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提高学生审美想象力和创作力的有效方法

提高学生审美想象力和创作力的有效方法

【摘要】:美术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欣赏美术作品的基本意识和判断美丑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生活环境,并让学生了解审美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这些认识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对美的感觉更加敏锐,创作的质量得到提高。

美术教育中的欣赏活动是受主观思想感情所控制的一种体验活动,学生在对作品进行深刻品味的同时,要对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进行仔细揣摩,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实现对作品的解读和认知。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解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是首要任务。学生的生活经验少,各方面能力还不完善,尽管内心当中对所欣赏的艺术品有自己的感觉和见解,但比较肤浅和片面,也不知道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美术课程,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拓展课本以外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观察和表达对于所观看到的作品的感受和见解,适当减少教师讲解的信息,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发挥想象,付诸实践。这样,学生就能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对作品的准确解读,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虽然审美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但审美活动本身是一件注重个人感受的活动,判断标准因人而异。由于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情感感受不同,因而对事物的判断标准也是千差万别的。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美学课堂上应对作品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培养学生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学生在审美感受上的多样性。首先,美术课是在学生参与下进行的,学生个人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的差别决定了美术活动具有复杂性和评价多样性。在进行美术活动时,教师应该避免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经验强加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先给学生创造独立判断作品的机会,并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引导,适时给予相关知识的提示,从而使学生走出判断事物美丑只有一个固定答案的误区,建立学生进行审美判断的自信心

美术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欣赏美术作品的基本意识和判断美丑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生活环境,并让学生了解审美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美术这一学科性质本身离不开丰富的艺术作品资料,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作品的内涵或者外在的形式和作者的创作思想,都会或多或少地起到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作用,给学生发挥创作才能提供条件。例如,通过丰富的美术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丰富的表达形式的认识,不再拘泥于传统绘画的表现方式,使学生对美术作品中的色彩、构成以及审美规律有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对美的感觉更加敏锐,创作的质量得到提高。此时,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中西方美术资源,给学生构建一个宽阔的、多元化的审美素养的学习互动平台,提高学生以美学的高度去欣赏事物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分工合作,自主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美术实践活动,并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逐渐达到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