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5年,荷兰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首次发现了土星的光环及其卫星——土卫六。在十八世纪,天文望远镜进一步发展,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对此做出了最大贡献。在赫歇尔发现天王星之后,天文学家再次对太阳系产生了兴趣。不过,有一位天文学家成功地找到了一颗新行星。在1874年和1882年,天文学家观测到了金星从太阳前面经过。......
2023-08-25
人类对太阳系行星空间探测是从金星开始的,前苏联和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对揭开金星的秘密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探测竞争。到目前为止,发往金星或路过金星的各种探测器已经超过40个,获得了大量的有关金星的科学资料,使我们对金星有了更多的了解。
金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所以人类对太阳系行星的探测首先是从金星开始的。截至2008年11月,人类已向金星发射了31个空间探测器,其中22个成功,9个失败。加上各种路过的探测器总数已超过40个。
前苏联的“金星1号”是人类历史上发射的第一艘金星探测飞船,在1961年2月12日升空,但并不成功。
首度成功观测金星的是美国的“水手2号”,于1962年8月27日升空,同年12月14日,通过了距离金星34830千米的地方探测金星。
首次在金星大气中直接测量的是前苏联的“金星4号”,于1967年10月18日,打开降落伞,降落于金星大气中。
首次软着陆成功的是前苏联的“金星7号”,它于1970年12月15日,降落于金星表面,送回各种观测资料。
前苏联从1961年开始,直至1983年,共发射飞船16艘,除少数几艘失败外,大多数都按原计划发回不少重要资料。
▲“金星4号”探测器
美国在1962年发射“水手2号”以后,又在1978年5月20日和8月8日先后发射“先驱者金星”1号和2号,其中“先驱者金星”2号的探测器软着陆成功。至此,美国也先后有6个探测金星的飞船上天。1978年,美国先驱者探测器在金星表面实现软着陆。1989年发射的伽利略探测器,于1990年2月飞越金星进行遥感观测。最新的金星探测器属于欧洲金星快车探测器,于2005年发射,2006年4月进入金星轨道进行遥感观测。
探测表明,金星的天空是橙黄色的。金星的高空有着巨大的圆顶状的云,它们离金星地面48千米以上,这些浓云悬挂在空中反射着太阳光。这些橙黄色的云是什么呢?原来竟是具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浓硫酸雾,厚度有20~30千米。因此,金星上若也下雨的话,下的便全是硫酸雨,恐怕也没有几种动植物能经得住酸雨的“洗礼”。的确,金星也真是个不毛之地。
金星的大气不仅有可怕的硫酸,还有惊人的压力。我们地球的大气压只有一个大气压左右,在金星的固定表面,大气压是95个大气压,几乎是地球大气的100倍,相当于地球海洋深处1000米的水压。人的身体是承受不起这么大的压力的,肯定在一瞬间被压扁。
金星的大气中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占了气体总量的96%,而氧气仅占0.4%,这与地球上大气的结构刚好相反,金星的二氧化碳比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多出1万倍。人在金星上一准儿会被闷死。这里常常电闪雷鸣,几乎每时每刻都有雷电发生,让你掩耳抱头,避之不及。
金星是真正的“火炉”。地球上40℃的高温已经让人受不了,但金星表面的温度高得吓人,竟然高达460℃,足以把动植物烤焦,而且在黑夜并不冰冻,夜间的岩石也像通了电的电炉丝发出暗红色光。金星怎么会有这么恐怖的高温呢?这也是二氧化碳的“功劳”。白天,在强烈阳光照射下,金星地表很热,二氧化碳具有温室效应,就是说大气吸收的太阳能一旦变成了热能,便跑不出金星大气,而被大气挡了回来,二氧化碳活像厚厚的“被子”,把金星捂得严密不透风,酷热异常。再加上金星的一个白天相当于地球上58天半,吸收的热量更是越聚越多,热量只进不出,从而达到了460℃的高温,比最靠近太阳的水星白昼的温度还要高(水星约430°C)。
温室效应使金星昼夜几乎没有温差,没有季节变化,因而金星上无四季之分。
金星地表与地球有几分相似。金星因为有大气保护,环形山没有水星、月球那么多,地型相对比较平坦,但是有高山。山的高度最大落差与地球相似,也有高大的火山,延伸范围广达3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金星表面看起来像地球陆地。不过,地球陆地只有十分之三,其余十分之七为广大海面。金星有很少量的水,仅为地球上水的十万分之一。这些水分布在哪里呢?由“金星13号”和“金星14号”探测表明,在硫酸雾的低层,水汽含量比较大,为0.02%。金星表面找不到一滴水,整个金星表面就是一个特大的沙漠,在每日的大风中尘沙铺天盖地,到处昏昏沉沉。
