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岗之青,即便在萧瑟的冬日也是显见的。在直抵青岗的大道两旁,蜘蛛网般的阡陌尽处,分布着大片半青黄的田野。当时黄氏先祖从一江之隔的新会辗转迁居于此,而村子位于卓旗山南麓,背靠丘陵,四季常青,故而得名。据村民透露,青岗的后山俗称“麻鹰石山”,属卓旗山一支。旧日的青岗还有遍布山头的青榄树,当成熟的果实坠满田埂时,便有童叟把它们捡拾回家。......
2023-10-17
知识窗
三山村概貌
三山村位于苏州市区西南50千米处的太湖之中,由泽山、厥山、三山三岛组成。登山眺望,烟波浩渺,水阔天高。三山岛与层次丰富的西山群岛的石公山、明月湾及本地的长圻咀等互为对景,可谓“仙岛无仙人人仙,画中有画处处画”。
图2-3-1 三山岛
三山村的地理
三山岛扼苏、湖、杭、锡太湖航道及申芜运河之咽喉,昔日曾是太湖航运驿站。三山本岛有大山、行山和小姑山三山相连。三山村为东山镇属行政村。
观察地图,想一想:人们要去三山村旅游,需要什么交通工具呢?
图2-3-2 三山岛景区示意图
三山岛历史悠久,古吴文化源远流长。1984年考古学家发现并挖掘出了1.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和古化石,将其称为“三山文化”,这一发现可证明太湖流域同样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三山村兴起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村内现存清俭堂、师俭堂、九思堂、荆茂堂、震远堂及秦祠、薛家祠堂等历史建筑33幢,还有古桥、古井及自唐宋以来的260余件石雕、石碑和墓志铭等文物。三山吴氏为村中大姓,系吴王族延陵季札一支的后裔。其次为秦姓,是著名词人秦观的后裔。
三山岛从汉朝建乡制后,除两度短期归属湖州府乌程县外,绝大多数时间属苏州府吴县管辖,称洞庭乡。晋称三山为蓬莱,晋王嘉撰《拾遗记》云:“海中有三山,其形如壶。”明文渊阁大学士王鏊撰《壑舟园记》云:“天会登斯阁也,如睹海上三山,灵奇满目,又如长房缩地,身入壶中而不自知其已仙也。”清朝胡德琳《依绿园记》、徐乾学《道书》均称三山岛为洞天福地。
图2-3-3 三山古建筑
图2-3-4 三山居民
三山村的民生
三山岛历来以农业为主,村民收入微薄,自2001年9月成立“三山旅游开发公司”以来,旅游业已成为三山村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成为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三山村实现旅游收入近2 000万元。村民民宿、“农家乐”饭店有近百家,三山岛上的载客电瓶车有20多辆,加上快艇、导游、农副产品销售等,旅游带动的收入近亿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壮大了村级经济,提升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图2-3-5 采茶
图2-3-6 泾渡
图2-3-7 三山风貌
三山村的发展
长毛兔,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桶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各地不断有人“找”到三山。他们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来买兔苗的。这就怪了,这些人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赶到这里来买兔苗呢?再说,他们又是怎么知道这个太湖小岛的呢?说来话长。
三山岛养兔子的情况早就有了,不过那时候是草兔,没多少经济价值。尽管岛上没有黄鼠狼,也没有毒蛇,很适合兔子繁殖,但也没有多少人家饲养。
1980年,村民张柏年最先开始饲养长毛兔,兔子是他每对3元钱从吴江庙港买来的。由于他不会剪毛,便只卖繁殖出来的兔苗,不仅卖给村里人,还卖给东山镇上的人。同年,沈光华等三家也开始饲养长毛兔。兔子是南京外贸公司送给他们的,每家1只公兔,西德种。经与本地兔子杂交,它们“下一代”的毛色很好,常有浙江人来收购,他们也就跟着浙江人学会了剪毛。当时的兔毛收购价是每斤102元,沈光华家养了100多只兔子,每年剪五次毛,每次能卖100多元,加上兔苗出售,收入在当时是很丰厚的了。很快,三山岛上几乎家家户户都饲养了长毛兔,既剪毛,又卖苗,形成了一定规模。1985年全国多地发生兔疫,兔子纷纷病死。独有三山,因为是湖中孤岛,“与世隔绝”,受外界影响较小,兔子大多很健康。村民张侣年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在《农民日报》上登了两次广告,引得各地养兔专业户不断赶到苏州,再一路辗转到三山购买兔苗。如此,“兔岛”三山声名远扬。可以说,这是三山人在改革开放之后掘到的“第一桶金”。
三山村的旅游
三山岛是旅游胜地,设有生态果树示范园及采摘园,总面积0.2平方千米,种植品种包括枇杷、桃树、李树及茶树。三山人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文化资源等,将丘陵山区的现代农业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使休闲乡村、旅游农业的特色得以有效呈现。
图2-3-8 三山晚景
图2-3-9 悠闲游
三山岛旧有十景之胜,现存“姑亭”“板壁峰”“叠石”“十二生肖石”“香炉石”“牛背岩”等,自然风光宜人,被称为“水碧山翠小蓬莱”。
实践园
贴一贴
搜集三山村的相关景点的介绍,如果是照片就贴在这里,如果是资料请摘抄在这里,记得要和大家分享哦!
