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来说,审美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美术的效果,同时也会深刻地影响到他们最终的审美能力,以及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通过美术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活得更加精彩。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目标,并不是说要把他们培养成艺术家、画家,而是侧重于对他们全面素质和艺术品位的提高。美术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2023-07-23
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个体审美个性的影响,前面已经很明确了。美术教学中如何利用其积极影响,消除其不利影响是一个现实问题。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以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中小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社会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在这里,美术新课程标准为教师充分利用校外美术教学资源指明了一个方向。
事实上,欧洲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在这方面也为人们提供了成功的典范。例如,他们通常把美术馆、博物馆也视为一个教育机构。自1870年起,美国的美术馆就把开展艺术教育作为建馆的使命之一。美术馆在收藏、保存、展示及研究艺术品的同时,也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艺术教育已成为现代美术馆的主要功能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大众对艺术的关注程度也不断提高。作为公共设施的美术馆,在为学生提供教育场所的同时,也为提高公众的审美能力提供了一个教育场所。与此同时,大众审美能力的提高又影响了社会、家庭中的学生,为他们从小形成良好的审美个性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术馆、博物馆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弊。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也开始出现美术馆或博物馆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的动向。例如,上海美术馆在举办展览的同时,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举办相关学术讲座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其中也包括以学校美术教师和学生为对象的专题系列讲座。例如,2002年,上海举办双年展之际,共组织了十来场学术讲座,并开展征文活动,这说明我国已充分认识到美术馆和博物馆对于培养大众及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我国绝大多数美术馆所开展的艺术教育活动尚且停留在展示作品的层面。对此,可以借鉴国外美术馆教育的先进经验,使美术馆活动与学校教育活动相衔接,以此来提高整个社会大众的艺术修养。
有关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文章
对学生来说,审美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美术的效果,同时也会深刻地影响到他们最终的审美能力,以及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通过美术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活得更加精彩。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目标,并不是说要把他们培养成艺术家、画家,而是侧重于对他们全面素质和艺术品位的提高。美术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2023-07-23
可以说,美术创作是一种高难度的活动,对学生的观察能力、组织能力、注意力、肢体协调能力等都有所锻炼,学生也能够从中体会到无限的乐趣。因此,在进行《向日葵》的欣赏课时,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进一些其他与作品相关、能丰富作品内涵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了解,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时,教师再针对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讲解,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情趣。......
2023-07-23
(二)有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普通学校的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高尚的“美”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发展良好审美个性的重要途径。审美个性是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在教育中大力提倡审美个性的发展,促进人格的不断完善。......
2023-07-23
试想,当人们的审美标准、审美理想、审美喜好达到一致时,社会将是一个毫无生机的社会,将会失去丰富多彩和广纳包容的特点,每个个体也失去了不同于别人的独特性,其存在的意义及价值都将受到怀疑。(二)充分挖掘学生审美个性的潜能人是具有个性潜能的动物。这样一种整体反应方式的训练正是造就一个完美的人格的基础训练,有助于提高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和审美心理能力,促进学生审美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2023-07-23
对于学生的美术课作业,教师也应正确评价,这是尊重学生个性的一种具体体现。探究性学习突破传统的认知性单一的课程目标,把表意目标提到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并列的重要地位。探究性学习注重情感目标的达成,这正好与美术教学的情意性特征相一致。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在美术教学中锻炼了对客观世界的综合认识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
2023-07-23
美术教学应从人格教育的目的出发,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正视学生审美能力上的差异。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使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在美术课上得以培养和发展。在备课时,教师应注意适应不同学生的审美喜好。此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就应该明确,所有的孩子毫无例外都是有天赋的、有才能的。发现、爱惜、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特的个人才能,不断提高其审美素养。......
2023-07-23
美术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材。笔者认为,为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在编制美术教材时,应该遵循以下两点:(一)弹性设置教学内容学生是具有极大差异性的群体,整齐划一的教学内容对其中的一些学生是不公平的。而且,这与当前美术教育的基本动势是一致的。这样,体现了教法与学法的一致,学生的学法实际上就是教师的教法。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由学生组织并成立各个部门,如创意部、制作部等。......
2023-07-23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稳定的审美情感的重要时期,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这一点在新课程改革中有着深刻的体现。这种教材的编排目的是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轨道,从而在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对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在这种主旋律下,学生的审美情感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2023-07-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