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春季饮食调养的任务一:健康饮食指南

春季饮食调养的任务一:健康饮食指南

【摘要】:所以应结合气候变化特点,从防病健身两方面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春季养生,注重养肝的特点,饮食以辛甘、清淡为主。祖国医学认为,春季养生“当需食补”。但必须根据春天人体阳气逐渐生发的特点,选择平补、清补的饮食,以免适得其反。

工作情境与任务

导入情景:

社区很多老年人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所以到了春、秋季节,很多老年人会出现倦怠乏力、不思饮食等症状。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但进补不可乱补,使得很多老年人面对丰富的进补食物难以取舍。

工作任务:

帮助社区老年人认识四季饮食调养的重要意义并给与正确指导。

从节气意义上讲,春季的开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间),春季的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

首先春天由寒转暖,气温变化较大,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由此导致的口角炎、舌炎和某些皮肤病都是春季常见病。因此,春季首先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比如,常吃小白菜、油菜青椒、西红柿等新鲜蔬菜以及柑橘柠檬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上呼吸道黏膜与肺部的上皮细胞,同时增强黏膜抵御外界异物的能力。

其次,早春时节仍比较寒冷,营养结构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外,还应适当吃些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时补充能量物质;蛋、鱼、虾、牛肉、鸡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也必不可少。

最后,老年人容易“春困”,不妨吃一些土豆、胡萝卜、瘦肉、豆制品等富含各类维生素的食物,可增强糖代谢,改善脑组织的能量供应状况,消除疲劳感。有研究显示被誉为“春季第一果”的草莓,富含铁元素、果糖、苹果酸、柠檬酸等物质,可辅助治疗春季易发的嗓子疼、咳嗽等疾病。

在烹饪技法上,春季饮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因此不推荐采取煎炸、辣炒等做法。尤其老年人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清淡、温和的饮食能让胃肠适应从寒冷向温暖变化的过程。

春季多雨,多风、多寒、多湿。我国传统中医认为,辛能散风,袪温能寒,淡能渗湿,甘能健脾。所以应结合气候变化特点,从防病健身两方面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春季养生,注重养肝的特点,饮食以辛甘、清淡为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畅达疏泄而恶抑郁。所以,养肝首要一条是调理情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

课堂讨论

春天各类新鲜蔬菜、水果不胜枚举,讨论常见的适宜春季调养的食物有哪些?

一、春季宜选择的食物

多吃青绿色的食物,可以强肝护肝。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从情志、气血等方面来调畅气机。肝藏务、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功效,对血压、心脏都产生重大影响。常见的青绿色蔬菜有菠菜、香菜、芹菜、豌豆苗、油菜等。从营养学角度来看,青绿色食物都含绿叶素、维生素C、胡萝卜素、叶酸、钙、钾等。

二、春季饮食原则

(1)主食。以粳米、灿米为主。味甘性温能够补中益气,健脾胃、养胃生津。

(2)肉类。选择鸡肉、鸭肉等性温而甘不油腻,有助于体内消化食物。鱼类食物高蛋白、低脂肪、易于消化吸收且富含多种维生素。

(3)各种绿色蔬菜及菌类。如油菜、菠菜、芹菜、香菜、竹笋、香菇、木耳等食材。

(4)各类水果。如苹果、香蕉、梨、草莓、猕猴桃等水果。

知识链接

春季养生须知

春天的天气变化最为反复无常,使人出现种种不适症状,易患上种种疾病,因此,春天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应注意保健养生。祖国医学认为,春季养生“当需食补”。但必须根据春天人体阳气逐渐生发的特点,选择平补、清补的饮食,以免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