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师鼓励学生结合学与做进行美术创作:开发创造力并促进自由表达

教师鼓励学生结合学与做进行美术创作:开发创造力并促进自由表达

【摘要】: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美术创作练习,使学生掌握、利用美术素材准确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这对于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有重要作用。开放的美术课堂能够促进学生自由表达和分享对美的感受与体验。调查发现,美术教师对学生的把控比较紧,许多本该让学生表达的地方没有让其大胆地表达,而是替代学生表达。

美术新课程标准规定,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就不能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理论知识,而是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使学生不仅具备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而且具备创造美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学与做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动手实践中提高审美素养。

对学生美术技能的锻炼,应当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去,教师可以通过很多方法锻炼学生的美术技能。在当前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创作和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素材进行表达与创作的能力。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美术创作练习,使学生掌握、利用美术素材准确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这对于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有重要作用。如果想要把美术作品所想表达的信息传递给观赏者,就应该让观赏者的内心产生共鸣。美术作品本身就包含着创作者的情感色彩,创作的过程就是把情感通过美术的形式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过程,加强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锻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实施学与做的教学方法,应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开放的美术课堂能够促进学生自由表达和分享对美的感受与体验。因此,追求教学过程的开放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开放的课堂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发挥,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调查发现,美术教师对学生的把控比较紧,许多本该让学生表达的地方没有让其大胆地表达,而是替代学生表达。特别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没有细细追问学生作品的“美”具体表现在哪里。因此,美术教师要学会耐心倾听不同学生带来的对美的不同理解。除了在上课过程中的倾听和追问外,教师还需要正确定位自己,要做好引导和启发的角色。教师应运用娴熟的美术技能感染或者引导学生,每节课教会孩子一点美术技能,能够帮助他们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每节课教给孩子一些审美的眼光,可以帮助他们学会欣赏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艺术;每节课给孩子美的熏陶,可以帮助他们区分美和丑。如果秉承这样的理念,美术课堂会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对美的体验和对美的感受,这样才能让美术课堂真正走向过程的开放。

艺术语言是其他任何语言所无法代替的,合理地运用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本身就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还要注重“做”,“学”与“做”相结合,在“学”与“做”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