有关美丽东山我的家(第2册)的文章
青岗之青,即便在萧瑟的冬日也是显见的。在直抵青岗的大道两旁,蜘蛛网般的阡陌尽处,分布着大片半青黄的田野。当时黄氏先祖从一江之隔的新会辗转迁居于此,而村子位于卓旗山南麓,背靠丘陵,四季常青,故而得名。据村民透露,青岗的后山俗称“麻鹰石山”,属卓旗山一支。旧日的青岗还有遍布山头的青榄树,当成熟的果实坠满田埂时,便有童叟把它们捡拾回家。......
2023-10-17
知识窗杨湾村概况杨湾村位于东山半岛西北部,背山面水,呈“扶山而居,扼水而行”之势。图2-5-1费宅杨湾古韵杨湾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众多,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明清古建筑数量多、质量高、保存完整的古村落之一,村里有不少国家级保护单位。杨湾古村有最值得骄傲的“明朝一条街”——杨湾老街,还有三个“国宝”——轩辕宫、明善堂、怀荫堂。图2-5-6怀荫堂实践园走一走杨湾村有历史建筑60余处。......
2023-07-24
由此可看出马岭地势辽阔,悠闲漫步其中,便足以消磨半日时光。该树属槐枝品种,如今已有四百多岁,枝干苍古,果叶繁茂,生机盎然,目前已由当地筑造围墙立碑保护。数百年匆匆过后,往事早已烟消,唯独这荔枝甜香,还有年年丰收的黄皮,常伴此地。在依山傍水的马岭村,以村名命名的水库是南区唯一的水库。及至水库周边坡地被划为南区机关义务植树基地后,新栽的幼苗亦已成林,时而引来白鹭等候鸟栖息。......
2023-10-17
知识窗东山的历史变迁东山历史悠久,由三山古文化遗址发掘证实,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东山一带就已经有人居住。历史长河为东山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2010年,古镇东山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图2-1-7诸公井古村风韵东山镇现有12个建制村,1个社区,183个自然村,其中陆巷村、杨湾村、三山村被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陆巷村、杨湾村、三山村、翁巷村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
2023-07-24
村牌坊附近那座横跨于六乡涌上的石桥,便是被称为中山现存最早桥梁的杜婆桥。午后,附近的孩童便在那晾满衣服的空旷庭院里玩耍,骑着单车追逐着,来回奔跑于古老的桥面。桥南岸有块石碑写着杜婆桥的历史,但那字迹已模糊,欲辨不清。于是,善心的杜婆日夜守候渡口旁,向往来客商劝募筹款,建此石桥。流水不逝,但龙澳河的面貌却改变了许多。可是,河流如今已被污染,站在杜婆桥上,时而腥风阵阵,让在河边长大的老村民们颇感惋惜。......
2023-10-17
冯子存先生1904年出生于河北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大哥会拉胡琴,还当过吹鼓手;他的二哥会吹奏笛子,并且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笛子的启蒙老师。冯先生的代表曲目主要有《喜相逢》《五梆子》《放风筝》等。冯子存先生对其进行改编,通过民间常用的变奏手法,表现了一对情人依依惜别和久别重逢后的喜悦心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2023-1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二胡界就将蒋风之先生和二胡名家陆修棠先生并称为“南陆北蒋”。蒋风之先生《汉宫秋月》是蒋派二胡演奏风格的经典代表,也是蒋派艺术风格形成的奠基之作。《汉宫秋月》源于同名古琴曲,后被刘天华先生记录、整理并改编,而现在最受欢迎的还要数蒋风之先生修订并传谱的版本。......
2023-10-17
刘文金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1937年,刘文金先生出生在河北唐山,但自幼便跟随家人回到祖籍河南安阳学习生活。高中阶段,刘文金先生凭借出色的艺术才能,被推选为乐队队长。刘文金先生通过这两首乐曲,对二胡和钢琴的组合形式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从此,二胡和钢琴组合被广泛运用于现代作品的创作之中。刘文金先生有着深厚的民间音乐基础,这使得他的作品拥有温暖深切、意味深长的旋律。......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