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培养学生审美个性:充分利用校外资源的策略

培养学生审美个性:充分利用校外资源的策略

【摘要】:在这里,美术新课程标准为教师充分利用校外美术教学资源指明了一个方向。自1870年起,美国的美术馆就把开展艺术教育作为建馆的使命之一。与此同时,大众审美能力的提高又影响了社会、家庭中的学生,为他们从小形成良好的审美个性奠定了基础。例如,2002年,上海举办双年展之际,共组织了十来场学术讲座,并开展征文活动,这说明我国已充分认识到美术馆和博物馆对于培养大众及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个体审美个性的影响,前面已经很明确了。美术教学中如何利用其积极影响,消除其不利影响是一个现实问题。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以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中小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社会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在这里,美术新课程标准为教师充分利用校外美术教学资源指明了一个方向。

事实上,欧洲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在这方面也为人们提供了成功的典范。例如,他们通常把美术馆、博物馆也视为一个教育机构。自1870年起,美国的美术馆就把开展艺术教育作为建馆的使命之一。美术馆在收藏、保存、展示及研究艺术品的同时,也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艺术教育已成为现代美术馆的主要功能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大众对艺术的关注程度也不断提高。作为公共设施的美术馆,在为学生提供教育场所的同时,也为提高公众的审美能力提供了一个教育场所。与此同时,大众审美能力的提高又影响了社会、家庭中的学生,为他们从小形成良好的审美个性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术馆、博物馆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弊。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也开始出现美术馆或博物馆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的动向。例如,上海美术馆在举办展览的同时,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举办相关学术讲座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其中也包括以学校美术教师和学生为对象的专题系列讲座。例如,2002年,上海举办双年展之际,共组织了十来场学术讲座,并开展征文活动,这说明我国已充分认识到美术馆和博物馆对于培养大众及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我国绝大多数美术馆所开展的艺术教育活动尚且停留在展示作品的层面。对此,可以借鉴国外美术馆教育的先进经验,使美术馆活动与学校教育活动相衔接,以此来提高整个社会大众的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