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消费的现实情况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文化消费综合指数包括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意愿、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水平和文化消费满意度5个一级指数。26~40岁的中青年是文化消费的中坚力量,18~25岁居民的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指数最高,66岁以上居民的文化消费环境和满意度指数最高。......
2023-07-25
后工业化城市处于向消费城市转型的阶段。消费型城市的概念最早由韦伯(Max Weber)提出。他在《城市:非正当性支配》(2014)中将城市分为商人城市(trade city)、生产型城市(production city)和消费型城市(consumption city):商人城市中,消费者的购买力主要来自国内外商品贸易的差价,以出口需求拉动发展;生产型城市的消费能力取决于当地工厂、制造业和家庭作坊的发达程度,以生产投资为主要发展引擎;消费型城市以内部需求为主要发展动力,依赖大消费者的购买力。消费型城市转型后,城市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改变,城市经济依靠丰富消费产品和强大消费能力,并辐射周边区域。消费型城市的支柱产业主要为商业、金融业和服务产业(赵宇和张京祥,2010)。中国多数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是生产型城市,工业占据城市经济的支配地位,工厂和单位构成城市空间的两大要素。当前中国的城市转型主要是生产型城市转向消费型城市,城市正在经历消费受制的生产型社会向消费促进经济的消费型社会转变。
韦伯的早期概念提示了消费城市作为城市类型之一的可能,哈佛大学经济学者格莱泽(Edward L.Glaeser)于2001年提出“消费城市”(consumer city),认为当前的城市正处于消费城市的阶段,并强调消费者的作用。在格莱泽等学者看来,后工业化时期,大城市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而不是生产,明显不同于传统城市经济学观点,后者认为城市的优势在于生产而非消费(Claeser and Gottlieb,2006)。消费城市的兴起有5个明显特征:最直接的是逆向通勤兴起,还包括高度便捷设施的完善、城市设施需求日益强劲、城市中心日益富裕以及城市财税的重要性(Glaeser et al.,2001)。
消费文化与大城市之间存在着内在关系,这可以从德国社会学者齐美尔(George Simel)对柏林这座世纪城市的讨论中找到痕迹。齐美尔提及了与消费文化密切相关的两个要素:一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中产阶层;二是特殊的定位区域——大城市。齐美尔在《大城市与精神生活》中指出,城市社会关系的匿名性是由市场关系所决定的,城市发展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消费在确定自我与社会关系时发挥着现象调节的作用,连接着个体与群体。在当代生活方式中,以消费作为自我界定的准则的显著性逐步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形态从工业主义向后工业主义转型,人们的消费观念从物质主义向后物质主义转型(英格尔哈特,2013)。消费主义是后物质主义的一种形态,代表着那些超出物质购买的目标和利益。20世纪末以来,消费主义呈现新的分类,对消费主义的抵抗也有新模式。最为明显的是,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编织了一个国际消费主义网络,跨国商业运营扩大的同时培育了越来越庞大的消费群体,区域式消费模式更加凸显,与西方模式和国际标准混合发展(斯特恩斯,2015:160)。
当代城市生活强调愉悦体验。克拉克和劳埃德(Richard Lloyd)提出了“娱乐机器”(entertainment machine)来描述当代城市,对应经济学者罗根(John R.Logan)和莫洛奇(Harvey L.Molotch)所提出的“增长机器”。增长机器模型说明地产所有者、企业及其领导者共同想方设法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地方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收益。他们的目标是从地租增长中获益,如果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新的设施和娱乐,一般也只认为是副产品。克拉克和劳埃德同样主要关注欧美城市,但是与增长机器模型相反,他们所关注的是文化,或者具体说是文化娱乐,如何驱动城市发展。
消费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恢复并凸显了休闲城市的模样,通过旗舰型项目来营造美观、快乐和安全的消费区,吸引追逐快乐的新一代消费者。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使环境在视觉上具有多样性和刺激性,并且内含文化所指,这是对特定时空和生活方式的一种视觉指涉。例如,纽约时代广场有意识地重建了剧院黄金时期的氖气灯和广告牌,通过制造舞台背景式的静态造型来达到目的(迪克斯,2012:73)。对怀旧空间的消费还与某种反记忆有关,这种反记忆作为反抗的声音存在,比如上海新天地,“对其都市特性压抑的创作,似乎在这个城市再一次兴起的消费主义及其叙事中得到了补偿”(潘律,2013)。
