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一体化研究:各项进展的综合结论分析

一体化研究:各项进展的综合结论分析

【摘要】:以上我们对济南地区北朝晚期至唐代石窟、摩崖造像的龛形以及各类造像的发展和演变作了分析。这种作法,自然会存在一定的局限和误差,但总的演变趋势则是可以确定的。为了明晰起见,现将上述考察项目以时间先后为序,综合成一份有关各项变化的年表。约在北齐至北周这段时期,出现左肩下吊下裙一角、双膝下各出一尖三角形的坐佛样式和身态略有欹斜、颈佩璎珞和绳状项饰、裙腰出褶、下裙贴腿盖脚的菩萨样式。

以上我们对济南地区北朝晚期至唐代石窟、摩崖造像的龛形以及各类造像的发展和演变作了分析。分析的依据,一方面主要是依靠有确切纪年的造像进行类型上的排列,另一方面对一些没有纪年但风格和时代特征较为明显的造像,尽量地以有纪年的造像为参照系,进行风格与特征上的归类。这种作法,自然会存在一定的局限和误差,但总的演变趋势则是可以确定的。为了明晰起见,现将上述考察项目以时间先后为序,综合成一份有关各项变化的年表。

图42 灵岩寺方山证明龛左胁侍弟子像(唐初)

从济南现存的石窟遗迹看,北朝晚期至唐代的造像活动明显出现过四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出现在北魏与东魏之交的前后将近二十年之间,其时正是北朝造像风气高涨的时期。此后,济南地区连续经历了东魏、北齐、北周几个短命王朝的动荡,石窟造像一度呈现渐减的趋势。及至隋文帝开国之初,在全国范围内大兴佛寺,济南附近开窟造像又出现了空前繁盛的局面,现存有隋代造像的遗址有四处以上。唐代初期继之又开凿了千佛崖、证明龛等窟,造像数量达二百余躯,前后经营了约六十多年的时间,俟后又于唐代中期开发了灵鹫山一处,但规模上却不及唐初。“安史之乱”之后,济南为平卢军割据政权控制长达一百六十年左右,名义上为唐朝州县,实际上处于与大多数地区分离隔绝的状态,文化经济均因封闭而落后。尽管平卢军中胡人居多,统治者又尤崇释教,不断与功创寺,但开窟造像风气却大为式微,不到晚唐,石窟开凿活动就已经基本消停。

下面根据表中所显示的,结合各处造像的具体情况,作进一步详细的归纳总结。

济南地区北朝晚期的石窟、摩崖造像,明显地承袭了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中原地区北朝造像的风格。佛像皆着双领下垂袈裟,褒衣博带,秀骨清像。龛形皆极简单,多为舟形和圆拱形。造像组合上流行一铺三尊,此外单体的菩萨开始出现。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大约在孝明帝正光四年至东魏前(523—533),坐佛多施禅定印(同时非禅定印坐佛出现[F跏4Ⅰ式]),肩部较瘦削,两肩刻两面坡形衣纹,显得比较厚重,膝下衣带长垂,外形呈尖三角状,下裾八字形或重八字形外分,中间有尖状衣角垂出(F跏2Ⅰ式)。立佛大都手施无畏与愿印。上身后仰,右肩下袈裟一角绕左肘,身前出弧形衣角,上施横向弧线垂纹,下裾饰垂线纹,并作重八字形外分(F立1Ⅰ式)。夹侍菩萨帔帛皆于膝部交叉上绕,双肩下方作尖角高高翘起,上身着衫,V字形领口处,露出两面坡形平领内衣[57](P1立Ⅰ式)。

孝静帝天平初年前后至武定年间(534—550),坐佛上身衣纹减少,下裾底边比较平齐(F跏2Ⅱ式);立佛的衣饰明显变薄,方直线条减少,造型趋于圆润(F立1Ⅱ式、F立1Ⅲ式、F立1Ⅳ式);菩萨的V字形领大袖衫和两面坡式平领内衣消失,而流行直接以帔帛严身,颈下刻尖桃状项饰,露膊,帔帛仍在腹下交叉绕肘,帔帛两端作鹅首状,同时也出现帔帛穿环作X形交叉等形式(P1立Ⅱ式、P1立Ⅲ式)。单体立菩萨大约也于此时出现。

