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系血统主义是指仅以父或母一方的国籍决定子女的国籍。根据双系血统主义,只要父或母任何一方具有内国国籍,其子女出生时即获得内国国籍。这两部国籍法均采取了父系血统主义,只有在不知道父为谁或父亲无国籍时,子女才能从母亲的国籍。迄今为止,国际法并未对这一原则的适用作出任何限制性的规定,因此,是否对依血统主义原则赋予原始国籍作出一定的限制,完全由各国立法来自由裁量。......
2023-07-24
在根据亲子关系赋予个人以原始国籍时,体现男女平等的双系血统主义取代了歧视妇女的单系血统主义或父系血统主义。在早期大多数国家的国籍法中,往往是把父亲的国籍作为赋予子女原始国籍的标准,而母亲则由于无条件的“妻随夫籍”原则并不保有自己原来的与其夫不同的国籍,或者即使允许妻子的国籍与其丈夫的国籍不一样,她的国籍对子女的国籍没有任何影响。如1924年10月9日的伊拉克国籍法第8条第1款规定,“任何人出生时,其父为伊人者,不论在何地出生,都应认为是伊拉克国民”。有些国家的国籍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承认母亲的国籍对其子女的国籍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大多只是作为例外情况来对待或者附加一定的限制。如1950年5月27日丹麦国籍法第1条第1项规定,“下列各人在出生时取得丹麦国籍:
(1)婚生子女,其父是丹麦人者;
(2)婚生子女,出生在丹麦,其母是丹麦人,其父国籍或该子女并不由于出生而取得其父的国籍者;
(3)非婚生子女,其母是丹麦人者”。
又如,法国1945年国籍法典规定,婚生子女其父为法国人者,不论是否出生于法国,在出生时即根据血统原则赋予法国国籍。而婚生子女其母是法国人者,只有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方能根据血统原则赋予子女法国国籍:
(1)其父是法国人;
(2)其父国籍不明;
(3)其父是外国人,而该婚生子女出生于法国;
(4)该婚生子女出生于外国,且其父是外国人时,虽然在出生时即为法国人,但得于成年前6个月内放弃法国国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男女平等思想日渐深入人心,在国籍方面男女平等观念也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国籍法所吸收。如1992年2月5日的意大利国籍法规定,“父或母一方为意大利人者,其子女出生时取得意大利国籍”。又如澳大利亚1986年公民法明确规定,所有1986年8月20日以后出生的儿童,如果其父母任何一方于其出生时具有澳大利亚国籍或在澳大利亚有住所,则获得澳大利亚国籍。1973年法国修订国籍法完全废弃了1945年的国籍法中的歧视妇女的做法,而是十分明确地规定,“子女,不论婚生或非婚生,至少其双亲之一是法国人者,为法国人”。至于1991年瑞典政府提交的有关国籍问题的建议案更是进一步强调了母亲的国籍对子女的国籍的影响,该建议案指出:瑞典公民所生的子女自动取得瑞典国籍。如果该子女的母亲是瑞典人,而其父亲不是瑞典人,该子女亦取得瑞典国籍。如果该子女的父亲为瑞典人而其母亲不是瑞典人,则只有在下列情况下,该子女才能获得瑞典国籍,即在该儿童出生时或在该儿童出生前其父死亡时,其父为瑞典人或其父与其母存在有效婚姻。在这里,母亲的国籍对子女的国籍,相对于父亲的国籍而言,影响更大。
有关现代国籍法的文章
单系血统主义是指仅以父或母一方的国籍决定子女的国籍。根据双系血统主义,只要父或母任何一方具有内国国籍,其子女出生时即获得内国国籍。这两部国籍法均采取了父系血统主义,只有在不知道父为谁或父亲无国籍时,子女才能从母亲的国籍。迄今为止,国际法并未对这一原则的适用作出任何限制性的规定,因此,是否对依血统主义原则赋予原始国籍作出一定的限制,完全由各国立法来自由裁量。......
2023-07-24
按照出生地主义原则,一个人的国籍取决于他出生的地方。按照该条,驻在国对外国大使和职员在当地所生子女就不能根据出生地主义,以法律当然赋予该国国籍。[6]在适用出生地主义原则赋予原始国籍时,还必须对出生地的范围作出界定。因为,沿岸国或领空国有可能有理由按照出生地主义对出生在该国领海、领空和港口的人赋予原始国籍。......
2023-07-24
确定一个自然人是否具有某一国的国籍,很显然应依该国法律的规定,这一点可以说是毫无疑义的。这个决定自然人国籍的准据法原则,已为现代世界的国际条约、国内立法及判例和学说所公认。就国内立法来说,希腊1940年3月15日的民法典第29条也规定,“一个自然人对一国国籍的取得和丧失,按照该国法决定”。至于各国国内法院承认这个原则的判例,多得几乎不胜枚举。......
2023-07-24
在我国,法人国籍问题的标准是以成立地为准的,因为成立地标准既易确定又能使法人国籍保持稳定性。所谓“惯常国籍”是指法人一贯以某国法人的名义出现,与其交往的国家也一般将其作为该国的法人对待。我国在与外国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等条约中,已有个别条款规定法人国籍。......
2023-07-24
对于当事人国籍消极冲突的解决,大多数国家的国际私法采取以下的办法:以当事人住所所在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如当事人无住所或住所不能确定,则以其居所地法为其本国法。又如,波兰国际私法第3条规定,“应适用本国法而当事人的国籍无法决定或无国籍,则适用其住所地法”。第181条则对自然人国籍的消极冲突的解决作出如下规定,“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适用其居住国法律,如未定居,适用其住所地国法律”。......
2023-07-24
自然人的国籍在确定不同的居民对国家的不同关系和不同的法律地位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主权国家,无论在国际方面还是在国内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自然人的国籍所体现的是个人同国家的永久的法律联系。在许多国际私法关系中,往往需要适用当事人属人法,属人法包括当事人国籍国法(本国法)和当事人的住所地法。因此,国籍是适用属人法的一个重要的连结点。......
2023-07-24
自然人国籍的丧失,乃指一个人丧失某一特定国家的国民或公民身份。对于自然人国籍的丧失问题,大多数国家的国籍法予以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如果他们的父或母一方仍保留有澳大利亚国籍,那么他们并不会丧失澳大利亚国籍。非希腊血统的希腊人如果永久离开希腊领土或居住在国外并且不打算在希腊生活,内政部则可根据国籍委员会的建议作出决定,认为该人已放弃其国籍,其在国外的未成年子女也将丧失希腊国籍。......
2023-07-24
出生国籍是法律直接创始或赋予的国籍,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综观自然人国籍立法的历史与现状,赋予出生国籍的国内标准大体有两种:第一种是血统;第二种是出生地。按照后一种标准,只要婴儿出生在一国境内,该国就赋予其国籍,而不问该婴儿父母的国籍。没有一个国家和国籍法纯粹以出生地主义为标准,在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中,发现了这两个标准的结合。......
2023-07-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