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孩子终身受用的本领:社交能力

孩子终身受用的本领:社交能力

【摘要】:在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方面,我总是在想能为云云做些什么。云云很想加入他们,可是她才4岁,那些大孩子们根本就没注意到她。云云在孩子群中穿梭,玩得大汗淋漓也全然不顾。

我陪云云在游乐场玩耍,刚开始一群小朋友自来熟,玩得挺不错的。没想到云云从蹦床上下来的时候,有个小男孩突然想赶在云云前面下来,直接把她挤下来栽了个大跟头。云云哭着嚷着说:“就是那个小哥哥使劲推我,挤我,我才掉下来的!”他们玩的时候我一直在观察,那个小男孩确实十分霸道,不排队又不顾其他小朋友的安全与感受,我于是安慰云云,也提醒她可以适当避开那位小哥哥。

一会儿,云云欢快地与一群小朋友去玩沙子了,那个小男孩也想加入他们。云云见状又赶紧跑去玩海洋球,小朋友们都跟过去了,小男孩也跟了过去。云云转头又往蹦床跑去,小朋友们还是跟了过去。这次那位小男孩没有跟过去,而是拼命叫他爷爷,一边叫一边哭起来,嘴里还嚷嚷着:“爷爷,他们都不同我玩了,我要同小朋友玩,就要同他们一起玩嘛!”

我走过去,对小朋友说:“小朋友,如果你不推不挤,按规矩排队,他们就会很欢迎你加入哦!”这时,云云接过话:“对啊,你要是再也不挤我了,我就同你玩!”那个小男孩却不依不挠地说:“我才不同你们玩呢!”然后一个人傻坐着,一会儿又开始在地上打滚,折腾得他爷爷不知如何是好。

小朋友的社交能力也是一项本领。孩子学习能力再强,如果不能愉快地与人交往,那他也是很难成功的。

给孩子机会,让孩子走出去,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我身边不少3岁多的孩子,在入园前特别怕生,见到陌生人后就会本能地躲在父母身后。有一次,我有位朋友带着刚入幼儿园几天的孩子来我们家玩,孩子一直让朋友抱着,不敢与我们打招呼,甚至不敢抬头看我们。朋友见气氛尴尬,强行把孩子放下来,并且数落他说:“你怕什么呀,这么胆小!”还命令孩子说:“小孩子要懂礼貌,快叫叔叔、阿姨。”孩子撇撇嘴,十分委屈地大哭起来。朋友又将孩子抱起来,对我们说:“这孩子从小就胆小。”说完,与我们匆匆道别,一边继续训斥孩子,一边抱着孩子出了门。

在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方面,我总是在想能为云云做些什么。为了避免云云出现害怕陌生人,不敢与人交往的情况,我与婆婆经常陪云云去人多的地方,不管这些人是大人还是孩子,我们都往人堆里钻。有时候我不小心撞到了别人,就会立即道歉说:“对不起,我不小心撞到你了!”有时候我见到别人推着婴儿,就会走过去打招呼:“唉呀,你们家宝贝皮肤真白净,几个月了呀?”有时候我还会与小朋友招呼:“小朋友,你们这个游戏好像很有趣哦,我们家云云想看看你们怎么玩,可以吗?”因为我不确定云云是否有胆量玩,我只是说看看,这样她就可以在一旁认真观看,看着看着就不自觉地要求加入一起玩耍了。

很多次这样的示范之后,我们有了令人欣喜的收获。这个结果还是爱人发现的。有一次,他带女儿去楼下学溜冰,遇到一群小学生、初中生在溜冰。云云很想加入他们,可是她才4岁,那些大孩子们根本就没注意到她。这种情况下,云云一直跟着他们,看他们玩什么,然后跟着他们说一些游戏中的话语,别人跑,她也跑,别人抓人,她也跟着跑过去。跑了几轮之后,云云主动同一位穿溜冰鞋的小姐姐说:“姐姐,我叫刘云云,你溜冰好快,我才刚学,还溜不快!”云云一直说,那位小姐姐忙着与朋友玩,根本没有留意到她的存在。爱人对我说:“看呀,云云一直在自荐,那些孩子太大了,才不想同她玩,完全忽视她的存在呀!”

