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目前尚无认许外国法人的详尽规定,但依照1980年10月30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暂行规定》,外国企业确有需要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的,必须经过申请、批准、办理登记手续等程序;未经批准登记的,不得开展常驻业务活动。......
2023-07-24
我们知道,一个组织或实体是否具有法人人格是依其属人法来决定的。那么,根据属人法某一组织或实体具有法人人格,是否意味着它在任何国家都当然具有法人人格呢?按照现代法律思想,依法律赋予人格而存在的法人,不能离开法律规定而存在,其人格的范围也必须依法律而定,但由于国家出于主权和社会利益的考虑,对于外国法律,一般不承认其在内国当然发生效力。对于依照外国法律赋予人格的法人,亦同样不能认为其在内国当然具有法律人格。因此,依一国法律成立的法人要在任何国家得到承认,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法人,尤其是一些跨国公司法人,其活动能力是很强的,俨然具有国家般的力量,一国如要无条件地承认其法律人格,将无法驾驭,主权有受威胁的危险。正如阿库斯特所说,一国“如果把个人作为完全没有法律人格看待,将是违反国际法的,因为那样的话,就等于把他作为奴隶看待。这是现代保护人权的国际法规则所要求的”。“但对公司却不同,一国没有义务承认外国公司的法律人格。公司在它产生的领土外不存在的观念在19世纪的美国和欧洲大陆流行。尽管现在已不支持这种观念,但在许多国家,一般并不自动地承认外国公司的法律人格”。[49]根据他的看法,在一国依法有效成立的法人,通常不一定能在所有国家取得作为法人进行活动的资格。主要作为法人在其他国家活动,原则上必须取得该国法律对其法人人格的承认。因此,根据国际私法的规则,依其属人法为外国法有效成立的法人,为了在内国作为法人从事业务活动而取得对其法律人格的承认,就叫“外国法人的认许”。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承认一个外国法人,并不是把它转变为一个内国法人,而只是意味着这个法人在内国也被认为有法人资格。这种承认,只有确认或宣示的性质,而没有创设的性质。对于某一外国组织是法人或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而只是若干自然人的总和,应依该组织的属人法来确定。承认只是确认依外国属人法应认为是法人的外国法人在内国也是法人。
根据国际法规则,一国没有义务承认外国法人,那么一国有无必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承认外国法人呢?西方学者认为出于“国际礼让”应承认法人。何为“国际礼让”,实践中并没有确定的内容,某国所要考虑的国际礼让,实际上是以本国的利益为权衡标准的。若把所谓的“礼让”作为承认外国法人的根据,则承认外国法人就成为随意的事情了。可是这种观点未能揭示承认外国法人的本质。我们认为,一国在一定条件下承认外国法人并允许其在内国依法从事活动,是进行国际经济贸易和民商事交往的需要,也是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平等互利的要求。当代社会,各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彼此依赖的,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际环境里,涉外民商关系要求各方当事人“必须互相承认私有者”[50]。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各方当事人地位平等,他们进行交往的前提是必须相互承认对方根据其本国法而取得的人格以及财产所有权和某些民事权利,而不管对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制度如何。否则,一切国际民商事交往就不可能进行。因此,一国要与外国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进行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就必须承认外国法人。这也是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要求。在国际交往中,一国只有尊重别国主权,和别国平等相处,才能使别国也尊重该国主权并与其平等相处。一国在一定条件下承认外国法人并允许在内国从事活动,正是希望创造一种条件,使别国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承认本国法人并允许其在外国从事活动。正因为这样,当今世界各国,无论社会经济制度如何,无一例外地都在一定条件下承认外国法人并允许其在内国依法从事活动,只是各国承认的条件和允许活动的范围不同而已。
有关现代国籍法的文章
在我国,目前尚无认许外国法人的详尽规定,但依照1980年10月30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暂行规定》,外国企业确有需要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的,必须经过申请、批准、办理登记手续等程序;未经批准登记的,不得开展常驻业务活动。......
2023-07-24
而这些关于民事行为和犯罪行为的规定正是法律对他们的表达,即行为的法律表达。而环境行为作为一种与环境法学科最吻合、与环境法理论关联最紧密的行为类型,对其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设置,不仅有助于环境法学科体系的建立,而且有助于环境法律的实施,进而摆脱“无家可归,难以独立”的局面。但仅仅是在一种模糊意义上的使用,既不能使其对环境法的理论研究提供更大的助益,也不能真正体现环境行为所应具有的实践价值。......
2023-08-06
尽管从“法律服务”所处的行业地位来看,利用广告等方式进行业务推广似乎并不存在任何障碍,相反还具有现实基础。换言之,对于律师业务推广的必要性,在不同法制语境下有不同的答案。法院认为,从事法律职业必须具备公共服务精神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律师广告与法律职业精神消解之间的关系是存在张力的。②律师广告可能会鼓励人们将所有的纠纷都带入法庭,从而不必要地扰乱社会安宁。......
2023-08-04
法律职业道德是与法律活动的职业化相伴而生的。法律职业道德是长期养成和习得的,是法律职业者和法学专业学生都应该受到的教育,是终身要遵守的行为准则。与一般社会道德相比,法律职业道德具有主体的特定性、职业的特殊性和更强的约束性等特征。主体的特定性是指法律职业道德所规范和约束的是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
2023-08-16
多数欧洲国家将法人区分为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而分别规定认许方式。对于外国法人申请在内国的军港、要塞、军事基地或其附近地区设立机构的,由于其可能威胁国家的安全,所在国一般不予认可。如我国法律禁止贩卖鸦片、禁止赌博,如果外国公司申请认许在中国境内经营鸦片业或赌博业,那么这就违反了中国的法律和公共秩序,理所当然得不到认许。......
2023-07-24
自建立法律援助制度以来,其设置问题便一直存在争议,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目前,法律援助机构主要包括行政性质法律援助机构、参公管理法律援助机构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三类。国务院考虑到当时各地法律援助机构的设置情况,既要确认已有的法律援助机构,又要给予地方司法行政机关设置法律援助机构的空间,将法律援助机构的设置权完全授予了地方司法行政机关,导致各种性质的法律援助机构层层设立。......
2023-07-17
有形技术是指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一直到计算机、卫星通讯等现代各种教育、教学媒体;无形技术是指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由于传统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教育技术往往被看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
2023-10-31
[3]在律师业务推广中,律师广告的规制问题历来受到重视。[4]我国学者认为,之所以需要对律师推广业务进行规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5]1.规范律师业务推广是律师职业属性的基本要求。......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