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三山村:历史文化名村之美

三山村:历史文化名村之美

【摘要】:三山村为东山镇属行政村。图2-3-2三山岛景区示意图三山村的历史人文三山岛历史悠久,古吴文化源远流长。图2-3-3三山古建筑图2-3-4三山居民三山村的民生三山岛历来以农业为主,村民收入微薄,自2001年9月成立“三山旅游开发公司”以来,旅游业已成为三山村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成为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三山村实现旅游收入近2 000万元。

知识窗

三山村概貌

三山村位于苏州市区西南50千米处的太湖之中,由泽山、厥山、三山三岛组成。登山眺望,烟波浩渺,水阔天高。三山岛与层次丰富的西山群岛的石公山、明月湾及本地的长圻咀等互为对景,可谓“仙岛无仙人人仙,画中有画处处画”。

图2-3-1 三山岛

三山村的地理

三山岛扼苏、湖、杭、锡太湖航道及申芜运河之咽喉,昔日曾是太湖航运驿站。三山本岛有大山、行山和小姑山三山相连。三山村为东山镇属行政村。

观察地图,想一想:人们要去三山村旅游,需要什么交通工具呢?

图2-3-2 三山岛景区示意图

三山村的历史人文

三山岛历史悠久,古吴文化源远流长。1984年考古学家发现并挖掘出了1.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和古化石,将其称为“三山文化”,这一发现可证明太湖流域同样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三山村兴起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村内现存清俭堂、师俭堂、九思堂、荆茂堂、震远堂及秦祠、薛家祠堂历史建筑33幢,还有古桥、古井及自唐宋以来的260余件石雕、石碑和墓志铭文物。三山吴氏为村中大姓,系吴王族延陵季札一支的后裔。其次为秦姓,是著名词人秦观的后裔。

三山岛从汉朝建乡制后,除两度短期归属湖州府乌程县外,绝大多数时间属苏州府吴县管辖,称洞庭乡。晋称三山为蓬莱,晋王嘉撰《拾遗记》云:“海中有三山,其形如壶。”明文渊阁大学士王鏊撰《壑舟园记》云:“天会登斯阁也,如睹海上三山,灵奇满目,又如长房缩地,身入壶中而不自知其已仙也。”清朝胡德琳《依绿园记》、徐乾学《道书》均称三山岛为洞天福地。

图2-3-3 三山古建筑

图2-3-4 三山居民

三山村的民生

三山岛历来以农业为主,村民收入微薄,自2001年9月成立“三山旅游开发公司”以来,旅游业已成为三山村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成为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三山村实现旅游收入近2 000万元。村民民宿、“农家乐”饭店有近百家,三山岛上的载客电瓶车有20多辆,加上快艇、导游、农副产品销售等,旅游带动的收入近亿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壮大了村级经济,提升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图2-3-5 采茶

图2-3-6 泾渡

图2-3-7 三山风貌

三山村的发展

长毛兔,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桶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各地不断有人“找”到三山。他们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来买兔苗的。这就怪了,这些人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赶到这里来买兔苗呢?再说,他们又是怎么知道这个太湖小岛的呢?说来话长。

三山岛养兔子的情况早就有了,不过那时候是草兔,没多少经济价值。尽管岛上没有黄鼠狼,也没有毒蛇,很适合兔子繁殖,但也没有多少人家饲养。

1980年,村民张柏年最先开始饲养长毛兔,兔子是他每对3元钱从吴江庙港买来的。由于他不会剪毛,便只卖繁殖出来的兔苗,不仅卖给村里人,还卖给东山镇上的人。同年,沈光华等三家也开始饲养长毛兔。兔子是南京外贸公司送给他们的,每家1只公兔,西德种。经与本地兔子杂交,它们“下一代”的毛色很好,常有浙江人来收购,他们也就跟着浙江人学会了剪毛。当时的兔毛收购价是每斤102元,沈光华家养了100多只兔子,每年剪五次毛,每次能卖100多元,加上兔苗出售,收入在当时是很丰厚的了。很快,三山岛上几乎家家户户都饲养了长毛兔,既剪毛,又卖苗,形成了一定规模。1985年全国多地发生兔疫,兔子纷纷病死。独有三山,因为是湖中孤岛,“与世隔绝”,受外界影响较小,兔子大多很健康。村民张侣年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在《农民日报》上登了两次广告,引得各地养兔专业户不断赶到苏州,再一路辗转到三山购买兔苗。如此,“兔岛”三山声名远扬。可以说,这是三山人在改革开放之后掘到的“第一桶金”。

三山村的旅游

三山岛是旅游胜地,设有生态果树示范园及采摘园,总面积0.2平方千米,种植品种包括枇杷、桃树李树及茶树。三山人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文化资源等,将丘陵山区的现代农业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使休闲乡村、旅游农业的特色得以有效呈现。

图2-3-8 三山晚景

图2-3-9 悠闲游

三山岛旧有十景之胜,现存“姑亭”“板壁峰”“叠石”“十二生肖石”“香炉石”“牛背岩”等,自然风光宜人,被称为“水碧山翠小蓬莱”。

实践园

贴一贴

搜集三山村的相关景点的介绍,如果是照片就贴在这里,如果是资料请摘抄在这里,记得要和大家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