有几次,爱人都想走过去告诉云云不要再做无用功了,我都拦住了他。我说:“没关系的,让她试试。如果她真的没能成功融入这些大孩子群,我们再安慰她,告诉她原因也不迟!”云云一点儿也没感觉到尴尬,一直追着小朋友们做自我介绍,后来又盯上一个个子比较矮小的小哥哥,也一直向他做自我介绍,那位小哥哥终于看了她一眼,说:“谁抓到这个小女孩不能算数哦,她太小了!”我在一旁哭笑不得,爱人哈哈笑出声来,云云什么也没说,还是跟着孩子们,不断找话说。后来,很意外的结果出现了——女孩子们拉着云云一起溜冰,一起滑滑梯,男孩子们还教她怎么溜冰速度更快。在游戏中,还给她安排了一个很适当的角色——做最简单的救人工作,就是去拍一下定住的人,这样他们就可以自由活动了。云云在孩子群中穿梭,玩得大汗淋漓也全然不顾。爱人感慨道:“看来,我还要向我的女儿学习呀!对陌生人不能太矜持,想要融入就要反复打招呼,多来几次就熟悉了,慢慢人家也就接受你了。”

孩子的社交能力很重要,尝试与人交往得多了,社交能力自然而然就培养出来了。

支持孩子的社交,让他自主选择朋友

孩子交朋友就像成年人谈恋爱一样,强迫不得。家长不能逼着孩子与其他孩子交朋友,最好也不要强迫孩子不理会他喜欢的朋友。对方吸引了我们的孩子,一定有他的特长与出色的地方,孩子与自己喜欢的人一起玩耍才会更开心、愉悦。当然,为了提高孩子的素质,家长也可以带孩子认识一些有礼貌、有教养、积极上进的孩子,前提是:选择朋友的权利一定要交给孩子,让他自己做主。

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最主要的社交任务就是交朋友。为了让孩子的社交顺利进行,家长除了要教会孩子懂礼貌之外,还应当让孩子明白一些社交规则和技巧。

玩耍时需要排队,不要插队,因为大家都不想等待太长的时间。

想要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不能一声不吭就拿走,这样对方会不高兴,因此要先征求对方的意见,比如说,“借我玩儿一下,可以吗?”

想加入其他小朋友正在进行的游戏或活动,应当先征求别人的意见,可以说,“我可以加入你们吗?”如果在征求小朋友意见时,得到了否定的答案,那么自己也不要气急败坏,而要耐心等待或放弃。

家长要想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和谐相处,减少冲突,还应当教会孩子一些社交技巧,以帮助孩子处理社交冲突。假如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吵起来了,家长不要紧张,千万不要立即出面替孩子解决,更不要迫不及待去了解事情的原委,指导孩子应该如何做。家长应该给孩子留出反思的时间,先让孩子自行解决,如果孩子确实解决不了,父母再出面也不迟。对于孩子来说,遇到社交问题,让他们自己思考解决,更有利于提高能力。

云云有个非常强势的小朋友,什么都喜欢抢在前面。有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云云与朋友一起聊天、说笑,非常开心。后来她们玩起了游戏,一个在前面跑,一个挥舞着树枝在后面追,云云跑得比较快,小朋友追了好久也没追上,她急了,叫云云停下等她。云云放慢了脚步,谁知道她赶上云云后,不经意地用树枝在云云头上打了一下。当时我看在眼里,我知道小朋友不是故意的,可是云云却不这么想,她认定对方就是故意的,于是一个人玩儿,不理她了。我当时想走上前替小朋友解释,后来想想反正没什么大不了,就由他们自己玩儿了。

我们一路走了好几分钟,云云与小朋友都是各玩各的,其间那个小朋友时不时地会对云云说一句:“你一定要相信我,我真的不是故意打你的!”云云还是不理她,只要那个小朋友靠近,云云就躲开。

就在小朋友快要与云云分开,各自回家的时候,云云停了下来,对那个小朋友说:“我们和好吧,不过下次你一定要小心哦,千万不能再打到我的头了,好疼的!”那个小朋友拼命点头,她们又嘻笑着玩作一团了。

对于这类情况,有的家长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认为一群孩子在一起打打闹闹很浪费时间,不如用来多认识几个汉字,多学习一下算术来得实惠。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孩子需要社交,需要朋友,需要玩耍,他们会在集体活动中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制定规则、遵守规则。这些远比孩子多识几个字,多算几道题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