金星上如此恶劣的环境,是以前的人们不曾想到过的,这位曾经是地球“孪生姐妹”的金星,一旦面纱撩开,即刻让人们对金星上存在生命的幻想破灭了。
金星自转是卫星中最独特的。自转与公转方向相反,是逆向自转。换句话说,从金星上看太阳,太阳是从西方升起,在东方落下。金星逆向自转,是科学家用雷达探测金星表面根据反射器回来的雷达波发现的,还知道金星自转非常缓慢,每243天自转一周,如果我们在金星上观看星星,每过243天,才能在天空看到同一幅恒星图景,如我们以太阳为基准测量金星自转周期,仅仅是116.8个地球日。因为,在这段时间,金星沿公转轨道前进了很大一段距离,在这243天中,可以看到两次日出和日落。所以,一个金星日是116.8个地球日,金星上的一天等于地球上116天多。
有关一本书读完人类探险的历史的文章
1655年,荷兰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首次发现了土星的光环及其卫星——土卫六。在十八世纪,天文望远镜进一步发展,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对此做出了最大贡献。在赫歇尔发现天王星之后,天文学家再次对太阳系产生了兴趣。不过,有一位天文学家成功地找到了一颗新行星。在1874年和1882年,天文学家观测到了金星从太阳前面经过。......
2023-08-25
解读金星6月8日,金星如约凌日,天文奇观再次出现。从距离大小来说,金星是最靠近地球的行星。与地球不同的是,至今未发现金星有天然卫星。金星的地质地貌。由于高温和无水,金星上没有生命。目前世界航天大国正在制定新的金星探测计划。金星赤道自转速度为每秒1.81米,仅相当于最大风速的60分之一,故科学家们将这一疾风称为“超旋转”现象。探测器将在以近地点300千米、远地点60000千米的椭圆轨道上环绕金星运行。......
2023-12-07
木星的世界木星是距太阳的第五颗行星,并且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在木星的内部,由于巨大的压力,氢原子中的电子被释放出来,仅存赤裸的质子。我们在木星表面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风暴,其中最著名的风暴是“大红斑”。由于木星的大气运动剧烈,致使木星上也有与地球上类似的高空闪电。木星的内部是由铁和硅组成的固体核,称为木星核,温度高达30000℃。更奇异的是木星南半球上有一个持续运动了几百年的大气旋,称为“大红斑”。......
2023-12-07
所有人类的活动都是依赖于这些条件而完成。巴斯德的自然界微生物空间却与此不同,他的这项发明突然间是人们对人类及动物得病的原因有了明晰的认识,很快人们就发现了疾病预防与治疗的方法。如果说化学与农业方面也取得了成就,那么巴斯德的发明就影响到现代文明社会的每一个人。显然,人类早期的实践成就并不能与自然科学混为一谈。他们属于人类发展的某一个阶段,为人类学家所关注。......
2023-08-09
但是无论怎样,这些古斯堪的纳维亚探险并未使殖民长久,后来跟随哥伦布的人才建立了新国家。哥伦布带回来的关于伊斯帕尼奥拉岛的财富和资源消息使整个欧洲极度的兴奋,为了把发现新大陆的成果据为己有,西班牙王室立刻派哥伦布再次出海;其他国家的航海家也纷纷出动,都想瓜分新世界的战利品。......
2023-08-09
第33章舰队太阳系是一个完美的宇宙生命保障系统整齐的队列如果把地球比作一艘宇宙飞船,太阳系就是一个庞大的舰队,舰队里有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类地行星八大行星中,有四颗位于温暖的太阳系内部,称为内行星,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这样,水星的第一个特点是很热。金星甚至比水星还热,它全球表面的温度高达480度。......
2023-09-17
科学革命的深远影响更多地在于其直接引发了彻底的思维变革,使知识界的思想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在对物理特性知识的获取方面,培根主张反复试验和观察,通过归纳法得出普遍结论,把握自然的规律、秩序,洞察自然界的奥秘。......
2023-11-30
针对太阳系的现状,有一些天文学者认为,太阳伴星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形成,而形成了九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等。在他们设计的一个模型中,X行星周期性地从上述彗星带近旁穿过,破坏彗星轨道,使大量彗星冲向太阳系内部。韦米尔说,这个理论的优点之一是X行星的轨道距离太阳要比“复仇星”近得多,因而将十分稳定。......
2023-08-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