约在北齐至北周(551—580)这段时期,出现左肩下吊下裙一角、双膝下各出一尖三角形的坐佛样式(F跏2Ⅲ式)和身态略有欹斜、颈佩璎珞和绳状项饰、裙腰出褶、下裙贴腿盖脚的菩萨样式(P1立Ⅵ式)。弟子也出现一老一少(D'Ⅰ式)。

隋代是济南地区石窟造像的一个迅速发展转变的时期,从龛形上看,大多为内部连通的方龛,且出现了当时流行的束莲联珠立柱的装饰。立佛减少,代之而起的是大量的坐佛,大都取跏趺坐,手施禅定印。少数佛像,装束上仍继续沿用前代流行的双领下垂袈裟,而大多数佛像都是采用U字形领口的通肩袈裟,龛下多作梯形悬裳。胁侍菩萨头戴花蔓冠或花瓣冠,宝缯之下飘带垂至肩下,帔帛多在胸前作X形交叉,腰圆细,身态修长,身体略呈圆筒形,衣饰左右基本对称。同时还出现了大量单独作为供养对象的坐菩萨,表明菩萨崇拜在当时的流行。

隋代石窟造像有纪年的大都是隋文帝时期的,隋炀帝时期则缺乏比较可靠的题记资料。但从现存造像情况看,仍然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开皇初年(约581—588),佛像开始以着U字形领袈裟的居绝大多数,并且前胸和两臂均作浅平阶梯式U字形线纹,但从面部上宽下窄、颈部较长、梯形悬裳上刻垂幔纹(F跏2Ⅴ式)或在悬裳底边又刻出一层较短的羊肠纹(F跏2Ⅳ式)等特点看,仍部分地带有北朝特点。坐佛肩部的圆浑饱满、立佛腹部鼓起,胸部和下身偏于扁平,一手抚胸,一手抚腹(F立1Ⅵ式)等特征,则明显与北响堂山北齐时期造像风格接近。此外,还出现了善跏趺坐佛像。菩萨头戴忍冬纹花蔓冠,宝缯之下有飘带垂肩,帔帛有的直接垂于身体两侧,多数则在腹部或腰间作X形交叉,大裙较长,裙裾略作喇叭形外张(P1立Ⅴ式),造型上如腹部向前凸起等,有北齐菩萨的一般特征,但长颈细腰、胸部明显有了起伏以及裙裾部分略作喇叭形外张等,则是这个时期较为独特的造型特点。

开皇中期(约588—约593)佛像基本上仍沿续前期样式,面轮趋于方圆,衣纹比较简练,双领下垂袈裟有所增加(F跏2Ⅵ式)。菩萨衣饰偏于均齐对称,装饰加多,尤其表现在璎珞项饰、绅带和裙上其他飘带的繁复上。另外,帔帛交叉处常以花饼作装饰(P1立Ⅵ式);单体坐菩萨大量出现,悬裳外部呈梯形,中间刻绅带,帔帛在双肘上作V字形(P2立Ⅱ式)或自绅带两旁作弧,上绕于双膝之下,然后下垂出尖角(P2立Ⅲ式)。

开皇中晚期以后(约593以后),佛像低平大肉髻加多,衣服简练而又趋于写实,腕部衣褶比以往明显增加,出现云头纹悬裳和圆弧形悬裳(F跏2Ⅶ式、F跏2Ⅷ式)。此外还出现了唐初流行的左肩之下吊袈裟一角的佛装样式(F跏2Ⅸ式)。善跏趺坐像衣薄贴身,衣纹简练(F善1Ⅰ式、F善2Ⅰ式),且出现释迦多宝并坐说法形象(F善1Ⅱ式和F善4型)。菩萨身态略呈直筒形状,出现花瓣形宝冠和尖桃形项饰(P1立Ⅶ式)。有的菩萨帔帛交叉处移至腹下或在胸下作两道横向垂弧(P1立Ⅷ式)。形象趋于写实,而不十分注重装饰,菩萨腰部出现裙褶,衣褶、裙带皆流畅自然(P1坐Ⅰ式、P2坐Ⅱ式),明显开始向唐代过渡。

济南地区的唐代石窟造像,在龛窟形制上,基本上都是采用圆拱形龛,以往的方形龛基本不见。造像组合上也有显著的变化,唐初造像多数都是一铺一尊,到唐代中期,复又转为一铺三尊或一铺多尊。佛座出现多种样式,有八角形叠涩莲花座、仰莲座、方台座、叠涩方座等,但多数仍是采用连通龛两侧的平面台座样式。隋代流行的U字形领通肩袈裟消失,代之以双领下垂式袈裟。

