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东山,历史文化名镇的介绍

东山,历史文化名镇的介绍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山旅游业快速发展。他以个人名义在东山中学创办“王守觉院士希望奖学金”,每年对优秀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2015年7月,苏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阅读节组委会办公室联合举办苏州传世名著推选活动,最终评定50部苏州传世名著,其中东山有3部:王鏊《震泽集》、吴有性《温疫论》和金友理《太湖备考》。

知识窗

东山的名胜古迹

东山地处太湖之滨,莫厘峰麓,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清朝康熙三十七年(1698),翁澍《具区志》中首举东山十景“丰圻探梅”“武峰桃浪”“白沙卢橘”“葑山芰荷”“翠峰松径”“仙峤枫叶”“化龙飞泉”“寒山落照”“菱湖秋月”“厘峰积雪”。至乾隆五十年(1785),曾任太湖厅司吏的程思乐又记东山八景为“莫厘远眺”“西坞闲行”“蓼溪桑市”“葑山荷舫”“秋街玩月”“翠峰登高”“长圻探梅”“太湖归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山旅游业快速发展。今日东山名胜景点密布,有九大景区:莫厘峰景区、紫金庵景区、龙头山景区、杨湾景区、长圻景区、三山岛景区、陆巷景区、滨湖景区、市镇景区;三十多处景点:莫厘峰、雨花禅院、雨花胜境、紫金庵、西坞、葑山寺、蛇王庙、路文贞公祠、杨湾古街、轩辕宫、明善堂、灵源寺、震泽底定桥、长圻咀、铜鼓山、碧云洞、三山岛、陆巷古村、寒谷山、化龙池、王鏊墓、东山宾馆、启园、柳毅井、白马庙、余山岛、滨湖风光、雕花大楼、将军街、洞庭苑等。

图2-2-1 紫金庵(一)

图2-2-2 白马庙

东山的名人名著

东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以“进士之乡,教授之镇”著称。明清时代的2名状元、1名探花、56名进士,当代的4名中科院院士、400余名学者教授,均很好地凸显了东山的人才优势。我国的一些高精尖工程专家组中,都有东山籍科学家的身影。东山为祖国贡献了大量的人才。

王鏊(1450—1524)字济之,号守溪,时人尊称他为震泽先生,东山人。明成化十年(1474)乡试和会试皆为第一,殿试为探花,授编修,历任侍讲学士、讲官、少詹、吏部侍郎、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傅等。居官30年,除俸禄之外无厚蓄。嘉靖二年(1523)秋,米价腾涌,影响民食。一日,饥民600余人拥至王家求粮。王鏊家有田200亩,靠租米收入赡家,余粮本就不多。饥民既来,不能不给,但不能多给,于是每人给米1升。次日,又来800多人,王鏊只得如昨天一样给予。第三日,来了近千人,王鏊家米已发尽,不得已给每人买一升米之钱。王鏊虽官至高位,囊箧甚薄,被称为“天下穷阁老”。嘉靖三年(1524)病卒,终年75岁。

图2-2-3 王鏊画像(一)

图2-2-4 惠和堂内部

图2-2-5 王鏊书法作品

归省过太湖

〔明〕王鏊

十年尘土面,一洗向清流。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

落霞渔浦晚,斜日橘林秋。信美仍吾土,如何不少留?

王守觉(公元1925年—公元2016年)原名守平,中国科学院院士。1960—1963年,主持中国第一批硅平面型晶体管研制,研究成果已投入生产,为在“两弹一星”研究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109丙机提供了全套器件。1970年,他又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批集成电路。1974年,中国第一台自动制版用的积木式图形发生器在王守觉主持下改装成功,并被制成大规模集成电路掩模板,推动了我国集成电路的更新和发展。1980年,他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后改为院士)。2001年,其研制的“人工神经网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还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进步奖。他以个人名义在东山中学创办“王守觉院士希望奖学金”,每年对优秀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东山的文化积淀自唐宋始,至明清时期达到一个高峰,孕育了许许多多诗人、文学家、书画家、金石篆刻家,以及数以千计的诗集、文集。据《太湖备考》《乡志类稿》《苏州民国艺文志》《江苏艺文志·苏州卷》等书记载,元、明、清三朝,东山有作家359人,集结诗文1 000多部,东山籍人士参与编纂的府县志、镇村志有20多部,各大家族普遍纂修氏族谱牒,这些著述分藏于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的档案馆、图书馆、方志馆。现当代东山籍教授、作家420余人,出版专著或作品千部以上。2015年7月,苏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阅读节组委会办公室联合举办苏州传世名著推选活动,最终评定50部苏州传世名著,其中东山有3部:王鏊《震泽集》、吴有性《温疫论》和金友理《太湖备考》。

莫厘峰

〔明〕葛一龙

莫厘峰,高几许;白日溟濛散烟雨。

襟领崔嵬七十二,何异桓文莅邾莒。

振衣独立春风生,春风揭地波涛倾。

将军战骨化为土,湖上青山空殉名。

登莫厘峰

〔清〕查慎行

青天七十二芙蓉,個是芙蓉第一峰。

吴越有山多作案,东南无水不朝宗。

荡空日气消飞蜃,拔地风声稳卧龙。

曾记岳阳楼畔望,肯教云梦芥吾胸?

东山的茶文化

碧螺春茶文化

清代迄今,洞庭碧螺春茶蜚声中外,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众多与此相关的篇章。清代众多吟咏碧螺春茶的诗词作品中,堪称佼佼者的有李慈铭的《水调歌头·碧螺春》、梁同书的《碧螺春》和王元辰的《碧螺春歌》,民国俞寿康的《咏碧螺春》、徐豫的《采茶歌》也较著名。现代咏碧螺春的文人更多,其代表作为周瘦鹃的《咏洞庭碧螺春三首》和谢孝思的《东山即事》。

水调歌头·碧螺春

〔清〕李慈铭

谁摘碧天色?点入小龙团。太湖万顷云水,渲染几经年。应是露华春晓,多少渔娘眉翠,滴向镜台边。采集筠笼去,还道黛螺奁。龙井洁,武夷润,岕山鲜。瓷瓯银碗同涤,三美一齐兼。时有惠风徐至,赢得嫩香盈抱,绿唾上衣妍。想见蓬壶境,清绕御炉烟。

图2-2-6 采茶姑娘

图2-2-7 碧螺春

实践园

读一读

柳毅传书

相传,唐朝书生柳毅赴长安赶考落第,在归途中经过泾河,路遇洞庭龙宫三公主。三公主备受其夫泾河龙王十太子虐待,被折磨得遍体鳞伤,化身为牧羊女在此放牧。柳毅同情三公主的遭遇,憎恶泾河龙王十太子的残暴,毅然为龙宫三公主涉水登山,千里奔波至洞庭传书,向龙宫三公主之父洞庭君求救。洞庭君优柔寡断,虽心疼女儿,却又不敢发兵泾河救回女儿。洞庭君之弟钱塘君闻讯,勃然大怒,发兵杀了泾河龙王十太子,救出侄女三公主。三公主回宫后,为柳毅奉酒答谢。钱塘君化身为媒人前往柳家说媒,于是二位有情人终成眷属。

填一填

走进东山方志名人馆,了解更多名人故事,并简要填一填下面表格。

写一写

“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田宽地莫若宽厚待人。”这副对联对仗工整、发人深思,说说你的感受。

做一做

参观江南茶文化博物馆,学习制作碧螺春茶。

访一访

走访东山茶馆,了解东山茶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