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我国审美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我国审美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摘要】:(一)对审美教育定义的科学性不够当前,我国审美教育的状况并不乐观,甚至令人担忧。除此之外,通过家庭影响、社会环境进行审美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审美教育的正常实施。而审美教育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另一种意见认为,审美教育是一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主体自身建构的教育方式。

(一)对审美教育定义的科学性不够

当前,我国审美教育的状况并不乐观,甚至令人担忧。审美教育并非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工作,它是关系全民素质教育的重大而长远的工作。当然,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这是最重要的途径。除此之外,通过家庭影响、社会环境进行审美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审美教育的正常实施。

审美教育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教育?这是人们首先应该面对的问题。自人们萌发审美观念之始,人们就不断地探索,对审美教育的定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准确把握审美教育的含义,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理解、把握审美教育,更有利于人们按照美的特性来塑造完美意义上的人性。但是,针对审美教育的内涵,很多科学家都做了不同的定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审美教育是德育的工具和手段,它是实施德育的一种辅助性教育。这种界定虽然看到了审美教育具有独特的德育价值,对德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将审美教育仅仅看成德育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是不恰当的。首先,德育是一种偏向于伦理道德规范的教育,用于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而审美教育是一种侧重于人的情感的教育,是自觉进行的,不带有强制性。其次,从功能上来说,德育注重人的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目的是培养思想先进、品德高尚的人。而审美教育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再次,德育是一种理性化的说教,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而审美教育是一种形象性的教育,凭借美自身的感染力和召唤力来影响和感染人,让人在审美享受中受到教益。持这种观点的人,只看到了社会中道德因素的重要作用,而没有注意到人是一种情感性动物。因此,培养塑造人的教育就不能只满足意识的提升,也不能只满足知识的传授和身体的训练,还应当注重完整、健康人格的塑造,以及整个身心的和谐发展。总之,审美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和人的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另一种观点是把审美教育定性为艺术教育,把审美教育看成艺术教育的同义语。艺术教育强调了艺术在审美教育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了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不可分割的联系,值得肯定,但绝对不能完全等同。首先,两者的范围不同。现代审美教育包含的范围很广,它不仅包括艺术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自然美育、科学美育等。其次,两者的实施途径不同。审美教育的实施离不开艺术教育,但绝不仅仅局限于艺术教育。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通过艺术欣赏来感受美的熏染,也可以让人们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接受千姿百态的美的熏陶,还可以让人们在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受到美的净化,领略美的真谛。因此,审美教育比艺术教育的范围和途径都大得多。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教育。这种说法太笼统,对审美教育的真正内涵到底是什么没有说清楚,并且范围太广,很难界定,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这几种定性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审美教育的含义,但仅仅是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触及了审美教育的性质,并没有给审美教育以科学的界定,大多只是停留在现象层次上的论述,因而未能揭示出审美教育的真正实质。

(二)对审美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认识不够

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各界为追求审美教育的发展做了孜孜不倦的努力,但人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到目前为止,审美教育虽然在理论上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已经取得了与德育、智育、体育并列的地位,但实际上,它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却没有自己应有的位置。

目前,对审美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与智育、德育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代表性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审美教育是德育、智育的附属品,是实现德育和智育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审美教育并没有取得独立的地位,审美教育本质上只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外在价值的表现。另一种意见认为,审美教育是一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主体自身建构的教育方式。它具有将德育与智育结合在一起、综合开发人的精神品质和人格品质的独特功能。因此,审美教育就不是德育、智育的附属地位,而是以它超越现实的未来价值取得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两种观点虽然对审美教育的界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有不足。笔者认为,审美教育是社会价值与人的主体价值的统一。

(三)审美教育的实施方法存在问题

前面已经讨论了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区别,两者是不能等同的。但是,艺术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思维能力,因此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把音乐美术诗歌等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把艺术教育误以为是审美教育,这种观点很普遍,而且还在蔓延。持这种观点的人,不仅在概念上、定位上,甚至在思维方式上也有问题。首先,他们不清楚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艺术教育只是实现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审美教育的一种载体、一种手段。通过艺术教育最终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那才是最终目的。其次,因为概念模糊,相应的判断、推理必然也是不正确的。这就在方法上陷入了误区。方法的误导不仅与审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离审美教育更远了,甚至会产生相反的、不好的结果。这就表现在很多学校不切实际地开设美术课和音乐课,误认为这就是审美教育。教学方法不当就很难带给学生美的享受,更难以使审美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