入社会资金和社会资源,通过艺术品收藏优势,在艺术教育、当代艺术学术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理清收藏研究脉络,主动调节商业价值与学术价值以达到平衡状态,进而促进文化传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