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要提高对理论水平的要求,并使这两方面均衡发展。因此,教师要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信息收集工作,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以应对下一步教学。(三)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美术教师的品行要以“为人师表”为要求。对此,教师可与家庭、社会合作,依据艺术教育的目标,在实践基础上做出教学决定,知道成功的教学需要多种教学因素的介入,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
2023-07-23
(一)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美术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设计中,要将这一思想贯穿其中,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学生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美术课是一门技能课,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在作品创作中的创新能力。在美术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他们在创作时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使教学目标能够顺利达成。教学过程应始终以学生为主,引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自主探究和构建知识,这都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好体现的表现。由此可见,美术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设计使美术教学更具科学性
美术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具有这五个基本点,即创造性、直观性、开放性、活动性和综合性。就创造性而言,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美术课不同于其他科目,它没有标准答案可遵循。比如,在欣赏课上,当看到作品《自由引导人民》的时候,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去了解它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或书籍来查阅资料,得出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理解。教师作为引导者,提醒学生要从作画背景、角度、构图、色彩、人物动作和表情等方面来进行总结,让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对学生得到的结论进行总结,得到一个较为完整的结论。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主要学科之一,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构想过程中的启发、想象与交流。在美术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使美术教学更具科学性。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在课堂上轻松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提出能充分锻炼学生思考能力的问题,并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然后,教师对问题和学生的答案进行提炼并得出结论,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辅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真正答案。在教学设计中,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民间剪纸艺术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环节中,教师展示几组剪纸样本,并研究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请大家从题材方面讨论剪纸的用途。经过分组,学生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说从剪纸纹样的美观方面来看,它起到的应该是装饰作用;有的学生说从花式来看,可以作为裁剪或刺绣的样板来用;有的学生说就拿《娃娃坐莲》《抓髻娃娃》来说,剪纸具有很明显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人们纳吉祝福的愿望等,学生们各抒己见,表达着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也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通过对剪纸用途和表现方法的了解,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创作一幅剪纸作品,以此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剪纸的了解,开始进行创作,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的开发,创造力也在不断地提高。
(三)教学设计有利于美术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学设计对美术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同时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不仅从理念上改变,在实践过程中也要有实际的改变。新课改提出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转变师生角色,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注重美术活动的设计,让学生感受自然,通过动手实践得出结论,让学生们能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新课改后美术课更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的责任就不仅仅是“教”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美术语言的运用,让学生对美术学习有新的认识和发现,更加喜欢美术课,尽情体会在美术课上创作的乐趣。在欣赏课上,教师要让学生发挥想象,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仔细观察和研究,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把知识点理清,告诉学生需要掌握什么,由教师进行引导,能够使学生有效地提高审美能力,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法,合理利用教材,优化教学设计,学习内容的顺序和方式可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安排。此外,还要多设置学生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的新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自主探究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过程,不仅使课堂的趣味性有所提高,教师不用一味地在讲台上讲,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很好地调动起来。与此同时,教师应多使用网络信息,让美术课更加生动,使学生对信息的兴趣更加浓厚。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有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不仅学生要有创新,教师也要有创新;不仅仅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学习活动,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
有关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文章
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要提高对理论水平的要求,并使这两方面均衡发展。因此,教师要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信息收集工作,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以应对下一步教学。(三)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美术教师的品行要以“为人师表”为要求。对此,教师可与家庭、社会合作,依据艺术教育的目标,在实践基础上做出教学决定,知道成功的教学需要多种教学因素的介入,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
2023-07-23
实例证明,每一演唱技能的学习与磨练阶段都需要艺术实践,艺术实践是声乐学习的重要部分。长期不进行艺术实践的学生遭受的打击更大,不利于声乐水平的提升和持续性进步。(四)艺术实践对声乐教学质量的影响。......
2023-10-18
美术教师作为学校美术教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教师自身的素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育课程的一项重要使命。此外,如何鉴赏和评价学生的画也是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美术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也决定着教学的质量。......
2023-07-23
(一)孝感雕花剪纸引入小学课程的教学意义1.国家对孝感雕花剪纸的保护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孝感市雕花剪纸艺人协会和孝感市雕花剪纸研究会在1952年成立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了解到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或许今后他们还会主动去挖掘中国更多的民间艺术,继续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2023-10-31
插画与高年级美术教学配合,对课程的学习效果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五年级课程“十二生肖”的学习中,笔者采用绘画与制作相结合的方式,在了解形状、空间、色彩等造型元素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彩泥工具制作富有创意的十二生肖。......
2023-10-31
在这一阶段,小学美术课主要就是绘画能力的培养。(二)美术学科的发展阶段1989年,我国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发布以后,小学美术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三)现阶段小学美术教育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是美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小学美术教育以此为载体,对人开展广泛的美育。美术教育几经变革,并且还将继续改革下去。探究美术教育的学科认识,能有效提高美术教育目标的达成。......
2023-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