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玄奘偷渡经历:冒越宪章私往天竺的历程

玄奘偷渡经历:冒越宪章私往天竺的历程

【摘要】:玄奘,俗姓陈,本名祎,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幼年时就聪慧好学,而且家学渊源,少年出家后更是勤奋用功,13岁就能登座于大众前覆讲经论。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当时,朝廷禁止唐人出境,他在凉州被边境兵士发现,叫他回长安去。他逃过边防关卡,向西来到玉门关附近的瓜州。这时候,凉州的官员已经发现他偷越边防,发出公文到瓜州通缉他。如果经过堡垒,一定会被兵士捉住。

玄奘,俗姓陈,本名祎,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幼年时就聪慧好学,而且家学渊源,少年出家后更是勤奋用功,13岁就能登座于大众前覆讲经论。在博览各家宗论典籍时,发现各宗所说,彼此不一,于是与兄长长捷法师参访四方宿德耆老,想要解开心中的疑惑;但是,终究未能于论辩当中释疑。于是,玄奘发愿西行天竺(今印度),以求法取经:“唯有将原典精确地译出,以释众疑,佛法才能继续在东土弘传,利益世人!”

公元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公元629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到了凉州(今甘肃武威)。当时,朝廷禁止唐人出境,他在凉州被边境兵士发现,叫他回长安去。他逃过边防关卡,向西来到玉门关附近的瓜州(今甘肃安西)。

玄奘在瓜州,打听到玉门关外有五座堡垒,每座堡垒之间相隔100里,中间没有水草,只有堡垒旁有水源,并且由兵士把守。这时候,凉州的官员已经发现他偷越边防,发出公文到瓜州通缉他。如果经过堡垒,一定会被兵士捉住。

玄奘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碰到了当地一个胡族人,名叫石槃陀,愿意替他带路。玄奘喜出望外,变卖了衣服,换了两匹马,连夜跟石槃陀一起出发,好不容易混出了玉门关。他们在草丛里睡了一觉,准备继续西进。哪儿想到石槃陀走了一程,就不想再走了,甚至想谋杀玄奘。玄奘发现他不怀好意,把他打发走了。

打那以后,玄奘孤单一人在关外的沙漠地带摸索前进。约摸走了80多里,才到了第一堡边。他怕被守兵发现,白天躲在沙沟里,等天黑了才走近堡垒前的水源。他正想用皮袋盛水,忽然被守关将士一箭射中,当场被擒。

▲公元前6世纪,中国的佛教徒千里迢迢去印度膜拜

守关将士把玄奘带进堡垒,幸好守堡的校尉王祥也是信佛教的,问清楚玄奘的来历后,不但不为难他,还派人帮他盛水,还送了一些饼,亲自把他送到十几里外,指引他一条通向第四堡的小道。

第四堡的校尉是王祥的同族兄弟,听说玄奘是王祥那里来的,也很热情地接待他,并且告诉他,第五堡的守兵十分凶暴,叫他绕过第五堡,到野马泉去取水,再往西走,就是一片长800里的大沙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