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美术课堂教学:实现多元化教学形式

美术课堂教学:实现多元化教学形式

【摘要】:在本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再让学生思考这样两个问题。课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研究,以书面形式完成,并在生活中体验劳动带给你的感受。这节课就在和学生反复互动的过程中结束了,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

(一)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审美情趣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教,学生听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美术教学只能教出一大群忠实听众,因此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审美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形成,是学生个体内部知识生成的结果,不是这样一种由外向内的“输入”,是学生的审美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

例如,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这节课前,教师花了大量时间查阅网上资料,下载图片,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课上利用这些课件,结合劳动与创造力有关的内容,特别是反映劳动作品中的奇闻轶事,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如痴如醉,一堂课只听见教师精彩的讲解,没有听见一个学生的提问。一节课下来,问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说:“老师讲得很好听,可是听完以后,就忘记了。”难道这就是学生要的欣赏课吗?这样上欣赏课对学生的发展有多大帮助呢?很明显,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上这节课时,教师应先导课,即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是古今中外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优秀的作品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它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劳动的描绘上,而是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情节,通过精心设计的构图和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环境气氛的渲染等艺术手段,表达出画家对所描绘对象的独特感受,并能引发观赏者的许多联想和深深的思索,以致对其创造的艺术形象久久不能忘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作品,共同来感受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接着,先让学生观赏课本上的美术作品,并提出下列问题,即: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的性质和情节?你对作品所表现的劳动场景有什么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劳动心情和态度是怎样的?你对这些作品和作者知道多少?你了解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特点吗?你能不能想象作者的创造意图和要表现的主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图片,这样目的就更加明确,在解决问题中进行学习。

过了一会儿,就有学生举手说:“老师,这些作品中宋朝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比较好理解,画面上有一艘大船要过桥,桥下的水流得很急,大船好像失去了控制,船上的船工们有的正在放下桅杆和帆,有的在紧张地控制着船头运行的方向,还有的在指挥,有的在掷缆绳,好让船顺利过桥。桥上也站了很多人,正注视着桥下发生的一切。桥上桥下相互呼应,场面既紧张又热烈。人画得很小,但仔细看,一个个也很生动。这幅画让人感觉挺真实的。”紧接着,又有几位学生就这幅画回答了上述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最后,教师对这幅画做了补充和总结。即《清明上河图》全画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是一幅生动反映北宋都城汴梁繁盛景象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著名之作。全画内容大体分为三段,开头是画汴梁的郊野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以及两岸舟车运输、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繁忙的活动场景;后段为市区街道的繁华场面。教材所选的是中段,也是描写最精彩的一段。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对汴河中大船通过虹桥时的描绘,这是整个画卷中最为精彩的一段,也是全画的高潮。当满载货物的大船准备穿过桥洞的时候,一个惊险的戏剧性场面就开始了。船顶上的船夫,急急忙忙放下桅杆,但因桅杆太重,放下时有些困难,所以都有些紧张,显出呼喊纷扰之状。与此同时,甲板上的许多船夫,有的在船舷两侧使劲撑篙,有的用长杆抵住桥洞的顶,以防冲撞,还有人从桥上抛下绳索,以便挽住船只,使它平稳地穿过桥洞。此外,邻近大船的一些小船和大桥上的好些行人,也在一旁指指点点地帮忙助力。总之,共有几十个人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参加到这场紧张而富有戏剧性的同激流搏斗的斗争中去了。画面是那样逼真,仿佛有喧哗之声从画面上传出来。画家通过这一段精彩描写,使整个画卷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热闹而紧张的高潮,避免了平铺直叙。同时,也发掘和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的戏剧性,把平凡的生活变成了动人的艺术。

《清明上河图》是反映当时市民阶层生活的伟大诗篇。从这一长卷的构图艺术来讲,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在构图方面的重要特点,那就是它不像西方绘画那样,把“视点”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而是采取“移动透视”或“不定点透视”的手法来处理构图,这种手法比“焦点透视”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例如,描绘“虹桥”的那一段,既画桥上,又画桥下,既画屋内,又画屋外。画家观察和表现物象的能力和技巧实在惊人,如果采用西洋绘画惯用的“焦点透视”法,那是无论如何不能包括这么丰富多彩的内容的。中国古代绘画的这种传统构图法,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之一,不仅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长卷人物画采取这种办法,其他的许多绘画,尤其是山水画长卷更是经常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为中国画十分重视的“经营位置”(即现在说的构图)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因为它可以不受固定视圈的限制,便于将不能出现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之内的,但又相互联系着的事物很完整地处理在一幅画里,从而可以更突出、更完整地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同时,这种构图法在布局上有更多的灵活性,画家可以跳出焦点透视的限制,根据主题的要求和艺术的规律,如虚实、节奏等,巧妙地组织画面,并按照构图的需要,延长或缩短上下左右各个空间的距离,更好地体现画家的创作意图。此外,也便于将极其广阔的画面或壮丽的山河景色,或复杂的情节内容,有头有尾地表现出来。《清明上河图》就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这一重要特点。

