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正是城市更新的目的和范围的模糊性提高了其弹性、可修改性和可适用性。城市更新意义深远。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中的新陈代谢过程,其表现即城市的物质形态、空间布局、社会制度和文化结构的一次次变迁。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说,城市面临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转型,兼具内部和谐和外部竞争的压力,城市更新的进程被寄予希望以解决这些日趋明显的社会问题。......
2023-07-25
城市漫步(city strolling)是一种文化现象学方法。这类实践可以追溯到法国诗人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德国哲学家齐美尔(Georg Simmel)、德国哲学家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和法国文化理论学者德塞都(Michel de Certeau),国际美学协会会长佩茨沃德(Heinz Paetzold)将其概括为“城市漫步”。城市漫步不仅是穿越城市时的行走方式,还意味着对街道和广场上城市景观及其氛围的凝神关注。在城市各个场所之间穿梭漫步,目的在于理解并把握城市生活的不同维度,它“不仅是一种散步和观察的实践活动,还是一种理论探索和写作的方式,是一种文化活动”;城市漫步的主体通过漫步体验城市环境,将城市氛围转化为城市经验和审美经验。城市漫步能够提升主体的敏锐感知能力,将艺术作品所隐藏的意涵转化为显性的日常生活表述,与此同时,这也是艺术作品感知力得到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佩茨沃德,2013)。
本书采用此方法体验城市文化空间,调动多种感官参与作为漫步者与周遭世界的互动关系之中。国内城市主要是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这4座城市基本体现了国内城市、主要是大城市文化空间的发展态势。国外城市作为辅助研究,主要是巴黎(2015年5月到访)、阿姆斯特丹(2015年5月到访)、巴塞罗那(2016年11月到访)和毕尔巴鄂(2016年11月到访)这4座欧洲城市,它们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当代城市文化空间如何与城市更新展开互构,具有代表性。本书第二章文化空间如何改变城市肌理及其结果、第三章文化空间作为消费对象,以及第四章文化空间的诸多效益的论述,涉及由此方法转化和提炼的观点。
有关城市更新实践与文化空间生产的文章
然而,正是城市更新的目的和范围的模糊性提高了其弹性、可修改性和可适用性。城市更新意义深远。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中的新陈代谢过程,其表现即城市的物质形态、空间布局、社会制度和文化结构的一次次变迁。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说,城市面临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转型,兼具内部和谐和外部竞争的压力,城市更新的进程被寄予希望以解决这些日趋明显的社会问题。......
2023-07-25
“文化产业”的概念表述经历了一次重要转变。文化产业并没有把文化和产业拆分为两个平行的价值体系,而是试图表明文化价值是如何与其生产方式交织在一起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时,社会生产基于工业化时代的福特制积累体系。该定义改变了“文化产业”的传统称谓,将文化置于新的经济领域。它们有一个共通点,即运用创意力、文化知识、知识产权去生产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产品和服务。......
2023-07-25
随着城市中商品经济和货币关系的发展,城市职能也不再局限于军事和政治功能,还成为手工业发达、商业贸易往来频繁和交通便利的经济中心。前工业化阶段的城市是围绕着发达的农业地区形成的。与此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席卷全球,西方城市先后进入以信息化、知识化和服务化为特征的后工业化阶段。此时的城市已经不再是制造业基础,而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总体而言,当代城市更新是一种经济转型和文化扩张的状态。......
2023-07-25
艺术嵌入城市空间建筑,将其叙事性在空间序列中表达出来,城市空间整体呈现审美化。文化空间成为审美对象,是文化空间推动城市空间审美化的直接表现。城市空间审美化为本雅明的深刻论述提供了新时代的注解。交通空间审美化,从“去距离感”角度来说,进一步推动了审美日常化。城市地铁空间的审美呈现包括地铁空间作为审美目的和审美工具。......
2023-07-25
中国文化消费的现实情况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文化消费综合指数包括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意愿、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水平和文化消费满意度5个一级指数。26~40岁的中青年是文化消费的中坚力量,18~25岁居民的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指数最高,66岁以上居民的文化消费环境和满意度指数最高。......
2023-07-25
在全球金融危机及英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城市更新的驱动力和目标点就是促进经济增长。住房项目始终是英国城市更新的主要动力,从二战后重建到高端住宅项目开发,再到街区整体再开发。零售业的开发计划,成为二战后英国在衰败的城市进行更新的重要策略。......
2023-07-25
文化产业成为当代文化生产的主导方式,文化生产者的群像随之发生根本性转变。新型文化媒介人,指从事符号产品生产和服务的工作者。文化从业者的职业稳定性发生了明显变化,如今文化生产者作为自由职业者并不少见,而以往多是铁饭碗,这是中外共同的普遍现象。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工作者的状态发生根本性改变。文化活动基本由国家机构主办,艺术展的参展作品通过文联、协会层层选拔。......
2023-07-25
空间是生活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列斐伏尔以“空间的生产”理论为基石,建构了空间本体论的理论框架。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开宗明义提出了“(社会)空间是(社会)产物”的核心命题。与列斐伏尔不同,福柯并没有将空间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而是把空间思想内嵌于对现代性的研究之中。......
2023-07-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