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市场机制下9.1.2去单位模式:生产与生活分离的制度和空间演变

市场机制下9.1.2去单位模式:生产与生活分离的制度和空间演变

【摘要】:同时,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发展成效让中国重新认识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并在认知上逐渐接纳。前者主要是国企从单位模式下政府的生产车间向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经营主体转变。在具体的制度安排方面,宏观层面的户籍制度调整及统购统销的结束为城镇化提供了条件,而对外开放将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资本循环对接。

去单位模式的形成是在对单位模式反思和对国际上市场经济国家观察借鉴的基础上逐步展开的。作为一种具有理想化特点的发展模式,单位模式并未实现赶超战略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反而出现了发展落后的情况。同时,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发展成效让中国重新认识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并在认知上逐渐接纳。这样,随着单位模式的退出,市场机制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市场机制逐渐在生产领域、居民消费领域中发挥作用,同时政府通过积极的参与和推动加速了这一过程。在市场导向下,单位在向现代企业转变的过程中逐步卸载其承担的社会功能,并从空间上推动单位社区的分离以及向城市社区转变。企业的区位调整、居民的迁居和流动人口的增多进一步强化了分离的趋势,并导致了城市空间的根本性重构

1)去单位模式下的城市制度是计划机制退出与市场机制增长的双向变革过程

从规范经济社会组织的制度安排来讲,去单位模式下的城市制度一方面体现的是旧的组织模式逐渐弱化和退出,另一方面是新机制在尝试、观察和推广中逐步增长。一定程度上,计划机制的退出可以看作体制内成分的变革,展现的是存量调整,具体而言包括主体的调整和发展环境的变革。前者主要是国企从单位模式下政府的生产车间向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经营主体转变。这一过程始于放权让利及承包等原有模式下的调整,到后期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与此相对的是发展环境的逐步市场化,包括价格形成机制的调整以及要素和商品市场的培育等等。相对上述体制内的制度和企业的变革,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则直接具有市场化的特点,在原有社会经济的主体之外不断增长。这样,从构成来说就形成了开始阶段双轨并行的特点。从功能来说,非公有制经济除自身的发展外,还为市场机制的作用赢得了认可,并对公有制经济成分的调整起到了帮助和示范效应。

在具体的制度安排方面,宏观层面的户籍制度调整及统购统销的结束为城镇化提供了条件,而对外开放将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资本循环对接。随着政治职能的弱化以及社会职能的剥离,公有制的企业逐渐成为经济利益导向的主体,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不断展开。同时,随着就业制度、工资制度和住房及福利制度的变革,居民逐步脱离了对就业单位的全面依赖,社会流动不断加强,空间分异也逐渐显现。

2)去单位模式下的城市空间是交换价值主导的生产与生活各自再组织的空间表征

对去单位模式下的城市空间而言,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进而激活了城市空间的交换价值。另一方面,企业和居民作为市场环境中相对独立性的主体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对企业来说,不仅不同的区位意味着不同的生产成本,而且已经拥有的空间变成了可以经营的资产。同时在政府的推动下,城市的产业空间不断调整。主要表现为原有城市空间中的“退二进三”,并在工业园区中与外来资本共同推动了城市空间的扩展。对居民来说,收入的差异化不断通过居住区的选择而空间化,社会空间的分异就此不断扩大。去单位模式下,地方政府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通过基础设施、园区及新城建设吸引资本,并从土地和城市的运营中获取收益。

在去单位模式下,原有的城市空间经历了差异化变迁,有调整发展、部分残留以及彻底更新等类型。而新的城市空间增量更直接地展现出了政府与市场推动下的空间生产特点。从社会空间来看,随着政府、企业和居民关系的调整,层层依赖的模式向分离互动的关系转变。单位大院也随着功能调整与城市空间发生了更多的互动关系。同时,资本循环不再是政府通过单位控制的结果,而转变为政府与企业为主要主体来共同推动。在去单位模式下,对同一个居民而言,就业、住房、日常消费等对应不同的资本,居民在选择中与之互动,导致了职住关系和社会空间的深层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