在欣赏完这些作品以后,教师给学生布置思考题。即你从这些表现人类劳动的美术作品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审美感受?不同的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感情?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然后回答。在本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再让学生思考这样两个问题。即你对人类劳动的意义有什么体验和联想?你对“劳动创造世界”有什么体会和看法?课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研究,以书面形式完成,并在生活中体验劳动带给你的感受。这节课就在和学生反复互动的过程中结束了,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培养了其审美情趣。通过这种的教学形式,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作品的认识。

(二)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提高美术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美术欣赏课教学前,教师让学生初步感知要欣赏的主题内容,学生在精心准备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每一点成功与满足,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欣赏。

再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这节课前,教师让学生每人带一件生活用品实物或图片。一上课,先请学生以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生活用品为例,说出喜欢它的理由(从功能、造型、色彩等方面),导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接下来,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图例,师生共同分析,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做提示和归纳。即日常生活的用品应该是实用的,同时又是美观的。日用产品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也使人们在使用时感到舒适和愉快,很自然地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就是设计者的目标和任务。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和分析接触到的工业产品,认识设计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如鉴赏本课教材中的生活用品“果盘”时,学生说道:它的实用功能是摆放水果,在拿开水果之后成为桌案上的装饰品,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归纳:缠枝鸡冠花纹的纹饰,色彩古朴典雅,构图大方简洁,放置水果时,与水果的鲜艳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缠枝加水果,同类物在平面、立体上的结合形成了统一的美感。不放置水果时,也是一件美观的案头摆设。在分析教材中的“椅子”时,有的学生是这样说的:这把椅子的造型样式独特,色彩效果鲜明,它是室内应用的器物,可供人们坐靠休息或进餐时用,同时也能做室内环境的装饰品,能起到美化生活的作用。教师补充:金字塔式的造型,给人以稳固、安全的感受,可以放心地倚坐休息;木质部分单纯的造型、朴实的色彩和原始感的木纹,与现代气息浓厚的椅垫形成了对比,似乎暗示了现代人与大自然的融合。

欣赏完课本上的图片,请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种生活用品,共同讨论它们的设计好在哪里,有什么特点。将几件相同用途的生活用品放到一起进行对比欣赏,并展开讨论。例如,同是喝水的杯子,你更喜欢哪只?为什么?然后,讨论以下问题。即购买某种生活用品时,你如何进行选择?工业设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什么作用?生活用品的设计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实用与美观相结合)?课后拓展:留心生活中各种常见的生活用品的设计,分析其优、缺点和需要改进之处。

运用所学知识在父母、亲友购买生活用品时尝试为他们提供参考意见。在下次上美术课的时候,问学生有没有去尝试上节课的课后拓展的问题?有学生说:“星期天陪妈妈去买一个护眼灯,它可以前后、上下、左右、高低,全方位地调整光照位置和角度,底座可以拆下来,固定在任何位置。另外,它的造型和色彩也很漂亮,在这个看着非常舒服的灯下学习,一点都不感到疲劳,妈妈也非常满意,还夸我眼光不错呢。”这节课的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审美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检验。

(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

在美术创作中,画家通过形象思维创造艺术形象,是用形象来感染、打动人的。在美术欣赏中,观赏者也离不开形象思维。美术欣赏包含着欣赏者从对作品的直观感受为开端、导引,经过自己的联想、补充和再创造的过程。人们在观赏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多少年后,作品的作者、题目和内容可能被遗忘了,但作品形象却不易忘却。也就是说,在美术作品中,理性的分析虽然是必要的,但最终仍需回到对作品的艺术形象的感觉上去,经过理解,更生动、更鲜明、更深刻地感觉作品的内涵。也就是说,在美术欣赏中还要应用综合的方法,既不能满足于最初的直观感受,也不能停留在理性的分析上,而是要把感性与理性统一起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例如,在欣赏七年级第七课齐白石的《虾》时,学生最初看时,都说画得像极了,虾体透明、会游、会跳动。但如果和实物相比,就可以看出,虾的头、须和足等细部都曾经过画家的提炼和取舍。画家是根据自己的长期观察,按照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虾变成了艺术的形象。它不离开对象的特征,但由于画家的夸张和取舍,使学生对虾的生动活泼的印象更强烈了,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美的享受,也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四)注重课后拓展,拓宽学习领域

资料收集的过程就是学生解读、理解作品,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通过查询资料,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会很自然地增强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关注。学生之间通过相互提供学习资料,在收集资料中积累、交流与认识。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后拓展,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课后拓展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收集资料和交流信息。因为教材给予的信息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课外拓展活动的内容可以涉猎美术范围的任何资料和信息,如绘画、摄影电影、戏曲、雕塑、美术工作者、美术院校、家庭收藏图书、美术工作室网站、卡通与动画、服装与美食、园林、城市与建筑、流行与时尚、旅游等。实践证明,开展美术课后拓展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外拓展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美术知识,对一些美术名作分析得也更透彻了,美术课堂上的参与意识也增强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美术作品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