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全面发展个人通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全面发展个人通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私有制条件下所导致的人的发展的片面性,人们对劳动过程、劳动产品以及自然环境的审美感觉遭到排斥,严重阻碍了人们审美能力的发展。因此,培养全面的具有和谐人格的人不仅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更是审美教育以实现人的主体价值目标的未来性特征。因此,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正是审美教育未来价值性的体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审美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是时代对人们提出的新要求。

在私有制条件下,人的发展是片面的。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劳动产生了智慧,却注定了劳动者的愚钝、痴呆。”这说明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虽然创造了美,但在精神和肉体上却饱受摧残。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由于生活的贫困,被剥夺了欣赏美的机会。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鲁迅也曾说过:“饥饿的灾民,大约不会去种兰花。”因为美的欣赏和心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劳动者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为了生存,整天为衣食奔波。在这种条件下,对最美的自然景色也会失去感觉。这说明人的感觉是受社会关系制约的,在私有制条件下,人的感觉是受束缚的。人们提倡审美教育,但也不能脱离经济条件来提出某些审美要求。因此,在私有制社会里,人的思维、感觉的发展受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制约,感觉是人的感觉,不完全是生物意义上的感觉。私有制条件下所导致的人的发展的片面性,人们对劳动过程、劳动产品以及自然环境的审美感觉遭到排斥,严重阻碍了人们审美能力的发展。因此,废除私有制就是对人的感觉和属性的解放。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阶段时,人具备了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先进的社会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人们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满足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因而开始逐渐向人的发展和享受需要层面过渡。这使得劳动者有条件、有精力去创造美、欣赏美和发展美。其次,劳动者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和满足,也在精神生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要求,而在精神生活方面的满足主要靠教育来实现。实际上,自我修养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如自我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人,教育使人在认识、伦理、道德、审美等多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教训,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使个体的人的身心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培养全面的具有和谐人格的人不仅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更是审美教育以实现人的主体价值目标的未来性特征。审美教育重视对人个体进行个性化教育,在这一点上,审美教育着眼于人自身发展的未来性工具特点,更能抓住教育的本体论功能。因此,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正是审美教育未来价值性的体现。再次,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了美,而且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发展自身,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自己的沟通能力,健全自己的体魄,成为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审美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是时代对人们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人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摆正审美教育的位置,为培养真正意义上全面发展的接班人而不断地奋斗。

当代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培养具有崇高理想和良好道德素质的“四有”新人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依靠审美教育。“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唯一的路径就是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席勒的话准确地说明了审美教育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审美教育是培养人的精神面貌的总体系的一部分,它使人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既深刻地了解审美作品的实质和意义,并创造性地运用一切文化成就来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建设服务”。审美教育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并且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它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达到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审美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通过其形象性、情感性以及外在美的形式影响人的态度,从而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审美教育可以提升人的审美理想,实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与真善美的统一,从而达到和谐的审美状态。审美理想是对现实社会的超越,这种超越是通过主体创造性的活动,依据审美经验并借助想象力形成的,体现了“美的规律”。审美教育能够使人进入“审美世界”,从而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正如马斯洛所说的那样,审美需要属于人的需要层次中的较高层面,它可以超越现实,进入一个精神性的世界。审美世界并不是完全脱离客观世界的,它源于现实世界,又高于现实世界,并以客观现实世界为基础。而“审美教育的超越性”是指审美对现实世界的否定性,这种超越性体现了人的否定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本质特征。审美教育是一个与人的生存状态、人的个体生命质量密切相关的范畴,它的终极意义表现为人生价值,它的价值在于对人生的把握、对生命价值的把握,并借助于情感的熏陶、健康人格的塑造、情感培养等途径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审美教育作为一种价值信仰,是人的生存方式。它通过关注人的生存,发挥它超越现实、实现未来的作用。审美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它独特的形象性、娱乐性、潜移默化性塑造着发展的个人,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