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含义理解:以人为本8.3.2 - 城市居民地位的重要性和回归

含义理解:以人为本8.3.2 - 城市居民地位的重要性和回归

【摘要】:以人为本的城市居民应该是多维度的整体,而不是简化的或者碎片化的居民。除了上述从一般意义上理解以人为本的城市居民外,对当前的中国城市而言还有两点需要特别关注。概而言之,当前中国城市以人为本的发展需要重点关注居民选择与偏好下的多元化需求、心理归属和地方感、就业及生活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等内容。

由于单位模式研究所分析的是不同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因此对以人为本的分析将与未来城市发展的情境相关,而不将哲学意义上的、抽象的“人”和“本”作为探讨的对象。这里所要分析的是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城市现实状况中的“人”及其地位,既有对现存问题的针对性分析,也有对未来发展指导的探讨。

首先,人本意义上的居民地位。人本意义上的人是具有人本主义特征的人,强调的是人的“非理性”的一面,即情感、心理、偏好等等,而不是只讲究效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对中国的城市而言,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居民的偏好与选择,即通过城市的发展尽量降低发展模式对居民的制约,而满足居民多元化的需求。从中国城市发展的历程来看,单位模式虽然为居民提供了不会失业的“铁饭碗”和较为全面的福利保障,但却形成了居民对单位的全面依赖,并导致了社会的僵化和同质化。这与人本意义上的居民需求是相悖的。而去单位化则通过市场机制显著地降低了单位模式的制约,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需求。二是居民的心理归属,即通过心理归属感和地方感来化解现代化所带来的诸如压抑、焦虑等弊端。单位模式下,单位居住区的居民相互熟知、联系密切,并形成了较强的心理归属感。但去单位模式一方面导致单位居住区的迁居和过滤,地方感遭受负面冲击;另一方面,大量的城市化人口从农村来到城市,经历了心理上更大的跨越,在下一阶段的城市发展中,重建居民的心理归属感是以人为本模式的重要内容。

其次,整体意义上的居民地位。以人为本的城市居民应该是多维度的整体,而不是简化的或者碎片化的居民。这一点可以从居民的综合需求来进行分析,包括就业和生活两个大的方面。将居民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就需要解决好居住与就业、居住与生活多样化需求以及居民个人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从居住和就业的关系来说,不能将居民简化为生产者和城市居住者中的任何一个,而是整体考虑以避免为了解决住房问题而将保障房边缘化,或者为了产业发展而不考虑外来人口的生活需求问题。从居住与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来说,应将居住区视为生活区,同时解决居住、购物、休闲等多样化的需求,而不是将居民简化为需要有房子居住的“居”民。从居民个体和家庭需求来说,就是要将居民家属及子女的多方面需求进行考虑,避免配套缺失的现象。对以人为本中的整体意义而言,最关键的一点是空间尺度。因为从城市的整体功能而言,满足居民的综合需求基本上不存在问题。但如果不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整体考虑,居民的综合需求将被迫在很大的范围内实现,从而表现出被动的空间碎片化状态。这与降低制约的条件下形成的、基于居民自我选择的空间活动范围的扩大有本质的区别。

最后,发展阶段意义上的居民地位。除了上述从一般意义上理解以人为本的城市居民外,对当前的中国城市而言还有两点需要特别关注。一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随着去单位化的深入,中国城市居民的构成日益多元和分化,并在空间上呈现分异与隔离的趋势。促进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应是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从这一点来说,须先承认不同社会群体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遭遇差异,从公平与正义的角度保障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需求,促进不同群体间的互动与融合。当然这并不是要提倡单位模式下的平均主义,而是通过基本保障降低城市发展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冲击,共享实现发展的多种机会。二是中国当前整体上摆脱了温饱阶段,正处于发展型的小康社会建设阶段,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成为了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目前来说,重点是满足居民生活的多样化消费与生活需求,其实现手段是相关设施和空间的合理配置。

概而言之,当前中国城市以人为本的发展需要重点关注居民选择与偏好下的多元化需求、心理归属和地方感、就业及生活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等内容。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实践就是将“人”落实到“本”的地位的过程。就是要从发展模式上将这些作为发展的目标,实现从“物”到“人”的切换,实现从“人”为“物”的发展服务到“物”的发展为“人”服务的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