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美术教育中审美情感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中审美情感的重要性

【摘要】:蔡元培先生曾就审美情感培育的问题明确提出美育这一概念,并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这是对美育的深层次的解释。之前提到审美是受主观和客观的双重影响的,实际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心理因素。美育的目的是审美情感教育,“美”的范围很广,在美育课堂上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和欣赏能力及审美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对“美”的情感和热爱。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有

蔡元培先生曾就审美情感培育的问题明确提出美育这一概念,并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这是对美育的深层次的解释。之前提到审美是受主观和客观的双重影响的,实际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心理因素。美育的目的是审美情感教育,“美”的范围很广,在美育课堂上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和欣赏能力及审美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对“美”的情感和热爱。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教师应予以充分重视。

审美态度是主体对审美对象所持的态度,是指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特殊反映方式。就拿美术欣赏课来说,教师让学生欣赏同一幅画,而得出的体验感想却是大不相同的,这就取决于一个人的审美情感。在人的一生中,学生时期正值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对于“美”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从疑惑转向清晰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对于“美”的正确理解是相当重要的,树立一个乐观的、正确的审美情感对于以后的人生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个阶段也是人最想表现自己“美”的时期。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使用许多办法来表现自己,并认识“美”,审美的情感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在这一时期,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审美情感很容易产生片面性,甚至叛逆情绪,认为“另类”是“美”,认为“另类”是其他形式表现的“美”,导致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对“美”的感受产生偏差。因此,在中小学即审美情感的形成时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过程中,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加以引导,逐步对学生的审美情感进行培养,使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理性审美之中,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也是极为必要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小学生的身体发育还不成熟,体力和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乏辨别能力。这些身心特点,都说明了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艰巨性。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对于一切事物的认识刚刚开始具有自己的想法,也是他们心理从懵懂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他们会有着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学生的审美态度,取决于个人审美情感的心理状态。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准确把握审美状态的影响因素,使其审美情感得以健康的培养。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培养学生辨别生活中的善、恶、美、丑的能力,培养其审美情操。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就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纵观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无论作品欣赏、技能技巧训练,现代工艺制作等,学生都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一个个性化的美的表现,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判断,离不开审美情感的丰富和充实,它是美术教育给予学生的情感动力。学生的审美情感,首先是一种全身心的情感体验,是对优秀美术作品所传递出的情感的再度体验。学生的审美情感还必须具备“愉快的享受”这一特点。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艺术,这是一种本能的、自然流露的情感需要。对于这一点,当美术教师带领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中,所获得的无论是快乐、悲伤、恐惧和欢笑,都是带有艺术的、愉快的享受。学生审美情感的形成,还是一个审美认识逐步提高而趋于丰富和充实的过程。通过建立良好、合理的审美判断,有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品质。同时,审美情感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的审美情感与教师的审美情感密切相关,不管是自觉还是无意,教师总在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另外,学生的审美情感离不开自身情感的宣泄、升华,并表现出独特个性和一定的情感倾向性。

美是客观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国画坛大师、美术教育家刘海粟先生说,“离开美术的教学是苍白的教学,我们的教学唯有与美术教学结合,方可形成完整的教学”。站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刘海粟先生的论述是非常科学的,对于人们今天的美术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美术教育是占有相当大的分量的。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任务是全面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时刻感受美、欣赏美,使学生具备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美术教学是需要学生在情感参与下开展的审美活动,它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和思维能力,也可以反映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的审美态度及倾向。美术教育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所以对于智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美术教育能陶冶人的身心,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因此,审美情感的培养在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