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美术教学评价类型的详细解析

美术教学评价类型的详细解析

【摘要】:绝对评价也有三大特点。绝对评价有两个优点。所以,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评价中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改善或修正教学方案,这种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一)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

1.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就是指定一个团体,然后在这个团体中做一个基准,拿出这个团体中的个体,把这个个体和团体所做的这个基准进行比较评判,评价出来这个个体在这个团体中占一个什么样位置的一种评价方法。

相对评价有三个特点:第一,评价的这个标准是在被评价的这个团体中所做出的一个标准,它只是对于被评价的这个团体内部有效,对于指定团体以外的团体不一定有效。第二,团体中所确定的这个标准,只是对所指定的这个团体所做出的评量以后确定的标准,它与教学本身的目的没有直接的联系。第三,它所评判出来的结果仅仅能说明被评判的个体在这个团体中相对而言的位置。

相对评价有它自身的优点,它的优点有三个:第一个优点是它的应用范围比较广,适应性也比较强,无论被指定的这个团体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都是可以将个体和团体进行比较的,而且也都能评判出这个个体在团体中相对的位置。第二个优点是用建立在被评价团体评量的基础上的基准进行评价,找寻其中的一些差别之处,这样可以对被评价的个体对象做出比较公正的、客观的评判。第三个优点是用这种评判方法将团体中的个体与个体之间进行比较,可以刺激被评价个体之间的竞争力。

但是,相对评价也会有一些缺点,大致总结为四点。第一点,用这种评价方法评价出来位置靠前的也不一定就是客观优秀的,被评价出来位置靠后的也不一定就是不优秀或者差的,客观标准不高。第二点,被这种评价方法所评价出来的结果只能说明被评价对象在一定的范围内相对的位置,未必能够体现出来学生的真实水平。第三点,这种评价方法最大的缺点是教学目的的完成状况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第四点,容易让竞争个体之间的一方受到伤害,而打消另一方学习的积极性。

2.绝对评价

绝对评价是评价被评价的团体之外的,把要评价的标准事先制订出来,然后再把要评价的对象和之前制订出来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以这种办法来看被评价对象在评价标准中所处的绝对位置,这种评价方法就是绝对评价法。

绝对评价也有三大特点。第一,评价的标准是在被评价团体之外制订的,它对于每个要评价的团体都是有效的。第二,这个评价的标准是事先确立好的评价标准。第三,这种办法评价的结果可以表明被评价对象达到评价标准的情况如何。

绝对评价有两个优点。第一个优点是会让学生有明确的方向、目标,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不受其他一些影响,提高学习的效率。第二个优点是被评价对象了解了评价标准以后,学生自己就会了解自己的真实能力情况与评价标准之间的差距,这样会提升学生积极学习的劲头。

绝对评价也有缺点,它的缺点有两点:第一点是这样制订出来的评价标准不可避免地会有主观性,不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其中也包括一些不合理等。第二点是这样的评价会使学生缺少与同学之间的比较,学生很容易自满,这样就不能形成良好的竞争上进意识。

3.自身评价

自身评价不同于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它的评价标准不建立在团体之中,也不是预先在团体之外建立评价标准,它只是学生自己的过去和自己的现在进行对比评判,或学生自己与自己的多个侧面进行的比较评判。

(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就是确立好了教学目的,但还没有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对学生的摸底情况。这种评判是为促进学生的学习,不是要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这种评价目的是要排除学生在日后学习中的障碍。如果要进行有效率的教学活动,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是需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检测的,需要慎重拿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忽略这种评价,总是将重点放在总结性评价上。其实,如果没有诊断性评价就开展教学活动是不合理的,教学的效果也是不明显的,在教学活动中会产生很多问题。此外,学生是有个体差异性的,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不同之处,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诊断性评价是具备这样的作用的,所以教师不要停留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下,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学生所需要的进行教学。新时代的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观念,全面观察学生和了解学生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材施教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方式,其目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在评价得出结果后,检测之前的教学方案是否合理,是不是能够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如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那就要找寻原因,是否需要重新制订教学计划方案。这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评价中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改善或修正教学方案,这种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3.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要在一段学期结束的时候进行的,这种评价是要检验和总结这一学期的教学成果,看看教学成果有没有达到教学阶段总计划。这种教学评价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它有着检验教学的功能,包括教学方法运用是否正确,教学方案设计是否合理等。

(三)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1.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是指使用计算的方式来采集和整理资料,对被评价的目标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这种评价方法重视数量计算,以教育测量为根基。这种评价方法的特点是具有事实客观性、准确化,而且有量化性,还很简便。这样的评价方法具有选拔、甄别的教育评价需要。但这种评价也有缺点,就是这种评价到处都要量化,总是要强调稳定,强调统一,太注重计算,有的时候过于将信息量化就会徒有虚表了,这样就难免使评价结果不准确。定量评价会忽视一些不能被量化的信息,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多元化的部分,把丰富的信息量完全数字化。所以,单独的定量评价在教学评价中是不可行的,要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这样才能更有效、更全面地反映出被评价者的真实信息。

2.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指采用非计算的方式,依照教师对学生平时的表现、实际情况或者根据一些资料整理分析后直接做出的评价方式。如教师可以做出评语,评价出学生所处的等级等。这种评价是使用权威的专业知识,或者是通过有经验教师的经验,以讨论、比较等方式评价,这种评价更注重观察、分析、总结。

定性评价比较注重学生的教育结果和目的之间的统一,注重学生长处和短处的调查。这种评价方法注重实质性,关注目的和结果。定量评价方法更关注的是量化,而定性评价方法更关注的是学生“质”的走向。定性评价更重视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性,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但尽管如此,定性评价也有缺点,就是有时评价结论不太具体,没有定量评价准确。所以,还是要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才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