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深海探险:科学家们逃离海底裂缝的惊险经历和大西国之谜

深海探险:科学家们逃离海底裂缝的惊险经历和大西国之谜

【摘要】:深海探险家立刻采取应急措施,让“赛纳”号悬浮在海中,就像一只装死的海龟。他们连忙重新启动上浮装置,回到了海面。科学家们立刻联想到关于“大西国”的传说:许久许久之前,有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几天之间就沉没在海底。经过90分钟的挣扎,“阿尔文”号终于脱离险境,驶出了这条可怕的裂缝。这样“阿基米德”号终于安全地退出“死胡同”,回到了阳光灿烂的海面。

在几千米深的洋中脊进行科学探险,就像与死神作伴同行,稍有不慎便会葬身海底。当“赛纳”号满载着科学资料缓缓上升到水深800米处时,突然发生了一阵猛烈的碰撞,紧接着是沉闷的响声和深潜器的可怖的抖动。深海探险家立刻采取应急措施,让“赛纳”号悬浮在海中,就像一只装死的海龟。这时观察窗前出现一阵浓浓的黑雾,后来,一道巨大的阴影盖在有机玻璃上。他们紧张得凝神屏息,等了好久,阴影终于“飞”开了。他们连忙重新启动上浮装置,回到了海面。但是他们一直不知道撞上了什么东西。

▲深潜器深海探测

7月17日,“阿尔文”号在洋底潜航时,看到了一堵高10米的岩墙,接着又看到一堵岩墙,几堵岩墙看上去像一座海底古城的遗迹。科学家们立刻联想到关于“大西国”的传说:许久许久之前,有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几天之间就沉没在海底。这会不会就是人们争论不休的“大西国”呢?“阿尔文”号在不足4米宽的“古城街道”上踽踽而行,发现这些墙与中央裂谷大致平行,高4~10米,厚20~100厘米,两墙相距3~4米,因此它们不可能是人造的墙,而是坚固的岩脉。它的较强的抗蚀能力,使它有别于四周易剥蚀的岩石。接着“阿尔文”号看到了洋底各种形状奇特的生物,其中最为怪异的是一种叫“沙箸”的动物。它们像一堆堆扔在海底的乱七八糟的铁丝,能够放出冷光,与别的东西相撞就自行发热。“阿尔文”号向一处裂谷潜进。这里的深度为2800米,两旁危岩耸立,不知不觉“阿尔文”号驶进了一条几乎与深潜器一样宽的狭窄裂缝,裂缝两旁的峭壁犬牙交错,使它向前不得。正当它缓缓后退时,突然崩陷下来的砂石纷落,如果不尽快撤离,随时有被喷发的岩浆流永远地“铸”在洋底的危险。工作人员临危不惧,立刻使深潜器左右摇晃,慢慢抖落压在上面的砂砾。经过90分钟的挣扎,“阿尔文”号终于脱离险境,驶出了这条可怕的裂缝。

8月6日,“赛纳”号和“阿尔文”号完成了各自的考察任务,憩息在母船上,唯独“阿基米德”号还要执行最后一项任务。当它在一条大裂缝里行驶时,猛地发现自已被夹在一条狭窄而弯曲的岩缝中。岩缝的上头是一堵坚实的岩墙,天花板似地挡在上面使它无法上浮;前方是一块尖锐的岩石,又使它不能穿越,后面则是条曲折的通道,一倒车可能会撞坏螺旋桨。他们克服短暂的慌张之后,想出了一个极妙的办法:像渔夫撑篙那样,用机械手推挡着岩壁。这样“阿基米德”号终于安全地退出“死胡同”,回到了阳光灿烂的海面。

“费摩斯”行动计划的科学探险证明:大西洋洋中脊顶部的中央裂谷,深2800米,上口宽25~50千米,底宽不足3千米。这一条海底“伤痕”,曾经是大陆的一条裂缝,由于地球内部的驱动力,把裂缝两边的陆地向相反的方向推开,最后形成两块相隔万里的陆地——非洲和美洲。

后来,科学家们又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发现了更为壮观的大洋中脊。于是,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终于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