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与孩子情绪共振,游泳经历亲情之旅

与孩子情绪共振,游泳经历亲情之旅

【摘要】:爱人慢慢扶着女儿向深水区挺进,我看到云云脸上表情十分复杂,恐惧与紧张交织在一起,一副面临巨大挑战的样子。云云一手抓着游泳圈,一手扶着爸爸的肩膀,两只小脚丫拼命往下探,脸上的表情丝毫没有放松。第二年,云云4岁了,爱人还是带云云去梅溪湖游泳。大一些的孩子也在浅水区戏水。爱人过来接她,云云没有那么排斥了,随爱人过了界。

爱人带着女儿去梅溪湖游泳,女儿牢牢拿着游泳圈在浅水区的沙子上爬来爬去好一会儿,爱人对她说:“云云,爸爸带你去深水区好不好?那里更好玩哦!”3岁的云云摇摇头说:“爸爸,那里水很深,很危险的,我不去!”爱人不愿放弃,再次争取说:“宝贝,你有游泳圈很安全的,不会沉下去的。你看好多大哥哥、大姐姐都在爸爸这边玩了!”云云看了一眼,还是不肯去。又过了一会儿,她玩着玩着,估计是来了兴趣,开始试探性地问道:“爸爸,你会扶我吗?”爱人说:“当然,我扶着你!”女儿终于鼓起勇气,决定试一试。

爱人慢慢扶着女儿向深水区挺进,我看到云云脸上表情十分复杂,恐惧与紧张交织在一起,一副面临巨大挑战的样子。而爱人却很轻松地笑着说:“你看,这儿是不是更好玩啊!水的浮力大多了!”云云一手抓着游泳圈,一手扶着爸爸的肩膀,两只小脚丫拼命往下探,脸上的表情丝毫没有放松。玩了一会儿,爱人把云云送回了浅水区,并且对她竖起大拇指说:“宝贝,你太棒了,好勇敢!你的挑战成功啦!”

第二天、第三天,爱人还想让云云去深水区玩,可是云云始终坚持不去了,怎么说也不肯去。

当时,我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明明第一次去深水区玩的时候很好的呀,没呛水,没危险,爱人也没离开她,事后还表扬了她。她怎么还是不肯去深水区玩呢?

第二年,云云4岁了,爱人还是带云云去梅溪湖游泳。湖边水深,不时有巡逻的保安划船经过,提醒家长不要游去太远的地方,以防不测。大一些的孩子也在浅水区戏水。

爱人对云云说:“宝贝,你过来一点儿嘛,你看浅水区与深水区交界的地方,你还可以踩到底的,不用担心哦!”云云游过去玩了一会儿,她发现果然能踩到底,就在交界处玩了好一会儿。“爸爸扶你去那边玩一下好不?你试着用手划水,慢慢来。”爱人过来接她,云云没有那么排斥了,随爱人过了界。

爱人开始耐心教起来,不一会儿,云云又要去浅水区,爱人说:“宝贝,爸爸知道你有点儿害怕,不要紧的,有爸爸在这儿,爸爸会保护你。你感觉危险的时候,就抱住爸爸的脖子。”就这样,女儿居然在深水区玩了半小时没再嚷嚷要上来了。

第二天,爱人给云云又买了一个大大的游泳圈,他对女儿说:“宝贝,爸爸给你来个双重保险,即使你的小游泳圈漏气,也还有一个大的,爸爸也在身边,你可以放心地游。女儿借助游泳圈开始练习狗刨式游泳,并且可以游到她想去的地方了。

第三天,女儿主动去了深水区,在游泳圈的帮助下还学会了仰泳。同时,我听到旁边不少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那个小妹妹比你小多了都能游,你还怕什么?过来吧!”不管爸妈说什么,孩子就是坚持在浅水区玩耍不动摇。我似乎又看到了一年前那个云云。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明明是安全的,孩子却不敢去深水区玩耍呢?这是因为家长没有即时与孩子情绪共振。没错,第一次的时候,云云鼓足勇气挑战的时候,我爱人表扬她了,鼓励她了,可是却没有明白她当时的情绪是怎样的。爱人只表现了兴奋和自豪,而没有注意到云云在这次经历中拿出了十足的勇气,冒了很大的风险。云云最真实的感受没有通过爱人的评价表达出来,实际上这样的表面评价没有对女儿起到鼓励作用,使她重新再冒险去深水区。第二年爱人明显就做得好多了,他根据女儿的实际情况,让她从能够踩到底获得安全感的浅水区与深水区交界处开始过渡,并且表示理解女儿的恐惧感,还告诉他遇到危险时可以抱住爸爸的脖子,后来又给她两个游泳圈的双重保险,这才令女儿有了再试一次的勇气,最终才能够借助游泳圈在深水区自由玩耍。

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我在《由内而外的教养》这本书中找着了答案。作者西格尔历经25年,经过对数千案例的研究,创立了一门新的学科——人际神经生物学,主要研究人际关系与大脑的密切关系,其中他的理论得到完美应用的就是家庭教育领域。

根据西格尔的理论来推理,第一年,我爱人是以成年人的角度来鼓励我女儿游泳的,而第二年,我爱人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说服女儿的。他把孩子的感受说出来了,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给了建议,哪怕其他成年人觉得用两个游泳圈游泳多么可笑与不必要,可是孩子却觉得有必要,她能因此获得安全感,这才是最重要的。当云云不断把自己的感受和巩固成就联系起来后,她才会不断做出尝试,不断挑战自己,最终达到目标。

西格尔很多内容都写到专业知识,有些枯燥难懂,简单来说就是:家长在与孩子共处时,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评价,记住,“适当”二字是重点,这种评价要与孩子的内在心理感受和外在的经历相一致。再简言之,就是舍身处地先把孩子的感受说出来,再评价。孩子就会认为“咱们是一伙的,你终于明白我了,是站在我的立场给我建议的,也许我应该考虑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