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图书馆大数据应用:解决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大数据应用:解决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摘要】:目前,以本体和语义网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图谱的研究近期引起图书情报学界的重视,如何将知识图谱最新成果应用于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服务是本领域未来研究应密切关注的方向。

(1)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近年来,信息领域人工智能的兴起推动了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图书馆资源和数据的广泛共享和融合促进了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进一步升级,具有智能化、个性化、主动性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是未来图书情报领域和图书馆大数据应用模式研究的热点,本书在此方向已有探讨,尚缺乏深度。

(2)高校图书馆知识图谱构建研究。目前,以本体和语义网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图谱的研究近期引起图书情报学界的重视,如何将知识图谱最新成果应用于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服务是本领域未来研究应密切关注的方向。

【注释】

[1]刘则渊,陈悦,侯海燕.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谷歌公司.谷歌知识图谱[EB/OL].[2018-10-20].https://www.google.com/intl/es419/insidesearch/features/search/knowledge.html.

[3]陈超美.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28(3):401-421.

[4]冯新翎,何胜,熊太纯,等.“科学知识图谱”与“Google知识图谱”比较分析——基于知识管理理论视角[J].情报杂志,2017,36(1):149-153.

[5]RasmussenE,AtkinsHB,BornerK,etal.Visualizingknowledgedomains[J].Proceedings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2002,39(39):476-477.

[6]陈悦,刘则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2005,23(2):149-154.

[7]曹树金,吴育冰,韦景竹,等.知识图谱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基于SSCI与CSSCI期刊论文的计量与可视化[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219):19-31.

[8]李明鑫,松王.近十年国内知识图谱研究脉络及主题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6(4):93-101.

[9]谷歌公司.谷歌知识图谱[EB/OL].[2018-10-20].https://www.google.com/intl/es419/insidesearch/features/search/knowledge.html.

[10]王元卓,贾岩涛,刘大伟,等.基于开放网络知识的信息检索与数据挖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5,52(2):456-471.

[11]苏永浩,张驰,程文亮,等.CLEQS——基于知识图谱构建的跨语言实体查询系统[J].计算机应用,2016,36(S1):204-206.

[12]杜亚军,吴越.微博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1):27-35.

[13]Cobo M J,López-Herrera A G,Herrera-Viedma E,et al.Science mapping software tools:review,analysis,and cooperative study among tool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62(7):1382-1402.

[14]陈超美.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28(3):401-421.

[15]陈悦,刘则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2005,23(2):149-154.

[16]秦长江,侯汉清.知识图谱——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新领域[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1):30-37.

[17]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18]刘则渊,陈悦,侯海燕.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9]Staab S,Studer R,Schnurr H P,et al.Knowledge processes and ontologies[J].IEEE Intelligent Systems,2001,16(1):26-34.

[20]Armistead C.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process performance[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1999,3(2):143-154.

[21]王昊,谷俊,苏新宁.本体驱动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9(204):98-110.

[22]王昊,谷俊,苏新宁.本体驱动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9(204):98-110.

[23]杨思洛,韩瑞珍.国外知识图谱的应用研究现状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3(6):16-18.

[24]梁永霞,李正风.基于CSSCI的中国科技政策研究的知识图谱[J].中国科技论坛,2010(10):86-93.

[25]陈超美.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28(3):401-421.

[26]刘则渊,陈悦,侯海燕.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7]刘则渊,陈超美,侯海燕.迈向科学学大变革的时代[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7):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