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哈得孙作为东印度公司船长的探险与发行之旅

哈得孙作为东印度公司船长的探险与发行之旅

【摘要】:后来法国人和西班牙人都再也没有来此拜访,直到85年之后的1609年,哈得孙受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委派,为了同样的目标航行到这里,比他的先驱者们更加深入地进行了一次富有成果的探险与发行之旅。莫斯科公司认为他是个失败的船长,解雇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哈得孙来到了阿姆斯特丹,于1609年1月8日与东印度公司签订了航海协定。

哈得孙并不是最早到达此地的欧洲人,在他很久以前就已经有两支探险队来过这里。1524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乔凡尼·德维拉扎诺受法国君主弗朗西斯一世的委托,为了寻找通往中国的通道,沿着北美的东部海岸航行,进入了纽约湾。在维拉扎诺之后几个月,为西班牙服务的葡萄牙船长埃斯特凡·戈美斯也来到了纽约湾,把他所看到的水道命名为“圣安东尼奥河”。后来法国人和西班牙人都再也没有来此拜访,直到85年之后的1609年,哈得孙受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委派,为了同样的目标航行到这里,比他的先驱者们更加深入地进行了一次富有成果的探险与发行之旅。

▲哈得孙

此前,哈得孙曾受雇于英国。1607年5月,英国人亨利·哈得孙受到一家与俄国做生意的英国莫斯科贸易公司的委派,从泰晤士河口出发,驾船向正北远航,企图穿越北极前往中国,打通通向远东的贸易航道。当时无人知晓北极地区是被坚冰所覆盖的,人们以为北极浮冰只是狭窄的条带。6月,他顺利地沿格陵兰东岸向北行驶,于7月中旬航行到达北纬80°23'的高纬海区。在当时,这是人类有史以来航海征服的最北点。由于遇到了大片的浮冰,哈得孙无法继续往北航行,被迫返回。

1608年哈得孙再次受命探索通往远东之路。哈得孙于4月底启程,6月初绕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北端,并于6月底眺望到新地岛。他试图找到想象中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与新地岛之间的海峡,然而大量的浮冰使他的希望落空。他改变计划,决定绕过瓦加奇岛,朝鄂毕河河口航行,然后继续朝北前往鞑靼角,但是这个尝试同样失败了。经过一系列的挫折,哈得孙最终意识到穿越北极前往东亚是根本不可行的。莫斯科公司认为他是个失败的船长,解雇了他。

当时新兴的荷兰共和国也急于到富庶的东方去进行贸易,议会曾悬赏重金寻求能够发现东北通道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哈得孙来到了阿姆斯特丹,于1609年1月8日与东印度公司签订了航海协定。公司给他装备了一艘名叫“半月号”的旧船,招募了18名英国和荷兰籍的水手,哈得孙还把儿子约翰带上了船,并委任曾随他一起航海过的罗伯特·尤特为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