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无人机的未来:放飞梦想,探寻可能性

无人机的未来:放飞梦想,探寻可能性

【摘要】:但真正会为无人机带来颠覆式影响的,将是更加智能。这是无人机的发展路径,未来人工智能将在后两个层级上赋予无人机以更多的自主性。智能化是无人机值得探索的未来。在应用层面上,无人机集群化已经得到了军民的共同认可。无人机也不是独立存在的行业。无人机正处于一个由智能手机和互联网领导的更大的环境之中。

无人机作为一种空中平台,把人们的生活从二维扩展到了三维空间,在垂直高度上赋予了生活无限可能。

无人机的前景如何?关于这个问题,答案是乐观的。

更智能

3D Robotics公司的CEO Chris Anderson曾提出,无人机仅具备导航功能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为即使预先设置了路线,无人机还是可能会撞到障碍物。我们需要让无人机更加安全,无人机要具备视觉功能、智能探路技术、环境感知功能等。

Skycatch公司的产品总监Ambar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也提到,未来无人机将会具有可控的人工智能以及高度自动化操作。

诚然,更长续航、更稳定的摄像技术、高清低延迟图像传输、更强的抗信号干扰能力等,这些技术进步将使无人机更加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对无人机的推广有重要意义。但真正会为无人机带来颠覆式影响的,将是更加智能。

无人机的控制层级,可以分为纯手动控制、有增稳的手动控制、有姿态自稳的手动控制、具备导航功能的手动或者自动控制、具有路径规划功能的手动或自动控制,以及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自动控制。这是无人机的发展路径,未来人工智能将在后两个层级上赋予无人机以更多的自主性。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曾发明了一种具备自主规避障碍和实时规划路线能力的无人机,在复杂的模拟环境下,无人机精准地躲过所有由绳子、管状物等组成的障碍,流畅地完成了穿越飞行。这项看似简单操作的背后,涉及了人工智能、传感器工程学多方面的结合。

而这只是人工智能的初级表现形式,高级人工智能需要的更多。高级别的人工智能无人机将具备学习、判断和任务决策的能力,通过多次、大量的学习,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快速与已经建立的模型进行匹配,从而计算出某种故障的最佳解决方案。比如,无人机不仅能够规避静态障碍,还能预判动态障碍的运动趋势,从而确保无人机可以在飞行中,主动避开一切不利因素。再如,无人机编队进行农药喷洒作业,一架无人机因为故障、电量不足等原因退出作业,其他几架无人机可以根据在线数据和对应算法,进行任务决策(比如重新调整队形),从而迅速做出补偿。

智能化是无人机值得探索的未来。

更互联

无人机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监管层面上,当无人机发展到一定阶段,应用数量达到规模,为每一架飞机单独划设空域,就会变得不切实际,这时就需要在无人机与无人机之间搭建起沟通的纽带,让它们可以在同一片空域里保持适当间隔,和谐共处。前文提到的美国有关部门正在打造的无人机交通管理系统(UTM),注重的就是多任务、多架无人机之间的协调,而不仅仅是监测或者服务某一架无人机,从而真正搭建起无人机的空中交通。

应用层面上,无人机集群化已经得到了军民的共同认可。尤其在未来战场上,在执行共同任务时,无人机集群要进行协同目标探测、协同态势共享等协同操作,这就需要具备集群感知和态势共享技术。当集群化越来越多地上演,无人机与无人机之间的联系会愈发紧密。

无人机也不是独立存在的行业。

无人机正处于一个由智能手机互联网领导的更大的环境之中。由于这个大环境不断变化,无人机的定义将随之改变。

在娱乐领域上,大疆和微博、Youtube、Facebook Live和Periscope达成合作,其无人机可作为直播设备,用户只需要在手机上安装特定程序软件,就能直接将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实时传输到网络直播上。在2016年Facebook的F8开发者大会上,扎克伯格现场还使用无人机进行了拍摄,通过Facebook的直播页面和客户端,实时传送给了全球观众。据大疆2016年8月给出数据,平均每天有超过2000人次在Facebook Live上进行无人机直播,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在专业领域上,由于监管政策不明确和普及程度不够等原因,无人机在各行各业所采集的数据暂时还无法实现相互连接,但随着推广程度的逐渐加深,无人机必将成为一个新的数据入口,后端大数据的挖掘将成为无人机服务的核心。大数据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正在向智能社会迈进,无人机作为空中数据节点,将为大数据时代提供新的注脚。

更普及

在消费娱乐市场上,激增的产品销量、上涨的融资频率和加剧的市场竞争都宣告着无人机行业已经迎来了第一次爆发,而这次爆发将只是无人机的发展长河中的一次小高潮。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大量的预测报告和研究数据都表明,以农业植保、电力巡线、警用安防遥感测绘等为代表的专业领域,才是无人机未来的主战场,在这里无人机将掀起更大巨浪,在这里,无人机蓄势待发。

与消费级无人机不同,在专业领域,无人机是一架能干活的机器,是一种工具。工具要的不是飞行的乐趣,而是实用。一个任务可以重复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用户对无人机专业技能不用太高,接受一定培训然后按照章程即可操作,这就是实用。这关乎的不仅仅是无人机技术问题,而配套的售后、工业化设计、生产等环节才是关键

纵观整个无人机行业产业链,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无人机正处于技术驱动阶段,但是相较于两年前,技术之外的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我们会看到无人机行业在产品商业模式上的颠覆,无人机会创造出更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