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阿基米德号洋底勘察:深海考察与海底资源探索

阿基米德号洋底勘察:深海考察与海底资源探索

【摘要】:深潜器“阿基米德”号率先孤军作战。3个小时之后,洋底已在“阿基米德”号的下面呈现,勒皮雄的眼睛紧贴着舷窗。“阿基米德”号继续沿着中央裂谷的岩壁小心翼翼地降落。12点15分,“阿基米德”号轻轻着底。“阿基米德”号在到处是陡壁断崖的中央裂谷底部潜航了两个多小时,进行了全方位的科学调查。随后,“阿基米德”号又下潜了6次,在中央裂谷底部的一座小火山周围考察了9千米,采集了岩石90千克,拍摄照片2000多张。

“费摩斯”行动计划开始于1973年夏季,科学探险家们汇集在大西洋中部海域。这里的海底地形复杂,经常有海底火山爆发。深潜器“阿基米德”号率先孤军作战。虽然“阿基米德”号深潜过160多次,安全性能好,但年长日久不免老迈而显得有些笨拙。计划中的另两艘深潜器,一是“赛纳”号,它刚建好,尚未作过试航,二是“阿尔文”号,经过改造正在试航,来不及赶到。

1973年8月2日上午9点06分,“阿基米德”号开始下潜。它以每秒30分米的速度沉落,再次进入一个寒冷、静寂、高压和漆黑一片的世界。下潜的三位乘员中,心情最激动的要数首席科学家勒皮雄,他将是世界上第一位看到洋中脊的人,也是降到中央裂谷底部的第一个人。勒皮雄是海底扩张学说的积极倡导者,这次海底探险是对理论与事实是否相符的一个检验。

3个小时之后,洋底已在“阿基米德”号的下面呈现,勒皮雄的眼睛紧贴着舷窗。他突然惊呼起来。“看,熔岩!”他感到极为振奋,因为在深潜器的前方,巨大的熔岩像瀑布似的从几乎是垂直的陡坡上倾泻而下。“阿基米德”号继续沿着中央裂谷的岩壁小心翼翼地降落。勒皮雄又看到了壁上许多“管道”,活像大管风琴的音管,参差不齐地排列在那里,直径大都为1米多。管道是黑色的,在深潜器的探照灯光下闪出黑珍珠般的光泽。勒皮雄一边拍着照,一边想象着熔岩瀑布形成时的壮观景象:炽热的岩浆从裂谷底部纵横交错的裂隙里涌出来,流向四方,然后被海水冷却凝结成红色的“瀑布”,而黑色的管道则可能是岩浆透气的“烟囱”……这里熔融的岩浆和陡峭的悬崖峭壁也许就是现存大陆的起源之处。

12点15分,“阿基米德”号轻轻着底。海底与刚才所见的景况大不一样,尽是些破碎的岩块,不过它们的大小却出奇地均匀,像铺铁路的道碴。远处还可以看到一些完整无损的枕头状熔岩块,岩块上蒙着一层“霜”,那是海洋浮游生物的钙质遗骸,使整个洋底看上去像一块白色的帘布。

“阿基米德”号向前慢慢挪动。勒皮雄看到一株柳珊瑚,看到一丛艳丽的大海绵。在海深3000米的地方竟有这般动人的生命现象,他不禁暗暗惊叹。深潜器到了一块枕状熔岩边,勒皮雄启动机械手采集标本。但“阿基米德”号“年老”而动作不便,居然为此忙碌了半小时,才把那块岩石放进采集器里。深潜器在拐弯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一块岩石,引起勒皮雄的一阵惊慌,但很快被一种愉快的心情代替了。他看到一只怒气冲冲的大螃蟹爬出洞来,张开双螯,摆出一副进攻的架势,两只小眼睛不停地转动,怒视着深潜器,好像在埋怨这个不速之客搅乱了它的安宁。

“阿基米德”号在到处是陡壁断崖的中央裂谷底部潜航了两个多小时,进行了全方位的科学调查。14点56分,电池的电快用完了,3位海底探险者决定上浮。一个多小时之后,他们回到了海面。在母船上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其他科学家,一看到他们欢快的眼神便明白,他们已经找到了打开海底秘密大门的钥匙。

随后,“阿基米德”号又下潜了6次,在中央裂谷底部的一座小火山周围考察了9千米,采集了岩石90千克,拍摄照片2000多张。

9月6日,“费摩斯”行动计划的第一航次结束。母船载着遍体鳞伤的“阿基米德”号返回法国的土伦港,它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才能接受更为重要的探险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