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单元模式的缺陷和过度市场逻辑:8.2.2版详解

单元模式的缺陷和过度市场逻辑:8.2.2版详解

【摘要】:确切而言,去单位模式是市场化的去单位模式,即推动现有单位模式的市场化转变。相对单位模式而言,去单位模式最大的区别是市场逻辑在其中的作用。在市场逻辑下,购买力成为社会阶层区分与空间分化的关键标准。这样,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导致包括空间在内的消费分化。在去单位模式下,虽然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单位作为基本单元的空间割裂,但过度渗透的市场机制逐步导致了新的空间分隔和社会矛盾。

确切而言,去单位模式是市场化的去单位模式,即推动现有单位模式的市场化转变。相对单位模式而言,去单位模式最大的区别是市场逻辑在其中的作用。从领域来讲,市场逻辑不仅在经济领域逐步确立(虽然还很不完善),还向政府和社会领域过度扩张,并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市场逻辑向政府领域的过度扩张导致了政府的企业化。在市场的逻辑下,地方政府将城市作为经营性的资产,主张在具体操作中努力追求GDP的增长以及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出现了经济人的倾向,成本、收益等成为影响其决策的核心要素。这在实践中导致了一系列行为的偏差。出于城市营销的需要,地方形象工程大行其道。在土地财政的驱使下,城市空间粗放扩张,蔓延明显。在此逻辑下,社会性的投入、外来人口的转化等则构成了城市发展的成本(尤其在短期内来看),这导致了社会保障、外来人口市民化的不足。虽然政府对市场逻辑有一些矫正与修补,但还远远不够。

市场逻辑向社会领域的过度扩张导致了社会的阶层化以及明显的空间分异与隔离。在市场逻辑下,购买力成为社会阶层区分与空间分化的关键标准。这样,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导致包括空间在内的消费分化。由此,原有的单位居住区在经历了迁居及过滤之后出现了衰败的趋势,这对于那些受收入低、破产和下岗影响严重的居住区而言,更加明显。新建的居住区、具有自我演化特征的城中村等则更表现出了明显的分化,空间的符号化日益显现。并且,市场逻辑向政府领域的扩张与空间分化相互叠加,导致了公共服务不均衡等更加严重的问题。在去单位模式下,虽然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单位作为基本单元的空间割裂,但过度渗透的市场机制逐步导致了新的空间分隔和社会矛盾。