唐代造像,依其风格与样式的变化,大约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其中初唐造像大约可分为四个阶段。

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已开始采用圆拱形龛。组合上仍保持一铺三尊。佛下承八角形束腰叠涩莲花座和仰莲座,头后一般隐刻尖桃形火焰纹身光,身光之内,有圆形莲花纹头光。而佛像除了左肩下吊下裙一角的装束特点与前代有连续性而外,总体上却看不出与隋代造像的联系。相反,从腕下长袖盖膝、腹下有椭圆形衣角垂至台座,其上刻多重同心圆弧纹(F跏4Ⅲ式)等特点看,似有北朝造像风格之余韵。菩萨(P1立Ⅹ式)除冠式以外,其他方面也与莲花洞内的两尊菩萨(P1立Ⅲ式)基本相同,并且在唐代初期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一直保持着这种样式,而看不到什么隋代的影响(只有证明龛的两尊唐初菩萨[P1立Ⅸ式]例外)。

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开始出现了二佛(并非为释迦、多宝)并置一龛周围不设胁侍的布局。此时佛像(F跏1Ⅱ式)形象较为写实,上身变着双领下垂袈裟,且左肩下吊下裙一角。而头顶作磨光大肉髻,肩胸挺阔饱满,可见玉函山隋代造像的某些影响,上身衣纹的布置与刻法则似乎是受到青州云门山隋代佛像的影响。总的看,此期造像正处在从隋代到唐初的风格转变阶段,既有沿袭因素,也有新的创造。

永徽、显庆年间及其后的一个时期(650—?)是济南地区唐代早期造像风格的形成与成熟的阶段。与前一阶段相比,其突出的变化是,佛像大都头梳螺髻,双目微闭或眼睑低垂,鼻挺直,双唇等厚且偏大,嘴角内陷,双领下垂袈裟的两侧,自肩部向下刻平行直线垂褶,两袖部位密褶加多。双袖之下有尖状衣角垂于腿部两侧,两腿间刻横向弧线纹,座下有弧形悬裳,其外缘作两重颇为风致的云头纹或波浪纹,上施垂褶(F跏2Ⅹ式),此外还出现了倚坐佛像(F善2Ⅱ式)、作为胁侍的半跏趺坐菩萨像(P1坐Ⅲ式)和单独作为供养对象的半跏趺坐菩萨像(P2坐Ⅵ式)。

及至武周以前的永淳和文明年间(?—684),济南石窟初唐造像风格已经开始蜕变。具体表现为力度和块量感的减弱和佛双手之上的莲瓣状衣角(F跏1Ⅲ式)的出现。此后的六十年间,石窟造像缺乏遗迹,或者为开窟造像活动的一度中辍。

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前后,造像风格较初唐有了很大的转变。其具体表现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居多,并出现一佛二弟子组合和龛下刻供养人龛例。在题材上还出现了地藏菩萨(P2立Ⅲ式、P2立Ⅳ式)、乘狮文殊和乘象普贤(P2立Ⅶ式、P2坐Ⅷ式)。佛的头光和背光由初唐时的作同心重叠转为作葫芦形重叠,并且一般不刻莲花纹和火焰纹,有减化的趋势。佛、菩萨大多承方台座、叠涩方座或者仰覆莲座。佛肩圆削、衣纹简练自然且疏密有致。跏趺坐佛流行三连弧形悬裳,其上刻同心圆弧垂纹(F跏4Ⅴ式);施禅定印者双手之上刻莲瓣状、叶状或折巾状饰物(F跏1Ⅳ式、F跏2Ⅺ式);善跏趺坐佛和半跏趺坐佛两腿之上和两腿之间作稠密的弧线垂褶(F善2Ⅲ式);菩萨帔帛在胸前有两道横向垂弧(P1立Ⅺ式);弟子袈裟上松下紧,其上刻较稠密的八字形褶纹,状若出水(D'Ⅵ式)。此外,还出现了人字披形龛(EⅠ、EⅡ式)。总之,此一时期的造像,尽管规模上不及唐初,却能够反映出盛唐时期的造像风格和特点。

安史之乱(756)以后,济南地区石窟造像走向衰落,基本上不再有什么新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