可以说,城市就其近期特征来说,与其说是一个属于人并服务于人的地方,不如说是一个消费最大化的空间集合。经济学界定城市是经济要素的空间集中。文化在消费城市的更新和转型中,成为一个可以提供大量消费机会和独特消费体验的元素。值得注意的是,从宽泛意义来说,消费主义对社会和个人利益的重要作用,不完全是表面肤浅的。消费文化未必就是受到操控的、虚假的。事实上,许多人通过消费主义的方式表达自己,这种方式在此前是不可得的。消费主义提供了一种全球归属感,一种能够接触时尚和现代的感受,它也经常代表着自由和个人选择,或者对严格的社会和性别等级的反抗。
有关城市更新实践与文化空间生产的文章
中国文化消费的现实情况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文化消费综合指数包括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意愿、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水平和文化消费满意度5个一级指数。26~40岁的中青年是文化消费的中坚力量,18~25岁居民的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指数最高,66岁以上居民的文化消费环境和满意度指数最高。......
2023-07-25
在城市政策之中出现表明,“城市更新”是一种干预行为,是一种使城市保持生命力以满足和适应人类新需求的调节机制。在政策语境中的“文化”,往往是参照机构或组织来界定的。从城市更新政策的角度来讨论文化,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明显增多。作为一种政策话语的文化导向型城市更新,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概念,不是静止而是动态的过程。......
2023-07-25
然而,正是城市更新的目的和范围的模糊性提高了其弹性、可修改性和可适用性。城市更新意义深远。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中的新陈代谢过程,其表现即城市的物质形态、空间布局、社会制度和文化结构的一次次变迁。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说,城市面临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转型,兼具内部和谐和外部竞争的压力,城市更新的进程被寄予希望以解决这些日趋明显的社会问题。......
2023-07-25
文化空间作为消费对象,主要是在次级系统发挥作用。参照法国语言学家巴特的多级意指体系,文化空间是整个社会符号体系的一部分,一旦成为消费对象,会与其他物一样纳入符号消费领域,成为符号消费品。文化空间被赋予象征意义并不是新鲜事,只是在消费社会中,空间建筑的符号意义用于捕获消费者的注意力,而不必然与其内文化艺术有所关联。......
2023-07-25
“文化产业”的概念表述经历了一次重要转变。文化产业并没有把文化和产业拆分为两个平行的价值体系,而是试图表明文化价值是如何与其生产方式交织在一起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时,社会生产基于工业化时代的福特制积累体系。该定义改变了“文化产业”的传统称谓,将文化置于新的经济领域。它们有一个共通点,即运用创意力、文化知识、知识产权去生产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产品和服务。......
2023-07-25
随着城市中商品经济和货币关系的发展,城市职能也不再局限于军事和政治功能,还成为手工业发达、商业贸易往来频繁和交通便利的经济中心。前工业化阶段的城市是围绕着发达的农业地区形成的。与此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席卷全球,西方城市先后进入以信息化、知识化和服务化为特征的后工业化阶段。此时的城市已经不再是制造业基础,而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总体而言,当代城市更新是一种经济转型和文化扩张的状态。......
2023-07-25
在全球金融危机及英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城市更新的驱动力和目标点就是促进经济增长。住房项目始终是英国城市更新的主要动力,从二战后重建到高端住宅项目开发,再到街区整体再开发。零售业的开发计划,成为二战后英国在衰败的城市进行更新的重要策略。......
2023-07-25
当代城市文化空间在文化产业的刺激下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新的属性和特征。文化展示空间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空间功能和访客构成两个方面。文化展示空间正在从美的殿堂向文化集市转变,作为一种灯塔式的文化空间,其转变揭示了文化世界所处的变迁路径和发展态势。(二)文化演艺空间文化演艺空间是进行戏剧、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的场所,如剧场。......
2023-07-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