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马可·波罗的亚洲探险:详述东方文化风俗与地理人情

马可·波罗的亚洲探险:详述东方文化风俗与地理人情

【摘要】:波罗兄弟回家后,小马可·波罗天天缠着他们讲东方旅行的故事。1271年,马可·波罗17岁时,父亲和叔叔拿着教皇的复信和礼品,带领马可·波罗与十几位旅伴一起向东方进发了。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在中国居留15年之久。马可·波罗在大汗皇帝的朝廷里任职期间,显然数次沿不同的路线走过中国的东部地区。马可·波罗每到一处,总要详细地考察当地的风俗、地理、人情。

波罗兄弟回家后,小马可·波罗天天缠着他们讲东方旅行的故事。这些故事引起了小马可·波罗的浓厚兴趣,他下定决心要跟父亲和叔叔到中国去。

1271年,马可·波罗17岁时,父亲和叔叔拿着教皇的复信和礼品,带领马可·波罗与十几位旅伴一起向东方进发了。

他们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来到巴勒斯坦,接着从阿克城出发转道抵达亚历山大勒塔湾的阿亚什城。然后穿过小亚细亚的中部地区和亚美尼亚高原,自此他们转身向南走去,到达库尔德斯坦。然后他们沿底格里斯河河谷顺水而下,经过摩苏尔和巴格达城到达巴拉香。再往前,这些威尼斯人大约是向北行进,来到大不里士,然后从东南穿过伊朗,到达霍尔木兹。

然而,这时却发生了意外事件。当他们在一个镇上掏钱买东西时,被强盗盯上了,这伙强盗乘他们晚上睡觉时抓住了他们,并把他们分别关押起来。半夜里,马可·波罗和父亲逃了出来。当他们找来救兵时,强盗早已离开,除了叔叔之外,别的旅伴也不知去向了。

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来到霍尔术兹,一直等了两个月,也没遇上去中国的船只,只好改走陆路。这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是让最有雄心的旅行家也望而却步的路。他们从霍尔木兹向东,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跨过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一路上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饥渴的困扰,躲开了强盗、猛兽的侵袭,终于来到了中国新疆。

马可·波罗他们继续向东,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古城敦煌,瞻仰了举世闻名的佛像雕刻壁画。接着,他们经玉门关见到了万里长城。最后穿过河西走廊,终于到达了上都——元朝的北部都城。这时已是1275年的夏天,距他们离开祖国已经过了4个寒暑了!

▲马可·波罗像

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向忽必烈大汗呈上了教皇的信件和礼物,并向大汗介绍了马可·波罗。大汗非常赏识年轻聪明的马可·波罗,特意请他们进宫讲述沿途的见闻,并携他们同返大都,后来还留他们在元朝当官任职。

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在中国居留15年之久。马可·波罗在大汗皇帝的朝廷里任职期间,显然数次沿不同的路线走过中国的东部地区。当时在中国旅行不会遇到任何困难,特别是作为忽必烈的信使,更无困难可言。全国设有组织严密、服务周到的交通线——马驿站和步驿站。

按马可·波罗的书里所提供的资料可以比较准确地断定,他漫游中国有两条主要路线:一条是东行路线,即沿海向南行驶,经过中国北部、中国中部和南部到达杭州泉州;另一条是西南行路线,即向西南进发,到达西藏东部地区和与这个地区相毗邻的地方。马可·波罗每到一处,总要详细地考察当地的风俗、地理、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