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必要性:为何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必要性:为何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摘要】:审视当前学校诸科教育,美术学科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最佳阵地。学生的审美素质还在发展阶段,对于接受事物的美丑不能完全做出正确的理解和评判,审美标准不成熟,可能对美丑不能做出正确辨别。美育是树人之本,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美术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大力加强学生审美品格的培养,这也是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很有必要。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美术教育领域受到了世界上其他国家教育理念的影响,之前的美术教学大纲主要侧重于学生对技能以及知识的掌握,有比较明显的“技能性”倾向,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新课改之前的美术教学大纲,强调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的区别与联系,虽然讲求其系统性,但是这样造成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脱节,很多学生喜欢美术,但对美术课的兴趣不高。美术新课程标准倡导“以美术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课程理念。美术新课标还从民族美术传承角度,对世界美术文化多样性做了阐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多种多样的艺术作品渐渐走出高雅殿堂,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

一切艺术形式都可以作为情感传达的工具。然而,美术教育却能更加直观的、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呈现情感,也比较受学生喜欢。如果教师能够正确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利用丰富的美术资源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审视当前学校诸科教育,美术学科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最佳阵地。然而,美术教学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教材当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这就导致学生对美术课失去了兴趣,美术教学效率不高,没有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美育功能,学生的审美素养有待提高。

当今社会,视像资源丰富多彩,除了艺术殿堂的艺术品渐渐走进人们生活,电影、电视、广告、画报、卡通等各类典型的视像资源已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尤其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处理的图像,令其画面更加精彩纷呈,尽显无穷的视觉魅力。这种视像资源在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存在着问题和弊端。学生的审美素质还在发展阶段,对于接受事物的美丑不能完全做出正确的理解和评判,审美标准不成熟,可能对美丑不能做出正确辨别。所以,学生处在这个特殊而重要的阶段,美育对于帮助他们身心的成长和审美价值观的形成显得颇为重要。虽然艺术是感性的,但是没有丰富的知识和审美经验的积累,就不能把握和正确解读人们眼睛所看到的艺术作品。美术教育从最基本的课本资源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有助于学生广泛积累美术知识。美术作为一类艺术学科,它与各个文化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积累文化知识,提高审美素养,使学生全面、深刻、有见解地认识审美对象。通过美术教育,能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主动地学习,发现、欣赏和创造美。美育是树人之本,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美术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大力加强学生审美品格的培养,这也是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